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地处太行东麓、滹沱河畔,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这个据传始建于唐代的古老山村,60多年前因为一群中国共产党人的到来而名垂史册。(2009年8月31日新华社)
西柏坡,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尽管党中央在这里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党中央在这里先后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发行人民币、召开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建立华北人民政府、指挥三大战役、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正因如此,湖光山色相映的西柏坡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革命旧址和展览。西柏坡纪念馆馆长王荣丽说,“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西柏坡精神并不局限于此,在更宽广的意义上,它还包括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我们不止一次地听过这样的故事,毛主席住这儿的时候,柿树已经挂果,当柿子熟了的时候,毛主席就与工作人员一起把柿子摘下来,一个不少地给房东送去。毛泽东在日理万机之中心里仍然惦记着老百姓,这一直是西柏坡口口相传的美谈。在西柏坡,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大都睡在由四条腿的长板凳支起的木板上。“床”上铺的是普通的绿军被、土布单。西柏坡的冬天十分寒冷,可大家都不生炉子,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毛泽东常常彻夜办公,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就倒杯开水,边喝边暖手;倒盆热水,边洗边暖脚。西柏坡现如今还有毛泽东提过的小马灯、坐过的小马扎、推过的石碾子,以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使用过的简易办公用品。这些物品无不见证着革命者的理想和信念,彰显着伟人们崇高的品格和魅力,难怪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原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黄维,特赦后来到西柏坡,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国民党当败,国民党当败啊!”
正因如此,我认为,重温毛泽东当年在西柏坡留下的感人故事,感受西柏坡精神,至少能给我们这样几个启示:一是要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刻也不离开群众,我们才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取信于民。二是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犯胜利后骄傲自满的错误,不当虎头蛇尾的李自成。三是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这些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醒世恒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