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紧抓智能化机遇,力促企业转型升级

  智能化将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智能化革命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需要积极应对。

  产品智能化的浪潮正扑面而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将内置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相关软件的智能模块,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让产品具备感知环境变化、自动决策、自我学习的功能,更好满足用户需求。产品智能化不仅改变企业的产品功能,而且还将推动产业变革,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机遇。

  产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技术驱动产品智能化快速发展。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为产品智能化奠定技术基础。沿着摩尔定律描述的发展规律,传感器、微处理器、存储器等智能系统的关键部件的性能快速提升,并朝着集成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智能产品的广泛应用,相关芯片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成本快速下降。例如,普通家电的简单智能控制模块,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硬件成本可以下降到几美元的水平,为智能化普及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产品智能化的进程。互联网延伸到具有感知、处理和通信功能的智能物品,将智能物品也纳入互联网,形成物联网。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将人类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启动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三大类应用场景,无疑会将人类带入移动物联网时代。另外,云计算技术和设施快速发展,云管端的协同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化发展的潜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产品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着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蕴含的无限潜力开始释放。借助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思维模式实现对外界信息理解;并通过语音、视觉等实现与外界沟通;通过行动控制实现人机协同工作;通过自我学习不断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水平未来将实现飞跃式发展。

  2.需求拉动产品智能化快速发展。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增强了对产品智能化的需求。工业时代,个性化定制的成本太高,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信息时代,智能化不仅大幅降低了个性化定制的成本,还使得产品在使用和服务环节为用户提供无穷的选择,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逐步成为消费的主流。

  购买服务代替购买产品,为智能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用户购买产品并非真正需要物理产品本身,而是需要物理产品所提供的服务。智能产品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用户,还可以更好地获取厂家支持,不断改进产品以及产品承载的服务,因此,用户将更加愿意购买智能化产品提供的服务。

  产品智能化为企业创新提供巨大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对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中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波重大技术浪潮,预计将对企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也为企业创新提供巨大的机遇。

  1.产品从硬件为主转变为软硬并重。软件定义功能成为未来产品的方向。未来的智能产品主要由物理部件和智能部件组成,物理部件为传统的机械部分,智能部件为新增的由传感器、处理器、储存器、通信部件和软件组成的模块。智能部件可以感知物理部件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调整物理部件的最佳工作方式,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厂商的服务支持,未来还可以自我学习。从发展趋势看,软件将控制物理部件的运行,决定物理部件的功能。从手机的发展历史可以感知该趋势,手机已经从过去的电话发展为当前的智能终端,对于智能手机而言,硬件只是一个平台,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是手机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

  随着智能部件占产品的价值比重越来越大,制造业的性质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是成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工业制成品的特点是原材料占产品比重高,边际成本成为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而信息产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规模经济的效应非常突出。二是智能产品开始具备网络效应。传统工业企业容易形成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而智能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软件业的网络效应即需求方规模经济,容易导致“强者恒强、赢者通吃”的产业特征。产业特性的变化无疑将对企业竞争产生巨大影响。

  2.企业与用户关系从一次性交易转变为长期服务。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企业通过市场卖出产品,企业与用户之间只存在简单的服务关系,如产品质量保修等。产品智能化将企业与用户从一次性交易关系转变为长期服务关系,用户的产品通过网络始终与企业的服务器相联,在技术上称为端与云的关系。企业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远程计算和存储、远程诊断、远程升级等。许多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机械设备、耐用消费品等,不再是“一次定型”的产品,而是在网络支持下“不断进化”的产品,以生产厂家为核心的后台服务网络是产品能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支撑。用户的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主要关注产品的质量转变为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厂家与用户关系的变化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厂商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或者卖产品与卖服务并重,比如免费送产品但按全生命周期收取服务费,或者采用设备租赁方式代替产品出售方式。同时,鼓励用户参与。如用户提出需求,厂家利用智能制造系统生产个性化产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产品改进意见,厂家不断更新软件提高产品性能。厂商的商业模式从关注硬件的“长周期质量”向软件和服务的“快速迭代”转变。过去主要围绕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开展研发和生产,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未来厂商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还要更加关注快速锁定用户,通过与用户互动实现产品“快速迭代”,依靠持续升级软件来响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产品的价值逐步下降,服务的价值逐步上升,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成为新的趋势。

  3.大数据成为企业重要资源。智能化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数据。例如,海尔正在运行的空调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有1.2万个传感器,每秒钟采集1.5万条信息,每天产生3.2G的数据。对用户来说,每一笔订单实时可视;对工厂来说,每个生产环节都实时监控、提前预警、记录在案。再如,不同地区海尔空调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方式、设备健康状况等数据,都通过网络进入了海尔的服务器,为厂家优化服务提供了重要信息。

  从用户端获取的数据可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分析产品的优缺点,为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品质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为引入新的服务提供重要线索。从制造中获取的数据,可以记录产品的制造过程,这些数据与产品使用数据相关联,可以分析出最佳制造模式,优化制造过程。大数据分析可以完善智能制造的相关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对专业技工的依赖,进一步加速机器换人的进程。

  4.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产业生态圈的竞争。产品智能化为丰富用户服务打开了无穷的空间,进而形成了巨大的产业生态圈。从用户端看,智能产品将产生大量的服务,如国内一家机床企业开发出智能机床后,编程服务成为新的业务;国外一家企业在网球拍内置智能模块后,利用球手运动的数据提高球手训练水平成为新的业务。从企业端看,智能平台可以搭载各种形式的应用,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由此,用户选择产品时考虑的因素将从产品提供商扩展到产业生态圈,参与服务企业的数量越多、实力越强,用户获得的服务质量和种类越多,在市场竞争中就越容易获得优势。

  在智能产品的完整生态圈中,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零部件企业、整机企业、信息平台企业、应用服务企业。其中,信息平台企业将在多数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该类企业拥有用户和产品的信息优势,这些数据资源可以转化为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一些大型的制造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如华为建立了面向手机用户的云服务平台,海尔建立了面向家电用户的云服务平台。最为雄心勃勃的企业是全球制造业龙头企业通用电气,该公司正在为工业互联网打造开放的Predix平台,为接入设备提供安全监控、工业数据管理、工业数据分析、云技术应用等四大类服务。

  积极应对智能化发展趋势

  虽然智能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正在进入快速普及阶段,全球一些领先制造业企业开始行动起来,力图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智能化革命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应对得当,中国企业有可能借助智能化革命提升在新产业生态中的影响力。为此,我们要提前准备,积极应对,为企业的智能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在经济发展史上并不鲜见,但智能化发展的速度尤其迅猛,社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就业结构的顺畅转变。如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在未来5年开始商用,未来10年基本成熟、20年大量普及,中国上千万专职司机面临转岗的压力。广东、浙江等省已经形成机器换人的热潮,据浙江省统计,2012-2015年,全省机器换人减少普通用工约195万人。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预测,未来流程化的工作都可能被智能设备代替,中国77%的工作都有被智能设备代替的可能。同时,智能化也将产生新的劳动需求,主要是复杂技能和创造性的工作岗位。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从事设计、软件、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快速增长,如通用电气、博世、西门子等,都正在将软件业务作为当前发展的重点。要应对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需要加大人力资源转型的投资。要高度重视智能化对就业结构的重大影响,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转型的规划。以此为基础,加快调整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结构,大力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多种渠道培养智能化急需的人才,帮助失业人员转变工作技能。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智能化对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连接数达到2.43亿,同比增长29%,M2M连接数占移动连接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2.8%提高到2014年的3.3%,预计未来增速还会继续加快。商业智能(BI了Intelligence)预计到2018年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将超过PC、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存量的总和。为了继续支持智能设备的发展,首先要加快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包括新一代通信网络、云计算中心等,其中应重点规划好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部署,特别要解决频率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力争在全球率先实现商用。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物联网标准的建设,重点依靠产学研合作的产业联盟,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重点应用领域标准研制,在全球技术标准竞争中形成先发优势。

  3.继续支持中国芯片产业和核心软件发展。中国芯片产业和核心软件长期处于依赖国外的不利局面,是智能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不仅影响中下游发展,还难以保障系统的安全。在国内市场巨大需求的牵引下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芯片产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如2015年中国已有9家芯片设计公司进入全球50强,中芯国际已经进入晶圆代工世界前五,并向前三进军。国家还要继续在资本、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协同攻关,突破核心软件和零部件的技术瓶颈。

  4.加强信息安全监管。智能产品依赖于互联网,为外部入侵提供了机会,全球任何角落的互联网使用者都可能对智能产品实施控制,因此信息安全程度已经成为影响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条件。信息安全要靠技术、管理和法律共同保障,除了企业和用户加强防护措施之外,有关部门需要根据智能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依靠法律的力量为产品智能化应用保驾护航。

  5.完善智能产品使用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法规。首先,要对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智能产品制定技术标准,比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为这些产品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其次,要完善法规划分智能产品使用中出现事故的相关方责任。智能产品自身具有决策能力和学习能力,使用中又受到厂商和用户的影响,责任难以划分。需要与时俱进地改进相关法规,解决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问题。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力促  力促词条  紧抓  紧抓词条  智能化  智能化词条  转型  转型词条  机遇  机遇词条  
智库

 2023年全球九大趋势展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动荡变革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根据目前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