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在今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边远贫困镇的民政工作人员。印象中,基层工作,总是跟苦和累联系在一起,而基层干部则是像陀螺,“连轴转”是常态。大概正因如此,领导早早地给我打预防针,就怕我这个“城里姑娘”适应不了,扛不下来。“我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不怕吃苦,会很快适应的。”我依稀记得我是这样回答领导的。然而,当我频繁走访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之后,我才明白,要当好基层干部,写好我的基层故事,实在道阻且长。
要共情,在“好日子“和“苦日子“之间来往。每周在市中心和小镇之间来往,一边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边是民房稀疏,羊肠小道。基础建设的差异是直观感受,“岁月静好”和“艰难维生”的差异却最击人心。年逾古稀的老人步行二十几里路去取药,孑然一身的男人住在没有窗户的小屋里靠着低保生活……以前我认为生活拮据就是艰难维生,现在看来,太过局限。第一次走访包保的贫困户时,同行的前辈玩笑道:“从今以后他们就是你的亲戚了,他们过得好不好你要放在心上。”渐渐地我明白,这不是玩笑,是应该在这里学到的第一课——共情。要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痛点难点,就必须有共情,要对困难群众用真情、用深情,把困难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要理性,在“知感恩”和“不满足”之间来往。在学会第一课共情之后,马上要学的就是理性。民政直接管理着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系列民生兜底政策,和最困难的群众打交道。我遇见过“知感恩”的群众,用最质朴的言语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谢。也遇见过“不满足”的群众,前辈们评价“一说就是困难,再问全都没有”。为了得到更多的帮扶物资,他们会瞒报自己的生活状况。这并不是个例,基层扶贫工作最近两次上了热搜,关键词都是“骂”。先是基层扶贫干部“骂”贫困户“没有谁是靠着拿低保能开小车住洋房”,后是某市长“骂”扶贫干部“我都替你脸红”。关注网友评论,前者一片叫好,后者一片喊冤。千人千面,长期在“知感恩”和“不满足”的群众中来往,一定要“慧眼识珠”,不能在“知感恩”的群众面前失了“共情”,也不能在“不满足”的群众面前失了“理性”,要学会在群众描绘的“困难生活”中理性甄别,通过细致入微的核对,不厌其烦的调查,彻底根除困难群众“等靠要”的思想,确保民生兜底政策兜住的都是民生困难。
要学习,在“敢争先”和“找差距”之间来往。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要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敢争先”也是入职第一天,领导对我的要求,作为基层的“新鲜血液”,在工作中,在困难面前,都应该知难而上。“敢争先”是向好的积极态度,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敢争先”也只是一句口号。上个月第一次独立走访五保户,根据提前拟定的走访提纲对走访对象进行提问之后,我和困难群众“相视无言”。前辈们走访群众时仿佛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问题,群众对他们也格外热情。认真反思我和前辈们之间的差距,一是“看得不够”,对群众的生活状态观察要仔细。这个季节很多人会摘野生菌“加餐”,在贫困户家中看到野生菌,前辈总会多叮嘱几句,没见过的菌类不要吃。二是“听得不够”,对群众的心声倾听要耐心。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政府部门有分工,群众的困难却没有分工,要给群众“提问”的时间,多和群众唠唠家常,群众自然也愿意配合工作。三是“学得不够”,理论知识要记得清更要说得清。90后基层干部顶着“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的标签,但在全民学习的时代,对理论政策如数家珍的村干部大有人在,结合当地情况向群众解释政策,他们的讲解更“地道”。寻找差距,多看多听,积极学习,这样才能从基层工作的“菜鸟”蜕变成“行家”。
我坚信,基层工作虽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广镇人民政府 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