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王东平老人手捧《西行漫记》的留影。曹新旺/摄
《西行漫记》一书的读者,想必都还记得书中那位机灵可爱的“山西娃娃”吧!
“他是个圆滚滚的胖孩子,长着一张娃娃脸,只有十二岁,但他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我向他问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为穷人打仗,是抗日的,谁不想当一名红军战士!’”这便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书中对“山西娃娃”的形象描述。
岁月沧桑。当年的小红军,已于1999年10月15日走完了人生的旅程。此前,我曾有机会走近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老红军,聆听了他与斯诺的一段感人往事。
“山西娃娃”的真名叫王东平,乳名月娃子,从小父母双亡,受尽了人间的苦难。12岁那年,月娃子在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时,“软磨硬泡”地当上了一名小红军。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首长看月娃子诚实又机灵,就让他负责首长日常生活的勤务保障。月娃子虽还是个小鬼,但责任心特别强,又聪明,大家很快就喜欢上这个操着浓重山西口音的娃娃,称他为“山西娃娃”。
1936年6月的一天,月娃子正在晾衣服,突然看到院子里来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大个子,从没见过外国人的他远远地躲在一边好奇地打量。过了几天,他才知道这个大个子是从美国来的记者,叫斯诺。周恩来找到月娃子:“小鬼,斯诺先生是外国记者,是咱们中国人民的朋友,你要好好照顾他,要热情、诚恳、耐心,还要守纪律……”他把周副主席的话一一记在心头。刚开始他听不懂斯诺的讲话,两人只好靠打手势交流。时间一长,月娃子与斯诺混熟了,他便经常与这个汉语讲得不怎么样的外国人拉家常。
有一次,斯诺患了重感冒,可当时我军的医疗条件十分匮乏,斯诺吃了几片药以后没什么好转。看着床上这位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外国朋友一脸痛苦的神情,月娃子悄悄地出去找来半截白萝卜、生姜和一把野葱。月娃子把萝卜、生姜切成片,把野葱去头留须兑在一起熬汤,把熬好的汤汁端到斯诺面前说:“这是我们家乡治感冒的土办法,你喝下去用被子蒙住头睡上一觉就好了。”
看着月娃子那挂满汗珠的小脸庞和沾满炭灰的一双小手,斯诺感动得流下了泪水,他把这碗汤汁一饮而尽。第二天,他竟奇迹般地好了。斯诺说:“这是月娃子感动了上帝,我的病才得以好转。”他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大笑,把月娃子抱起来转了好几圈,转得月娃子晕头转向……
在采访的日子里,斯诺与红军首长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转眼4个月过去了。斯诺要走了,临行时,斯诺紧握着月娃子的小手:“我爱中国,我爱你们,我还会再来的,谢谢你这些天来对我的照顾。”月娃子双眼含泪使劲地点点头。
后来,当罗瑞卿、何长工两位首长把他们签了名的《西行漫记》送给王东平时,他才知道自己就是斯诺笔下的“山西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