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红色育人育终身春雨润物润学子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新校貌

参加区“我们的节日———端午”朗诵活动

 在这里,稚嫩学童讲经典故事、青年师者放歌红色岁月、全校上下齐心用经典构筑自己的精神“文化长廊”;在这里,孩子们每一天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时时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在这里,“唱读讲传”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充满内涵的基础……

  这里,就是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红歌传唱、经典诵读,这铿锵之音,正不断谱写着学校健康发展的新曲,提升着学校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清晨,一道道清脆的诵读声便响彻校园上空,那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共同吟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诗文……

  作为是重庆市十所首批示范学校之一,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秉持“让每个孩子的笑容永远灿烂”这一教育理念,开展文艺演出、兴趣培养、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用健康的文化元素影响每一名学生。

  红色经典催人奋进

  唱红歌长精神,读经典强素质,讲故事树榜样,传箴言净心灵。自从“唱读讲传”活动在全市开展以来,校方积极地将红色文化渗透到了校园文化的每一个环节———学校举办“读书节”,倡导家长、孩子同读一本书。孩子们在诵读经典故事之余,更要认真的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为了让孩子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还别出心裁的加入了竞争机制,让孩子们用“PK”来增加趣味性。每天都有一个同学介绍一本好书,形成“天天读,月月评”的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除了品味经典,曲曲红歌的旋律更是持续在校园内盘旋。“艺术节”里,每个班级固定两首歌曲比赛,一首英语歌加一首红歌,有的班级更把红歌放到了课堂上。“上课前唱一唱红歌,感觉精神都起来了,上课时注意力也集中很多。”一位学生说,长期坚持下来,都养成了看经典唱红歌的习惯,回到家里自己还会反过来教家长。

  事实上,自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掀起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的热潮以来,积极开展本校,以及片区、全区型“擂台赛”,让许多学生乐此不疲,点燃了全体师生唱红歌、诵经典的热情。对此,马校长表示,平时点滴的教育,都是对孩子们心灵的引导。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唱读讲传”等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更让“唱读讲传”活动入脑、入耳、入心……”

  唱读讲传提神振气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随着气势雄壮的歌声响起,50名身穿白色长衣的男孩子的《满江红》,凭借铿锵有力的诵读愣是将同学老师们都给“震”住了。说起这个一举拿下了渝中区经典诵读一等奖的节目,诵读老师更是感慨万千:“才刚组建诵读队伍时,因为都是些男孩子,注意力老是不集中,一到排练就开小差。”随着一天天的排练,老师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在竞争中迸发了团队协作的意识,为了团体的胜利,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约束,潜移默化中孩子的自信心与精气神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有的孩子一上台就哑巴,现在回答问题脸不红、心不跳,声音变得洪亮,口齿也很清楚了。”

  兴趣需要从小培养,良好兴趣使人受益一辈子。把‘唱读讲传’活动精神延伸到孩子的兴趣层面,让学生自行组织开展轻松愉快的活动,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唱以及组织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又使其不断受到崇高思想的熏陶,真正起到增智益德的作用。

  校长访谈

  创新德育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让每个孩子的笑容永远灿烂!”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马佳用这样一句“感性”的话讲述了自己的教育追求。她认为,学校的一切要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正如近段时间来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唱读讲传”活动,马校长认为这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信仰和理想信念。

  对于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唱读讲传”活动中的活跃表现,马校长强调,最重要的是过程,比如老师与孩子们一起选择歌曲、练习到参加比赛,结果并不重要,而团体协作的过程才是整个“唱读讲传”活动的灵性所在。

  “事实上,这更是一种以红色经典为载体的德育培养模式,它重视的是学生道德情感的培植和道德感悟能力的培养。”马校长说,以红歌育人、以经典育人、以故事育人,以箴言育人,这样一种德育培养模式的创新,理应常态化,融入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的“血脉”之中,扎根校园,与科学文化知识相互整合,以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总而言之,唱读讲传活动不能为搞而搞,而是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开发出与之匹配的教育培养模式与主题,让学生们喜闻乐见,在活动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注重多范围、多层次广泛延伸,加大活动范围,加强活动影响。学校不仅利用各册音乐教材、语文教材中的经典音乐、经典文章进行德育教育,科学家、历史人物故事、名言警句,都被教师当做“唱读讲传”最好的素材,全面利用。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道德体验,弘扬了主旋律,也开创了学校德育的新模式,使学校德育工作更上新台阶。

  “每一首红歌,都是一段难忘的革命历史;每一段经典,都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对真善美的热切向往;每一段箴言,都是对人生和理想的精辟诠释。”马校长表示,它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陶冶师生的情操,为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提供了营养“鸡汤”,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 文/黄懿

  大事记

  2008年12月1日

  我校六年级学生杜雨秋参加市“红领巾之声”首届十佳故事大王比赛获“十佳故事大王”称号。

  2009年2月10日

  学校开展“春天,我们走进经典……”开学典礼。

  2009年3月31日

  学校排演经典诵读节目《三字经》参加区“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诵读活动

  2009年5月

  学校“十佳故事大王”评选活动开幕。

  2009年6月1日

  学校排演的经典诵读节目《满江红》参加市“自古英雄出少年 好男儿当自强”庆六一活动

  2009年9月

  学校排演经典诵读节目《三字经》获市经典诵读节目表演二等奖。

  2009年10月13日

  学校合唱队《红歌连连唱》节目参与市庆祝建队60周年活动

  2010年3月30日

  学校重新编排节目《满江红》参加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获一等奖。

  2010年5月12日

  学校合唱队《共产儿童团团歌》《枣红了》获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

  2010年5月31日

  学校第二届合唱节开幕。

  2010年6月12日

  学校编排经典诵读节目《江山·美城》参加区“我们的节日—端午”演出活动

  2010年7月

  经典诵读《满江红》、讲故事《一袋干粮》和红歌《枣红了》参加市“红色夏令营”活动

  讲述

  “让孩子爱上主动参与”

  讲述人:张静(重庆市师德标兵)

  “主动参与”与“被动接受”完全是两个概念。对孩子来说,如若不开发出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被动接受则毫无意义。所以,活动主题的开发尤为重要。

  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应该是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个培养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就是各种类型的活动。比如我的班级传统就是每周开队会,一年级时由我带领孩子们选择他们喜欢的主题开,慢慢的,我在活动过程中挑选有能力、有责任的班级干部出来,再放手由他们自行管理队会,而这样的举措到最后,班干部甚至跟我说“老师,这个会我们就自己搞了,你可以休息下。”这样一句话,就勾勒出了孩子们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承担的过程,到现在,班队会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

  当然,活动的功效还远远不止于此。它对于孩子的自身素质及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均是功不可没的。班级上有孩子学习经典诗文,《三字经》的反复诵读之后,能够背诵的程度甚至连老师都大感吃惊。而开始合唱比赛时,平时调皮,连音都不准的男娃娃,为了一份集体的荣誉,天天在家对着镜子练习最标准的口型…如今,在全体师生的主动参与下,“唱读讲传”活动已渐成本校的一道文化特色风景线。

  “拥有点石成金的魔法”

  讲述人:莫小华(全国骨干班主任)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需要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挖掘出他们闪光的一面。而“唱读讲传”活动无疑开拓了一个平台。

  在参与活动时,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都如同记录片一般展现在我们眼前,关键在于我们注意到了、挖掘到了没有。我想,只有掌握了这门“魔法”才算是寻找到了“活动中育人”的窍门。一个真实的事例是,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孩子,他的成绩很差,在学业上找不到任何自信,这也使得孩子敏感的内心非常沮丧,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老是躲开公共活动。当时,连家长也常常向我求助,认为孩子太过于内向自闭。后来,班级召开歌唱会,要求孩子们人人上台,人人评选,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孩子陡然一鸣惊人,他的歌声得到了全班的认可,抓住他的这一优点,进行放大,让孩子找到了自信和快乐,现在的他可以说是同学们的“开心果”了。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它告诉我,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舞台,我相信这也是最为满足的事了。

  值得强调的是,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积极参加唱传讲读活动同时也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意义重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色育人育终身春雨润物润学子  春雨  春雨词条  育人  育人词条  学子  学子词条  终身  终身词条  红色  红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