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汝城:红色故事寓深情

 

  沿着红军长征路上遭遇的第二道封锁线,我们进入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汝城汝城的街道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在汝城采访,我们不时被红军留下的一处处印记所感染。

  沿着弯弯的山道前进,我们在三江口镇的106国道旁见到了4棵参天大枫树,笔直的树干显得那样卓而不群。据县史志办副主任徐宝来介绍,1934年11月上旬,负责断后的红军部队与当地民团进行一次激战,有4名红军战士牺牲在蓝田水。当地群众连夜将烈士掩埋在蓝田江边。为避敌视线,他们将红军坟平整,铺上树枝杂草,并在每个坟上种了一棵枫树。

  70多年过去了,枫树迎风沐雨、茁壮成长,当地群众都称这4棵树为“红军树碑”。

  向导又带着我们去沙洲村采访。村民朱君志向我们展示了一本珍藏多年的红军册。这本140多页的红军册是1934年8月1日由工农红军郝西史大学政治处印制的,是他奶奶罗旺娣老人传给他的宝贵“遗产”。1934年11月中旬,在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百丈岭狙击战中,一位女红军左腿受伤化脓,生命垂危。小时候跟父亲学得治疗外伤秘方的罗旺娣施展医术,给女红军贴了一剂药,伤口奇迹般地愈合了。临别,女红军掏出一张纸币塞在罗旺娣手里,罗旺娣说什么也不肯收,女红军便从衣袋里拿出一本册子送给她,说:“大姐,你真是好人,这本册子你留着,将来红军胜利了,也许对你有用。”

  红军离开沙洲后,罗旺娣把这本册子包好后藏在卧房门楣头一块青砖的空隙里,保留下来。1992年9月,78岁的罗旺娣把红军册传给儿子朱松宝,交待了世代珍藏红军册的心愿。1997年,朱松宝又把册子传给了儿子朱君志保管。

  就这样,祖孙三代恪守诺言,把一本红军册珍藏了72年!

  十分巧合的是,红军册子的发现地,与“半床棉被”的故事发生地仅一巷之隔。当年红军经过时,看到徐解秀家很穷,床上连一条被子都没有,借住在她家的3名女红军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成两半,一半送给了徐解秀,留下了“半床棉被”的动人故事。

  红军树碑、红军册、半床棉被,还有红军池、红军楼……在汝城采访的短短两天时间里,一处处红色遗迹无不牵动着记者的思绪:即使在长征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红军也不忘关心群众、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在红军经过的地方,不知留下了多少红军爱护群众,群众拥护红军的故事。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军队的拼杀,更是人心向背的较量。70多年过去了,这些红色故事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汝城:红色故事寓深情  汝城  汝城词条  深情  深情词条  红色  红色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  
故事

 听老红军战士讲长征故事

   听红军战士讲长征 难忘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斗志  几经周折,记者才在健在的红军中找到了3位走过长征的文艺战士。尽管3位老人时下都在与病魔抗争着,但...(展开)

故事

 杨闇公:头可断 志不可夺

1927年3月24日,英美帝国主义制造了“南京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杨闇公等党的负责人决定,于3月31日在打枪坝举行群众大会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此时,重庆...(展开)

故事

 陈嘉庚心目中的毛泽东

     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的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从1940年开始与中国共产党人结识,随着交往的深入,彼此友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