快好知 kuaihz

毛泽东的故土情节

 

  毛泽东自述:1959年6月25日到韶山,离开这个地方已经32年了。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32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

  这两段话都是毛泽东对家乡的描写和思念。前者是毛泽东1959年6月回韶山时写的一首诗,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印证了他32年前离开韶山时说的一句话:“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各位父老乡亲!”后者则是青年毛泽东对故乡的赞美。据史学家考证,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写的惟一的一篇散文,而且是赞美自己可爱的故乡的散文,他把他这个“惟一”献给了生他养他的故乡,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出了毛泽东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是何等的强烈。

  韶山,是毛泽东的出生地,是毛泽东生命的起点,是养育他的地方,正是这里的山山水水滋润了他,成就了他。这里有他先辈的坟墓和传统,使他学到了至死仍保留着的方言和生活习惯:爱吃辣椒、红烧肉,爱用牙粉刷牙,爱穿长筒棉纱袜,等等,韶山当地的生活习俗永远留在了他的身上,烙在了他的心里,无论他到哪里,甚至后来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巨人,但都无法抹掉韶山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

  “我一八九三年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

  生于斯,长于斯,热爱于斯。韶山虽然是湖南一个比较偏远的山村,但毛泽东不仅从不嫌弃它,而且还为它的景色和民风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虽然毛泽东离开故乡多年,但那种思乡之情却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首先是一字一句、神情庄重地表达了他的故土情怀:“我于一八九三年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

  虽然是一句简短的介绍,但却体现了毛泽东对故乡韶山的深深眷恋。

  所以,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就想到了回家乡看看。但是,由于当时国事繁忙而抽不出身来,所以,他决定要他的大儿子毛岸英代他回韶山省亲。

  那天,毛泽东把毛岸英叫到自己跟前,深情地说:“岸英,现在全国解放了,我们的家乡韶山也解放了。这么多年了,家乡人民为支持我革命付出了很多,我感谢支持过我的父老乡亲们,也多么想回去看看他们,但是,目前工作太忙,新中国百业待兴,我不能抽出时间。你是我的儿子,也是韶山的儿子,最近,你抽一点时间,代我回去一趟,看看乡亲们,代我向他们问个好,说我毛泽东没有忘记他们。如果有空闲了,我一定回去看望他们。”

  一个多月后,毛岸英正式成行,回韶山省亲。临行前,他去向父亲辞行。毛泽东很关切地对毛岸英说:“你现在不仅是我毛泽东的儿子,而且是一名干部了。但你还年轻,没有什么生活和社会经验,这次回湖南,一定要谦虚谨慎,你要代我去给你母亲扫墓,带上些东西,为你外婆杨老太太上寿。然后,就是你这次回湖南的重点,去老家韶山看看,代我问乡亲们好!”

  毛岸英听父亲说完后,正要离开,毛泽东又叫住了他:“岸英,现在从湘潭到韶山还是小路,你回去时还得骑马,但是到韶山时你不能骑马,一定要在离韶山10多里地远的银田寺下马,然后步行回家,这是我们对家乡、对家乡人民最起码的礼貌。”

  说完后,毛泽东又向儿子反复交待,要去看哪些人,怎么说话,送些什么东西,等等,他都一一做了安排。

  毛岸英回到北京后,毛泽东就急不可待地向儿子询问起家乡的事来。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对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变化等,询问得是那么详细。毛岸英这次代父亲回韶山省亲,实际体现出了毛泽东的浓浓故乡情,体现了毛泽东对故乡和故乡人民的深深眷念。毛岸英回韶山只是为毛泽东还愿而已。

  故乡人民也为毛泽东的赤子之心所打动,他们没有让毛泽东丢脸,只要毛泽东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冲锋陷阵。不久,毛泽东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免遭美帝国主义的颠覆,决定出兵朝鲜,保家卫国。家乡人民闻风而动,又一次谱写了一曲壮怀激烈的战歌。在当时生活极为困难的情况下,韶山人民捐献了一架“毛泽东故乡号”飞机。接着,大批韶山的热血男儿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到1952年,就有50名韶山冲的优秀男儿把最后一滴血洒在了朝鲜那片热土上,其中就包括了他的爱子毛岸英。

  1959年6月25日下午4时许,在湘潭通往韶山的公路上,几辆小车在尘土飞扬中向韶山急驰而去,其中一辆灰色吉姆车上,坐着的就是韶山的儿子……当时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越接近韶山毛泽东越显得激动,并不断拉开吉姆车的布帘,张望着窗外的田野村庄。故乡的影子越来越近,公路边的景物也越来越熟悉。

  车到韶山招待所,乡亲们还不知道他们的石三伢子已经回来了。毛泽东在走进招待所的一刹那间,就看见了对面毛家的祠堂——毛震公祠,心里不由得一动,往事立即浮现在眼前……

  就在1927年,也就是在这座祠堂门口,自己对着来送他的乡亲们说:“乡亲们,同志们,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各位父老乡亲!”

  现在,毛泽东领导的革命成功了,他也回来了。

  第二天早晨,毛泽东从父母坟上下来后,就直接去了他的老屋——上屋场。

  伫立在门前的池塘边,望着几十年未见的老屋,还是那个老模样。毛泽东想起很多很多……

  他想到了他的爷爷、父亲、母亲,他们一直在这里劳作生息。

  他想起了他的两位弟弟,他们就是在这门后的小树林里,在门前的小池塘里玩儿着长大的,而他作为哥哥,把他们带出去了,却没有带回来,今天只有他孑然一身地回来了。

  身边工作人员的催促声,唤回了毛泽东的思绪。毛泽东来到了自己家的门前。这是一座典型的“一担柴式”江南民居,与韶山其他地方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上屋场坐东朝西,半边茅屋半边瓦房,以堂屋正中为界,分别住着他家和邹四阿婆家。南头的瓦房是毛泽东家的,茅屋是邹四阿婆家的。

  走过堂屋便到了他家过去的厨房。一切都与原来是一样的,就连火炉上吊铁水壶的那根茶树杈杈和原来的那根都很相似。陪同在毛泽东身旁的毛宇居,也就是毛泽东的族兄和私塾老师,他见毛泽东望着那火炉沉思良久,便说:“润之,这个里面的一切基本上是你家原来的东西,这都是邻居们给保留下来的。”

  毛泽东感动地说:“谢谢乡亲们。”

  “小舟,这个地方安静,我退休后,在这个地方给我搭个茅棚好吗?”

  毛泽东一生没有搞过什么特殊,也没有要求过下面的同志做什么。解放初期,当他听说湖南正准备为他修一条回故乡的公路和在韶山为他盖一所房子时,他立即写信告诫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和中南局书记邓子恢:“听说长沙地委和湘潭县委正准备在我的家乡为我建筑一所房屋并修一条公路通我的家。如果属实,请令他们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是为至要。”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会愈来愈浓的缘故,毛泽东惟一一次要求下面同志为他做点事,就是在回韶山时,曾经要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周小舟为他在滴水洞附近盖一个“茅棚”,以让他退休以后回来住。

  周小舟原名周怀求,湖南湘潭人。是毛泽东的正宗老乡。1912年生,比毛泽东小19岁。1927年,正当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扼杀的危难历史关头,年仅15岁的周怀求,毫不动摇地为了追求真理、追求革命,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秋,他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并开始在党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

  1936年秋,已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周小舟从北平到延安,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发现他是个人才,便将他留下。从此以后,周小舟担任了毛泽东的秘书。周小舟任秘书期间,毛泽东总是叫他"小周"。一次,毛泽东说:“你干脆改名叫小舟,一叶小舟,多好听。”从此,周怀求的名字便成了周小舟。

  建国后,周小舟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第一书记。毛泽东到湖南视察工作时,见到久别的周小舟,便风趣地说:“你已经不是小舟了,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毛泽东与周小舟谈话很随便。1959年6月28日,毛泽东韶山后的第二天,周小舟陪毛泽东韶山水库游泳。韶山水库距毛泽东的故居有4里多路。这里三面环山,山高坡陡,便于布置警卫。而且水库中的水清如镜,碧波荡漾,没有任何污染。

  一到水库,毛泽东马上就脱得只剩一条短裤,然后“扑通”一声跳到水里去了。陪同前往的公安部长罗瑞卿和湖南省公安厅长李强也跟着跳下了水。毛泽东一边在水库里踩着水打浮泅,一边对仍站在水库岸上的周小舟喊:“小舟,你怎么不下水?”

  小舟回答说:“主席,我下不了水,不会游泳,是‘秤砣’。”

  毛泽东笑了,接着摇了摇头说:“这不行啊,你是‘秤砣’不会游泳,又怎么叫小舟呢?”

  毛泽东见周小舟不语,又说:“小舟,你两年不当省委书记,也要学会游泳啊!”

  毛泽东这句话,使周小舟想起了三年前他刚当省委书记后不久,主席回湖南视察工作,他一直陪同主席。一天,主席在畅游湘江后对他说:

  “苏东坡讲‘驾一叶之扁舟’,那说的是‘小舟’,现在你‘小舟’已不再是小舟了,你成了能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还不敢下水?”在毛泽东的说道下,当时周小舟的确也学着下了水,可毕竟他不会游泳,没有办法,只到水里站了一下就上来了。

[1] [2] [3]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毛泽东的故土情节  毛泽东  毛泽东词条  故土  故土词条  情节  情节词条  毛泽东的故土情节词条  
专题

 胡锦涛在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00...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00周年。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