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叫国庆
——以最深的敬意谨将此作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父亲当小生下来就没个正式名字,因为他排行第八,家里人都叫他八小子。
父亲弟兄八人,父亲最小。听四叔讲,父亲一出世就生不逢时,命运多逆。生他那年,老家一带赤地千里,遍野衰声,遇上了百年未见的特大旱灾,谷叶几尽。在间四面漏风的草庵里,父亲一跌地,不像那些富豪人家一样有“添子”的欢天喜地,而是被爷爷用张破席围住,一溜烟跑向女儿河对面的野树滩,扔在一个小山丘底下的土圪洞。
是好心的三爷爷,用黄条篮子把父亲盛了回来,狠狠刮了爷爷两个耳掴子:“有人不算穷,你养不了,我养。”
我父亲是个很有良心的人,到后来他儿女绕膝的时候,逢年过节总要念叨三爷爷如何如何好,三奶奶如何如何贤慧。讲到爷爷扔他时,他总是声调沉缓地说:“这也不能全怪你爷爷,就是把你爷爷啃掉,也不够十几张嘴吃几天呵。”
父亲吞糠咽菜长大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小的时候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小不点的年纪,就上山砍草卖钱,每次砍的草,有时几乎到了背不动的地步,惹得奶奶直絮叨,心疼地说:“你背不动就少割点”。但是第二天,父亲又依然如故,晚上,当父亲将卖草赚来的钱交到奶奶手里时,奶奶总要翻开父亲的破衣衫,轻轻地抚摸父亲背上被绳子勒下的红印印,眼泪便从眼眶里滚落下来。一次,父亲冒雨到野外砍草,镰刀锐利,不小心将腿上割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淋漓不止,经雨水一泡,第二天就红肿发炎,疼痛难忍,但父亲咬牙挺着,不敢告诉奶奶,怕她难过。后来,还是被奶奶发现了,她一边给父亲擦洗血污,包扎伤口,一边声泪俱下:“你怎不早告诉我呢……”
就是这一年,父亲得了一种病,症状就是肚子鼓得难受,当地人叫鼓症。后来,就父亲这种症状,我曾请教过几位名医,他们说,我父亲得的是腹膜炎,很好治,抽掉积水,吃药、输液就能治好。可现在很好治疗的病,在那个时候,对身无分文的穷苦人来说,那就是事实上的绝症了,只好一天天等死罢了。据医生讲,得了这种病的人大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所引起的。父亲病卧在床,不吃,不喝,默默等待“死神”的召唤……也可能是穷人的孩子骨头硬,也可能是奶奶那圣洁的眼泪所发生的作用,父亲竟然告别了死神,大难不死,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一日,在一灯如豆的油灯下,有点驼背的爷爷,齐刷刷地把八个儿子叫到屋里,声音有点嘶哑地说:“孩子们,你们都大了,出去闯闯世面吧,兴许能混出个人样来,窝在咱这山沟沟……”
七个儿子都说:“好出门不如赖在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
有志不在年高,唯有老八——我那十六岁的父亲,翌日村头大雄鸡第一声啼鸣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走出村口,挑着一副货担,过起了茫然不知去处的流浪生涯,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搏命之旅。
迟暮之年,当父亲给我讲起当时离家的情景时,他说啥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出走时那凄迷清冷的凌晨和那天上的一钩残月,几颗寒星……
流浪生涯,那是啥样的一种生活,其艰难险境可想而知,兵荒马乱的,今日起身不知在何处落宿,喝凉水就冷菜团是家常便饭。从东头担来了晨曦,西头挑去了夜幕,喊大爷,叫大娘,劝导整个天下“行行好”,货郎担晃悠晃悠的,里边装的全是些针头线脑的零碎用品,权作换些盘缠,好夜以继日地糊口赶路。茫茫流浪路,他也不知何处是最后的归宿。
离家出走后约半月的一天,父亲来到一个县与县打交界的村庄时,具体村名他也记不清了,正是中午时分,父亲突然浑身发烧,头上大汗淋漓,高烧使父亲出现了昏厥,倒在村口一个破庙里,是一位好心过路的大娘,把父亲救回家里,以草药给父亲治病,大娘和孩子吃糠咽菜,却设法搞来土豆煮熟后再撤上芝麻盐让父亲吃,全家仅有一床破被,却让父亲和孩子们合盖……经过大娘半月的调养,父亲痊愈了,但高烧引起了急性中耳炎,父亲的听觉系统坏死了百分之八十,两个耳朵几乎全失去了听力,成了聋子,十六岁的聋子。从此,父亲脸上也就失去了笑容。每当父亲讲起此事,说起那位不知姓名、不知村名的大娘时,父亲总是饱含着眼泪说,那是我的第二个亲娘。
父亲离开那个村庄后,点灯时分,来到了晋西北的一个小县城扎下了根。从此,在这座小县城里,他抗争着犹如草芥一样的命运,给有钱人家打短工度日,苦熬了也没有多少时日,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父亲在新中国的礼炮声中,迈进了新中国的门槛,走向了新生。先是自己买了一间房,开了个门店,给人们加工磨面,后来公私合营,国家把个体私营者一律招为国营企业的正式工人,就在签写招工表时,在签写姓名一栏时,父亲犯了难,他知道八小子是绝对不能签写在表上的,单位有些有文化的人给他起了好几个名字,父亲都是摇摇头,经过再三熟虑后,父亲在新中国的那张招工表上,第一次工工整整让人写上了自己给自己起的官名,也是第一次有了官名——张国庆。
>>国庆征集 等你参与
山西省静乐县老干部局城区支部委员 张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