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临危受命要求撰写一篇上级调研座谈的汇报材料,需要和各个部门对接协调一些材料数据。由于时间紧急,对相关工作内容熟悉不够,在与对方沟通时说的过于笼统,导致对方云里雾里,最后无奈问出一句“你到底想要什么,慢慢把话说清楚一些”。自己被闹个了大红脸,不免心生感叹,不管工作再急、再忙,都应该“把话说清楚”。
电影《手机》里严守一说,人平均每天要说2600句话。说话,是再平常的事情了。然而,抛去一些客套寒暄以外,把该说的话都说清楚,却不是一件小事。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要是再把话说清楚一些就好了”的后悔之言,生活中话有歧义,会闹出笑话、让人尴尬,如果不及时解释,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间隙。而工作中说话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不仅让听者一头雾水、不知所言,无法有效沟通,长此以往还将滋生工作漂浮、敷衍了事的作风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要民生诉求或国家大政方针,一旦不能、不愿、不会把话说清楚,就容易出现“歪嘴和尚瞎念经”,让党的政策在执行上谬以千里。
由此,笔者联想到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基层干部在遇到难题向上级请示时,曾收到过“按规定办”的回复。一句“按规定办”就是典型有意“不把话清楚”的可进可退、避重就轻的表现。“进”,给人一种有原则有党性的表现,似乎挑不出毛病;“退”,又以“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为自己开脱。这种“打太极”式的回复却都没有回答“到底能不能办、该怎么办”的困惑,让基层无从下手,让工作出现僵局,其背后是不会办、不敢办、不愿办的懒政表现。这样看来,在工作中“把话说清楚”也是一种担当。
“把话说清楚”要解决“能不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把话说清楚,首先要做到自己对工作了如指掌、成竹在胸。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把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放在首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摆脱贫困》等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勤于思考,精于分析,全面掌握问题实质,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立足岗位实际,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更新知识库存,克服本领恐慌,坚持以学促干、以干带学,努力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
“把话说清楚”要解决“愿不愿”。“难得糊涂”是清朝县令郑板桥的一句名言,这种为官哲学带有其身不由己的苦衷和典型的时代局限性。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选人用人等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已逐步形成,然而依然有一些人,在工作中信奉“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庸俗哲学,原则面前不较真,问题面前不碰硬,无疑是在自欺欺人、倒行逆施,终将变成说糊涂话、干糊涂事的糊涂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人曾经这样强调,“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人要实,首先要做到不说假话,就是要拧紧思想“总开关”,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原则,把说真话、实话作为严于律己的首要标准,摒弃“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在工作中坚持真理,直言不讳,不耍小聪明,不做“两面人”,始终说敞亮话,做明白人。
“把话说清楚”要解决“会不会”。说话是一门艺术。如何把话说清楚,把问题说清、把措施说细、把政策说明、把成效说实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话风即作风。党员干部在说话时要少一些长篇大论、冗词赘句,多一些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做到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于用大白话解读制度政策,用家常话了解民生民意,用群众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务实求实,坚决做到不说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多说实在话、内行话、贴心话、真心话,从而真正把话说到群众心窝里,把事干在群众的心坎上。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农业农村局 路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