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中国出口数据强于预期,增速达到10%左右。其中,即便在贸易战阴霾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出口也未受到冲击,反而保持强劲增速,8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13%,不仅高于对欧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整体对外出口的平均水平,也比7月11.2%的增速要高。据此,有乐观观点认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和出口并无太大影响。
此外,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在意大利参加安博思论坛(Ambrosetti Forum)期间亦提到,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数学模型计算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低于0.5个百分点。中国可通过开拓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来抵御贸易战的冲击。贸易战主要是削弱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和股市的信心,如当前国内股市表现低迷与投资者的紧张情绪有关,但其他国内因素也导致了此轮市场震荡。
诚然,贸易战风险势必会影响投资者信心。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在内外交困之下,大幅下挫,上证综指一度跌破2700,年初至今跌幅接近20%。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来自于对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担忧,而内部环境则主要反映了在去杠杆与紧财政约束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消费疲软、投资下滑等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相比之下,美国三大股指今年未跌反涨,道琼斯、标准普尔、纳斯达克至今分别比年初上涨4.4%、6.5%和12.8%。
然而,在笔者看来,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短期来看,尽管7、8月对美出口未受影响,但据笔者观察,这与出口商担忧贸易战不确定性较大,提前抢出口的现象有关。近期笔者在厦门考察,在与当地出口企业调研过程中获悉,美国客户对于关税上涨是非常担忧的,表示一旦增加关税可能会带来成本上涨,从而要求与国内出口商对半平摊损失;而当前中国对美国出口抢运现象恰恰是避免关税大棒的应激反应。数据显示,今年厦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整体下行3%,但美东、美西运价指数均上涨超过30%,赴美航班爆仓、运力不足,恰恰反映出7、8月中国对美出口“较好”数据背后的隐忧。
同时,就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应低估。2017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的19%,对美商品出口不仅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如玩具、家具、纺织等行业对美出口额均占该行业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机械等产品对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已赶超劳动密集型产品。
另外,对美出口为中国创造不少就业机会,根据商务部、海关、国家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显示,2012年每100万美元的对美商品出口可为中国创造近60个工作岗位,5000亿出口对应的是中国3000万工作岗位。
同时,中国对美国在关键技术进口以及融资上也有一定的依赖。例如,中国进口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如芯片类,其关键技术只有美国持有,一旦美国停止此类核心技术的对华出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有所冲击。例如,因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国手机绝大多数亦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旦爆发贸易战,中国在寻找此类技术的替代时将会十分困难。而之前美国对中兴的制裁,让极度依赖美国芯片的中兴通讯几乎陷入了停滞的状态。可见,在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国还没有拥有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一旦贸易战演变成科技战,上述领域的企业负面冲击也将十分巨大。
虽然从理论上,中美爆发贸易战后,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可以转向其他国家地区。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在其他几大出口国的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要想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或是十分困难的。例如,对美国出口量最大的电子机械与设备,日本从中国的进口已占其全部进口的49.6%,韩国从中国的进口占其全部进口的40.7%,德国占23.0%,英国占22.7%,想要依靠这些国家来消化更多的中国进口商品其实相对困难,而非主要贸易国的市场规模又相对有限。此外,受美元走强,近期新兴市场风险加大,中国向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出口转移的难度不小。
尤其重要的是,中美贸易战对产业链的影响不容小视,这影响数学模型是难以精确计算得出。例如,出于对中美贸易战前景不确定的担心,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对中国投资存在迟疑,并在逐步调整其全球布局。据报道,为避免美国的高额进口关税,部分日本大型制造商已在重新审视其在中国的业务,并有计划将生产线转移出中国。苹果公司就加征关税表示担忧,但特朗普却在推特上表示,苹果只要把相关的工厂迁回美国就能够轻松解决。
更进一步,当前中国经济下滑,消费疲软,投资下滑,加速基建投资被予以要义。但可以设想,一旦外需扩张受到冲击,三驾马车失衡,出口企业风险加大也势必会影响上下游企业的投资与消费,经济下行背景下,新增基建设施的使用效率会大大削弱,而这部分影响恰恰是模型计算难以估量的。
综上,笔者认为,对待贸易战,既不要谈虎色变,也不能小视蔑视。虽然贸易战的显性影响可以推算,但贸易战升级,其对投资前景、企业家信心、产业链以及上下游行业的影响都是难于估算的。因此,保持警惕,做好积极应对仍是必要的。
笔者在早前专栏文章《中美贸易战应变为“二次入世”》中所提,相比于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严苛条件,如开放金融业、汽车、农产品,每年面临来自世贸组织的审查,如今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内外部风险均要小于当时。在外部压力加大的当下,加快改革开放,将中美贸易战当作中国“二次入世”的外在动力,是以不变应万变之法,也许会将坏事变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