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美“重返亚洲”政策让中国不安

美国“重返亚洲”的外交政策旨在制衡中国对亚洲地区的影响。然而,这一政策迄今为止没有为亚洲地区带来多少安宁,反而激起了不少不安。

直至本世纪头几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方针仍然是“接触”。就连1989年的天安门广场事件以及冷战的结束,都未能令美国改变这一方针。其背后的逻辑在于,美国希望,如果将中国带入国际社会,这个国家可能会“变得更像美国”。

哈佛大学(Harvard)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认为,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采取了一种“融合但筑篱”(integrate but hedge)的战略,它与如今的重返亚洲政策类似。奈的说法或许没错(他曾在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政府中任职),但当时没有一个美国官员公开提到这种战略。

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突然发现,中国变得更加自信了,或者说,在许多美国人眼中,中国变得更加傲慢了。中国政府曾学习美国的制度,中国的代表过去在国际会议上往往不发一言。但在这次危机后,中国开始向美国人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老师,您为什么会犯错?”一些中国人甚至开始公开谈论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政府的军费开支增长率一直维持在两位数。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从所有这些动向中看到了一点:中国正变得越来越不像美国。重返亚洲政策的思想并不新——如果不是因为发生了9/11袭击事件,小布什政府或许会实施同样的政策,但美国发现中国变得更加自信,这无疑令美国加快了将这项政策付诸实施的步伐。

重返亚洲政策的目的之一,恐怕是防止中国对其邻国进行军事侵犯。不过,应该注意,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军费开支是以名义值计算,而中国经济的名义增长率一直维持在两位数。

对普通中国人而言,这种政策再次凸显出美国本质上是一个任意扩张自己势力的霸权主义国家,并印证了中国人长期以来秉持的一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如果说重返亚洲政策对中国有任何影响,那肯定是促使中国政府加快了军事建设的速度。

美国人喜欢说,美国重返亚洲是针对中国在南海(South China Sea)和东海(East China Sea)部分海岛和珊瑚礁提出更强硬的领土主张而做出的回应。知情的中国人将不会认同这一观点。但不管中美动作孰因孰果,呈现给世人的结果是,美国重返亚洲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中国的邻国把美国的动作视为对它们的鼓励;同时,这也迫使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本该是美国重返亚洲过程中更有建设意义的方面。但即使在这方面,美国中国感到更多的是怀疑,而不是好意。TPP的构想是,由具有类似思维的国家,达成(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话讲)一项“白金级”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该构想的出台,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论坛的低效率感到不满,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白宫采取了同时取悦左右两派的政治策略——该协定扩大了自由贸易,所以共和党人感到满意;但它同时要求成员国满足一定的劳工、环保甚至人权标准,所以民主党人也感到满意。

但对多数中国人来说,TPP是美国为把中国排除在外而故意采取的措施之一。一方面,中国在中期内无法达到加入该协定的条件。另一方面,TPP将不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收益,而这正是因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将不会加入该协定。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未参与TPP的设计过程。对中国而言,TPP是一个完全按美国人意志而创立的俱乐部;中国可以敲门要求加入,但也可能遭到拒绝。10年前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这不算问题。但如今,中国有着不同的想法:对于自己没有主动权的事物,中国已不愿意接受。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全部历史,就在于争取与其他世界列强平等的地位。如今,中国领导人与中国民众愈发强烈地感觉到这一天正在到来。但现有的强大势力——主要是美国和欧盟,可能对于平等有着不同的观念。对于它们而言,中国只有完成彻底的政治与社会转型之后,才会被视为“我们中的一员”。这种观念上的分歧,将成为未来多年里中国与现有大国之间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根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美“重返亚洲”政策让中国不安  亚洲  亚洲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重返  重返词条  不安  不安词条  政策  政策词条  
智库

 奥巴马政府对非外交评析

非洲是全球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未来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关键地区之一。对于美国而言,非洲还是其维护与扩展全球利益、显示全球领导力的一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