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毛泽东在长征中及“毛主席”的来历

  

  长 征(1934—1935)

  毛泽东的勤务员回忆道,毛和二十几个人走出于都北门往西一拐,"一条宽大的河流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顺着河水往上走去。滚滚的河水带着黄色的泡沫翻腾着,大声地发出呼啸,像吹起了进军的号角。太阳落了,冷风一阵一阵地扑来,寒意很浓。主席没有穿大衣,只穿了一身灰布军装,戴一顶八角红军帽。他迈着大步,带领我们前进"。10月的一天下午5点钟,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

  疟疾高烧之后的毛,被描述得瘦弱而憔悴,他的勤务员解释说:"由于他患病",大部分时间"不得不骑马",所骑的还是6年前缴获的那匹毛喜爱的暗褐色战马。陈勤务员补充说,毛的队列中包括他的第二个妻子贺子珍,虽然她已有几个月的身孕了;一个男卫生员钟福昌,是在毛患疟疾时派给他的;还有秘书黄有风。

  但是,贺子珍所生的两个孩子太小,不能随队行军,只好寄养在江西农民的家里。15年后,人民解放军又回到这一地区,尽管毛派部队四处寻找,但未能得到他们的消息。他的小弟弟毛泽覃和其新婚妻子(贺子珍的妹妹)留下掩护。他的大弟弟毛泽民作为银行行长,随队长征,负责根据地政府的货币、金银和印钞机器。

  后来毛泽东声称,长征是在我们犯错误的时期进行的,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他拿丧失江西根据地与失败的俄国1905年革命相比较。还有一次他断言长征是完全不必要的,假若有更高明的指挥才干,是可以击破第五次"围剿"的。

  长征开始时,红军并不真正清楚他们的目的地在哪里。后来毛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假如你以为我们有过确定的计划的话,答案是我们不曾有过这类的计划。我们只是打算突围,与其他根据地会合。此外,惟一有意识的打算就是转移我们的阵地,以便可以与日本人作战。"

  毛能否参加长征也是有争议的。假如他的疟疾没有痊愈,就有可能和其他生病的领导人,例如像瞿秋白(也可能像他们一样被国民党抓获)一样留下来作掩护。即使他康复了,考虑到领导层中有强大的反对毛及其派别的力量,决计把他留在江西也不是不可能的。如同他的许多亲密同志和支持者,其中包括陈毅、谭震林、萧华和邓子恢等被留下来一样。显然,控制党的那些人这样做是希望避免路途中的各种争吵,因为在突围之前,他们的士气已经大大低落了。但毛曾任第四军政委的这一资历,又使他不得不去。据一种解释说,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中的一些人曾想把毛留下,但林彪和其他将领却坚持他应该随从。

  红军损失了大部分力量,才冲破了国民党的包围圈,而惟一通向最近的贺龙的共产党根据地的道路,也被蒋介石堵住了。贺龙的根据地位于北部250英里的地方。这时,毛的运气发生了首次改变。毛建议放弃与贺龙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方向前进,沿一条很长的弧形路线穿过贵州,渡过长江,红军就可以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到达张国焘的四川根据地。张曾是毛的老对手,后来也一直是他的对手。当时军事指挥员们已开始怀疑布劳恩的指挥才干,毛的意见被采纳了。

  红军在艰难地穿越贵州期间,受到贵州军阀的堵截,到黎平暂驻休整,并在那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军事指挥上的不同意见公开化了;毛在这次会议上重返中央委员会。会议决定继续向遵义前进。在这段长征路上,毛的妻子贺子珍在低空轰炸机的轰炸扫射中负伤。据说有20块开花弹片留在她身上,但她还是活了下来,并产下一个婴儿,走完了长征的全程。在长征路途的前半部分中,毛写了三首十六字令,盛赞大自然的伟力。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在遵义,他们暂时摆脱了敌人的进攻,得以休整12天,招募新兵,并继续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意见。他们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除政治局成员外,部分中央委员会成员,以及红军的指挥员或政治委员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一开始,毛就展开了攻势,提出以博古为首的政治局和军事委员会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策略是错误的。最终,会议采纳了毛的意见,并把它写入了会议决议:

  在目前中国国内战争的阶段上,在我们还没有大的城市工人的暴动、白军士兵的哗变的配合,在我们红军数量上还是非常不够,在我们苏区还只是中国的一小部分,在我们还没有飞机大炮等特种兵器,在我们还处于内线作战的环境,当敌人向我们进攻与进行"围剿"时,我们的战略路线,当然是决战防御……

  我们对于进攻的敌人不应该即刻与之进行无胜利把握的决战,我们应当以……主力退至适当距离或转移到敌人侧翼后方,隐蔽集结,以寻求有利时机,突击敌人。在内线作战下,当敌人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向我们前进时,红军的退却与隐蔽,足以疲劳敌人……应该待它进至适当距离,然后包围消灭之(即诱敌深入)。为了求得胜利,即使暂时放弃一部分苏区的土地,甚至主力暂时离开苏区根据地,都是在所不辞的。

  博古因没有纠正"在作战指挥上所犯的路线上的错误"和拒不接受批评而受到了毛的指责。毛在遵义告诉他的同志们,现在要做的是彻底纠正这些错误,继而"在云贵川三省广大地区中创造出新的苏区根据地,将使我们恢复老苏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周意识到,事态正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他承认了人们指责他的那些错误,并建议由毛接替他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一种有效的先发制人的做法,致使博古和其他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除了接受周的建议外别无其他选择。这意味着毛现在成了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成员。因为考虑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通常就是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成员,这在过去的几年里已成为党的惯例。在被排挤出党的高级领导层两年之后,毛又进入了党的领导核心。从此他再也没有被罢免。这使他在后来的10年中扶摇直上。现在他成了党的五或六人最高领导中无可争辩的一员。

  一般认为,在大约20名遵义会议的参加者中,也许仅有2人是毛的支持者,即林彪和聂荣臻。但是毛还可以利用正在增长的对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的不满。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可能已经失去了生杀大权,因为领导上谴责他采用残酷屠杀的方式镇压反革命。彭德怀将军和刘伯承将军对于过去制定出的军事决策十分恼火。再者,由于要扔掉从江西带出来的、不利于军事行动的过于笨重的民用设备,张皇失措地撤离根据地,同时又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致使干部们士气沮丧。

  毛之所以能够利用这些失望情绪,一方面由于他特有的朴实的军事策略,另一方面也由于他像丘吉尔一样,能提出近乎冒险的,但同时又是明确的爱国主义的呼声。像丘吉尔一样,他知道如何把握国民的最深层的本性,激励他们去战斗、去忍耐、去持久地反对一切不平等。

  但是,也许功劳必须归之于洛甫,在遵义会议上,正是洛甫对达成妥协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决议中,确认了旧领导的"正确的政治路线",以抚慰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但同时也抛弃了旧领导的"错误的军事路线",以得到不满的将领们的谅解。毛后来评价洛甫时说:"遵义会议他起了好作用,那个时候没有他们不行。"

[1] [2] [3]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长征  长征词条  毛泽东  毛泽东词条  来历  来历词条  主席  主席词条  
专题

 孙中山的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