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湖南老人为实现父愿痴心修建烈士墓40年

  

  为了筹集碑上的捐款,老邹不知耗去了多少岁月。

  40年痴心修建烈士墓

  湖南“谷子地”邹光忠的新年愿望

  《法制周报》记者:文峰

  核心提示:邹光忠,一位74岁高龄的湖南“谷子地”,为实现父亲的遗愿,他千辛万苦,历经坎坷,终于成功修建烈士陵园。但由于现实的困难,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坚守,将陵园交给政府管理。

  两位英雄的感召

  1935年8月,邹光忠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一个农民家庭。

  10岁那年的一个细雨纷飞的清明节,父亲邹培元带他去邻村扫墓。

  来到两座杂草丛生的坟墓前时,父亲指着右边墓碑告诉他,这里葬着一位叫邹序龙的新化县农民运动领袖,左边安葬的是一位叫邹新藻的湘中地下共产党领导人。

  后来,父亲将两位英雄的英勇事迹告诉了邹光忠。

  1927年,邹序龙受毛泽东的派遣,来到家乡领导农民运动。这一年的10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邹序龙不幸被捕。敌人用铁丝穿透他的两锁骨和手心,牵游100多公里。他虽然脸色苍白,步履艰难,却大义凛然。最后,敌人用铡刀将他残忍杀害于新化城郊西门岭,悬首示众,牺牲时年仅22岁。

  事后,邹培元冒死爬上城墙,偷取了英雄的首级,并和几位乡亲一起回到了家乡,含泪将其掩埋。

  与邹序龙一样,邹新藻被抓后,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毫不惧怕。在一片白色恐怖的监狱,敌人剥光他的衣服,惨无人道地进行严刑拷打。最后,敌人将他残酷地杀害于长沙的识字岭。之后,又是邹培元冒着枪林弹雨,将英雄的遗体背回老家新化安葬。

  在两位英雄事迹的感召下,刚读完初中二年级的邹光忠毅然参军,历经抗美援朝等战役。后来,他担任某部团政工室干部。

  1969年6月,在父亲邹培元生命弥留之际,他叮嘱儿子邹光忠说:“光忠,邹序龙、邹新藻烈士的事迹,还有一些流失在民间,你将来把它整理出来,再找政府,在烈士家乡修建一座纪念碑,以供后人对他们进行瞻仰。”

  1983年,邹光忠从部队专业后,回到了湖南冷水江市,并担任该市有色地质246队纪委书记。当他拿着资料去找新化县有关部门反映时,县里一些领导委婉地告诉他,新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要花费几十万元建一座烈士纪念碑,十分困难,劝他放弃这个想法。

  从新化县回来后,邹光忠异常沮丧,心灰意冷。可一想到父亲临终时的遗愿,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决心自筹资金修建烈士纪念碑。

  然而,高昂的修建费用却让邹光忠无可奈何。于是,邹光忠想到了收集废旧报刊挣钱。

[1] [2] 下一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烈士墓  烈士墓词条  湖南  湖南词条  修建  修建词条  痴心  痴心词条  老人  老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