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城市的民主与文明

1894年,《泰晤士报》刊文预计,到1950年时,伦敦将被9呎厚—约合2.74米—的马粪全部覆盖。

纽约也好不到哪儿去。“纽约市没有煤气、自来水或者下水道体系。”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在1877年的一份报告中描述此前的城市北扩,“清理化粪池时就需要用桶盛装粪便,穿过房屋然后运到街道上;房屋里的垃圾和脏水通常倾倒到门前的街道上,被猪当街吞吃,在当时街道上常常任由猪群乱跑吞吃垃圾。”

19世纪中叶,美国大城市的人均寿命远不如乡下。污浊的空气,潜伏的瘟疫,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猖獗的犯罪活动,时刻威胁着城市的居民。奥姆斯特德看到了这些危险,认为如果不加控制,它们将“使得文明的前景非常暗淡”。他将这种城市弊病归因为人工设施的过度堆积。“在大城市中,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只看到大量人造事物,或那些人工环境下的自然事物,不可能不产生有害的影响。它首先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或神经系统,最终将影响到人的整个身体健康。”他写道,“大城市弊病最容易给人带来的是紧张不安、过度忧虑、急躁易怒和多愁善感,而几乎公认的是,令人舒适的乡村风景将产生相反的效果。”

他试图将乡村风景引入城市。1858年,奥姆斯特德与合伙人沃克斯在纽约中央公园的扩建设计赛中胜出。此项工程历15年施工,至1873年终告完成。7年后,在向波士顿城市公园管理委员会作报告时,奥姆斯特德不无得意地指出:“经常有人说,中央公园使纽约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

公园为曼哈顿带来了清洁的空气,开阔的视野,愉悦的风景,供人散步、野餐,甚至疗养。不仅如此,它还为纽约带来了可见的经济收益。仅4年时间,便有3000万人次入园。有了中央公园,不仅纽约的富人不必再逃离这座城市,到欧洲去度假,外州甚至外国的富人也受吸引,从此定居纽约。

更重要的是,公园在文明教化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有效的。奥姆斯特德说:“没有哪个曾近距离观察过纽约中央公园游客行为的人,会怀疑中央公园可以对纽约市最不幸的、最不守法的阶层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使他们与其他人群协调,并变得文雅高尚——这种影响有利于形成文明礼貌、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奥姆斯特德是19世纪最有影响的景观设计师之一,被公认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他将公园视为“所有可能的形式中最有价值的公共场所”,由他主持或联合设计、修造的城市公园,除曼哈顿的中央公园外,还包括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蒙特利尔的皇家山公园,以及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大波士顿都市公园系统——别称“翡翠项链”。

景观设计的核心要义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具体实施起来,又往往体现出人与社会的关系。奥姆斯特德城市公园系统谋求社会风貌的改变,而这一文明化的过程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

汉语中的“公园”大约由日语舶来,但“公”字的意义相同。

中国旧有皇家苑囿或私人园林,没有公园。近代的公园最早出现于租界,而后才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城市,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公园不仅是休闲娱乐、教化民众的场所——园内常有各式展览、表演和讲座——它本身也是民主文明的窗口,随着民主精神的传播而发展。辛亥革命之后,皇家苑囿也成为公园,对所有阶层开放,再不因贫富或官阶取人。

今天的公园却在衰败。伴随着中国城市的辐射式急剧扩张,公共空间不仅越来越少,而且被围墙圈入了一个个封闭式的住宅小区,退回到旧日的私家园林。一方面是对公共性的回避,另一方面是对公共空间的掠夺。这成了中国城市特有的现象。不久前媒体广泛报道的北京“楼顶别墅”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中产阶级的“私园”既将穷人阻隔在外,互相之间也少有往来。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显然是缺少文明教化的。他们冷漠、自私,眼界狭窄,缺少公德,软弱却又自以为是,而且安全感不足。

奥姆斯特德于1903年去世,《美国城市的文明化》由他生前的部分工作报告和书信组成,系身后成书,SB?萨顿编选,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于1971年。可惜的是,中译本并未提及萨顿女士的工作。

奥姆斯特德认识到了城市长远规划的重要性。“对一个已经实施的蹩脚规划的调整是不可行的,”他说,“现在,我们明白了这种情况,所以无论在哪里,一定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防止在城市建设方面犯错误。然而奇怪的是,在美国有超过一百个大城市正在形成,却根本没人关心如何去避免劣质的规划。”

这番话几乎是正确的。我们今天的城市弊病似乎出在没有长远规划和朝令夕改之上。但已故的加拿大记者简?雅各布斯(1916?2006)将矛头指向了埃比尼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构想与勒?柯布西耶的“辐射之城”,他们对规划的强调不比任何人差。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一书中,雅各布斯指责这些“非中心主义者”们唯以摧毁城市系统为己任,“把目标锁定破旧的老城”,一心建立新的城市秩序,搞旧城改造,整体搬迁,把某一区域完全清空,通过建立地标式建筑,开展城市美化运动。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切断了人脉,铲除了社区,最终杀死了城市

雅各布斯就此质问:“为什么有的城市花园赏心悦目,而有的则是藏污纳垢之地和死亡陷阱;为什么有的贫民区永远是贫民区?”她痛心地看到:“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奥姆斯特德的成功只是局部的、个别的成功。事实上,在他死后不久,非中心主义者们便主导了汽车时代的建设,由此产生了大量丑陋的美国城市。它们本来不该成为、却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雅各布斯与奥姆斯特德是两个时代的人,他们的观念常常出现有趣的错位。对于公园,雅各布斯便另有见解。“一般来说,街区公园或公园样的空敞地被认为是给予城市贫困人口的恩惠。”她说,“让我们把这个想法颠倒一下,把城市的公园视为是一些‘贫困的地方’,需要生气与欣赏的恩惠。这种看法与现实更加相符,因为事实是人们赋予了公园用途并且使其成功地发挥了作用——或反之:拒绝使用,公园由此被废弃或不能发挥作用。”

较之建筑的破旧,对城市更致命的威胁有可能是雅各布斯所说的“单一、僵化和粗俗”。面对老城时,大部分规划者往往和暴君无异,他们总是追求秩序、美观和地标式的建筑,为此不顾城市需要的复杂性,牺牲掉街区生活的多样性,在市中心、郊区和半郊区制造出一个个没有活力的孤岛,同时幻想用不断增多、不断加宽的道路来保持联通。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对秩序的向往反而带来了混乱,对整齐和美观的追求则造就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图景,丑陋而令人压抑。

没有包容性和多样化,也就没有城市的文明化。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纽约中央公园、斯坦福校园和国会大厦广场等著名景观设计者F.L.奥姆斯特德对人居环境与城市文明的思考。

《美国城市的文明化》

[美]FL•奥姆斯特德 著

王思思等 译

译林出版社 2013-04

《谁收藏了圆明园》

刘阳 著

金城出版社 2013-10

海内外第一部圆明园流散文物图录。

《预见未来——思考力时代与全球五大浪潮》

王伯达 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8

贸易壁垒兴起、1%与99%的对立、人才争夺战、科技交替下的大崩坏,以及小个体时代的来临,将会是未来全世界最重要的五大浪潮。

《底线——默多克与<泰晤士报>之争背后的新闻自由》

[美]哈罗德•埃文斯 著

黄轩 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9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中。

《叛逆者:塑造美国自由制度的小人物们》

[美]撒迪厄斯 •拉赛尔 著

杜然 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3-09这是一部历史学家宁愿忘记的历史,它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底层,讲的是那些“坏”美国人的故事,并展现出他们是如何塑造美国社会,创造新的愉悦,以及如何拓展自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城市的民主与文明  民主  民主词条  文明  文明词条  城市  城市词条  城市的民主与文明词条  
智库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国内经济“三...(展开)

智库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首都功能的疏散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时下热门话题,其现阶段的关键在于首都的功能疏散。那么,究竟哪些功能应当疏散?疏散的过程应当又如何推进?疏散的范畴:北京功能抑或是首都功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