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馆后,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新馆迎来了首批客人,除了省、市、部队领导外,还有数十位参加渡江战役的老战士。他们虽然大多头发斑白,但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军功章也都整整齐齐地别在胸前。在近百名志愿者的搀扶下,他们到新馆里目睹当年的枪、炮、船等老物件,体验当年“渡江战役”的实景模拟,往事历历在目,心情激动澎湃……
老英雄曹兴德
逛新馆重温当年“不陌生”
昨天下午,本报《寻找渡江老英雄》系列报道中的“头号人物”曹兴德老战士,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馆方的邀请下,也来到现场参加开馆仪式,然后与本报记者一起参观了新馆。
86岁高龄的曹老一迈进新馆,看到“天翻地覆慨而慷”七个大字时就开始激动起来。因为本报报道的影响力,曹老成了各家媒体追逐的对象。他虽然步履蹒跚,但是在志愿者的搀扶下依然很认真地参观,不愿意放过一个细节。曹老告诉记者说,他当年是渡江侦察队排长,所以当年是头一批渡江的,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8点左右开始过江,半个小时到达对岸。“当时的景象那叫壮观!如果简单来说,就是天翻地覆,万船齐发。”曹老甚是感慨地说,虽距渡江战役已过去60年,但这60年在他眼里其实很短暂,所以现在再次感受渡江的场景一点也不陌生。
老战士王润初
渡江体验区跟当年“太像了”
77岁的王润初老人一出现,就引起了很多人关注,因为他胸前别着很多军功章。渡江战役时他是第三野战军24军的解放军战士。他告诉记者,自打17岁起他就参加了革命。关于渡江战役,他记忆犹新。虽然当时作战条件非常艰苦,睡觉只能随便在稻草里窝一会,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士气。王老说,当时自己作为人民的解放军,什么也都没想。脑袋里只知道一切要为人民服务,只有全国解放了,人民才能真正幸福起来。
记者陪同王老来到馆里的“渡江全程体验区”,刚到时,他就大叹“实在太像了!感觉又切身体会了一次渡江”,王老激动地介绍起当年的情况,当时炮弹四起,烟雾缭绕,江边沙滩上都是国民党布的地雷,像极了这里的场景——那时候他们不是第一批过江的,当他们渡江后已经有前面的战友在沙滩上标记了地雷符号,当时在南岸一侧还有很多敌军的铁丝网已经全部被炸烂。如今,渡江纪念新馆将当年他们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下来,作为一名老解放军战士的他感到非常自豪。
挂10枚勋章老兵
睹物怀念牺牲的50个老乡
胸前别着10枚勋章的杜文才老人,让大家肃然起敬,退伍后他曾在大连钢铁、南京钢铁工作,最后在浦口粮食局退休的他告诉记者,渡江战役时他在第86师256团,在仪征突破国民党防线。
“这块伤疤就是那时候留下的。”杜老摘下帽子告诉记者,额头上的疤痕清晰可见,“子弹从我的前额擦了过去,血立即就出来了,如今一到下雨天还会犯头晕,不过那时候我可没有倒下,用纱布一缠我又继续上前线了,可我们团的陈政委,被炮弹击中就再也没有起来”,说到这里,杜老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是他又接着说,“这就是打仗啊,和我一起从江都老家出来干革命的一共有50多人,经过孟良崮、淮海和渡江战役后,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了。我一共有14枚军功章,不是我一个人的,也是他们的。”新馆里展出了很多战争时的老物件,杜老睹物思人,激动地喃喃自语:“如果他们都还在,就能跟我一起来看这个专为那段历史而建的新馆了。”
部队番号枝状图前
两位老战友意外相逢
在参观新馆时,不少分开近60年的老战友竟意外相遇了,不失为一次意外的惊喜。记者在渡江战役的部队番号枝状列图前看到,几乎每位老战士都在这里驻足长留,用手慢慢在图上查找自己当年那支部队的位置。这时,两位正在地图上查找的老战士忽然把手指移到了同一个位置上,两人相视一看,大叫一声“哎呀”,然后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记者赶紧上前仔细询问,这两位老战士中的一位名叫黄兴,黄老告诉记者,他是原24军72师的老兵,而身边这位也正在看图的王老,就是自己同为24军的老战友。虽说相隔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了,但是依然能认出对方来。“没想到这么老了,居然还能找到当时同一战壕的老战友!”两个人激动地相互问候起来,了解彼此的近况,并表示要经常联系。
老兵回忆当年纪律严
打破一块玻璃就被记过
看到馆里关于当年纪律严明的历史资料,王雪银老人很感慨。已一头银丝的王雪银告诉记者,他是在安徽巢湖渡江的,当时还在第3野战军的他和10名战友乘坐一艘小木船,避开了敌人沿途的空袭顺利到达对岸。“到了之后我们沿陆路向南京进军,遇到抵抗很小,国民党只顾着逃窜啦”,王老说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倒是到南京后,国民党的特务常常发动偷袭,当时局势很危险”。当记者询问当时部队驻扎南京的情况时,他说:“我们部队的纪律很严格,我告诉你一件小事你就知道了,当时我们有一个战友,因为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打破了一块玻璃,就被处以了记过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