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红色经典的背后故事:《创业史》

  

  《创业史

  60年的荣辱毁誉

  《创业史》自1959年在《延河》第4期(当时的书名为《稻地风波》)公开发表以来,在评论界获得过极高的评价,也遭受过一无是处的莫名指责。《创业史》刚发表的一年多时间,报刊赞扬的评价文章有五十余篇。

  人们的肯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农村广阔生活的深刻程度”,“是一部深刻而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广大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作品。”资深评论家冯牧第一个站出来力挺《创业史》,为这部作品的批评与接受定下了明朗的基调。因此,“广阔”、“深刻”以及与之形影相随的“史诗”自然而然成为阐释这部红色经典的关键词。批评领域中各种话语的斗争同样在《创业史》的修改中得以体现。柳青对《创业史》的修改,更是持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从1954年到1960年,他四易其稿,完成了《创业史》(第一部)的创作。

  对当代作家影响巨大

  《创业史》将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发展到又一个高度。它创造性的人物刻画、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情绪酝酿、气氛点染,包括极富哲理性的议论,都让后来的陕西作家受用不尽。

  路遥曾说:“作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和不同凡响的小说艺术家,柳青的主要才华就是能把这样一些生活的细流,千方百计疏引和汇集到他作品整体结构的宽阔的河床上;使这些看起来似乎平常的生活顿时充满了一种巨大而澎湃的思想和历史的容量。”早年就因阅读《创业史》而与柳青有过精神交流,后有幸成为《创业史》(第二部)的责编,并得到柳青耳提面授的路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柳青的熏陶,从而使其从精神到人格上都得到了明显的升华。路遥在总结《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经验时说:“在中国老一辈作家中,我最敬爱的是两位。一位是已故的柳青,一位是健在的秦兆阳。”这种自白可以清楚地看到路遥对柳青的敬仰之情。同时小说所呈现出来的史诗的追求,结构的缜密,人物的刻画,心理的书写都体现出路遥对柳青的积极模仿与继承。

  还有一位被称为“小柳青”的作家———陈忠实。他同样是柳青的追随者。其处女作《接班以后》就是经柳青亲自修改发表的。年轻的陈忠实对《创业史》的深爱之情超过了他当年读过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原因就在于柳青对关中农村和农民生活描写之真实超过了当时他能看到的一切写农村的文学作品。陈忠实说: “《创业史》这部史诗所显示出的雄厚的真实的力量,是这样强烈而有力地征服了读者的心,使我每读一次,便加深了对‘三个学校’的主张的深刻理解。”

  在文化研究的学术氛围中,《创业史》又被赋予更多的文化意味。现在艺术眼光又重新投射到这部红色经典之上,细节的描写成为它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一种主要品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业史  创业史词条  背后  背后词条  红色  红色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故事

 董振堂率部起义投奔苏区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冯部黄河以南的残余部队被蒋介石收编调往山东济宁地区,董振堂任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第25师73旅旅长。1931年春,蒋介石下令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