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振天:兴趣是成才的导师

欧美国家学生升学,实际上是一件非常理性的事,学生和家长主要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今天让我们来讨论这个看似古老却远未谈透的话题——

前不久,旅居北欧多年的好友近日回国探亲,期间与其小聚,我把刚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也带上了。之前我向他咨询过孩子留学的事,这次相聚自然离不开国外学习、教育、生活等话题。

当得知孩子在一所高校学习金融专业时,朋友问了一大堆问题:你对金融学科了解得多?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在中学的时候,孩子是否明确以后有志向从事这项工作?大学现在开设了什么课程,孩子对这些课程是否有兴趣?对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状况、当前金融政策及走向是否愿意了解和研究?今后孩子想在哪一金融领域工作,比如银行、证券、保险,或者打算从事哪些具体工作,如管理、产品设计开发、一线客户服务,等等。

这一连串的问题,别说孩子没想到,就是受过教育学专门训练,并从事教育研究的我,也没认真思考过。所以,我们不知道该回答什么和怎么回答。我只注意到高考是学生和家长的人生大事,是必经的重要一关,首要任务是确保过关,挤进大学校门,至于有无兴趣和特长,似乎无暇过问,也无关紧要。我相信中国多数孩子及家长和我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在国外居住时间长了,他已经忘记了国内的情况,便大谈特谈欧洲见闻。他说,欧洲的孩子高考,有多种多样的选择,至于他们想报考什么样的学校,学习什么样的专业(课程领域),取决于自身的兴趣、特长和意志,而大学入学考试也十分重视学生意愿、中学成绩和学校平时关于学生品德、学业和专长等评语,性向测试又是大学入学面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中小学校非常强调学生兴趣,并通过课堂内外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发现和培养学生兴趣,这些活动和对学生的观察认识,都要清楚完整地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里面。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老师不了解所教学生兴趣何在,那是他(她)的失职。而学生升学如果缺少兴趣、爱好和特长支撑,就难以保证他们专心学习,也难以保证他们对今后的事业会有所贡献和创造。

朋友不太理解中国的大学按照学生分数分批分等录取的方式,分数高的考生被一批录取到少数研究型大学,分数低的被三批四批录取到一般本科和高职院校。可是,研究型大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求异思维能力,但分数高并不说明学生思维类型符合这类大学的目标要求。同样,低分进入高职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考生也不意味着他们就适合接受这种教育,应用类、职业技能型的院校可能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设计能力、开放思维、研发能力、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这些要求并不低,也与低分数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在欧洲,一个孩子上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还是技能型学校,取决于其兴趣和特长。学生有哪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就报考哪一种类型的学校或专业,没有兴趣,不会勉为其难地应考。所以,总体上看,在欧美国家,并不存在学校层次类型与分数之间的简单对应关系。换言之,一所学校,不管它属于哪一层次和类型,都可能招收到适合于就读的优秀学生

在国内,人们特别在意学校的名气和地位,当家长们相见谈起孩子读书和考学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起北大和清华,不管现实中有无可能,但内心深处只有北大和清华。报考哪一学校和专业,主要不是出于学生兴趣特长和个人发展等内在因素,而是热衷于学校声誉、专业热度、就业前景、工资福利待遇等外在因素。欧美国家学生升学,实际上是一件非常理性的事,考学学生和家长主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学费高低,三是学校或专业的质量与实力。如果本州内有合适的高校或专业,一般不到外州上学,因为本州内的学费比外州要便宜;公立高校有合适的专业就不去私立大学,因为公立学校费用大大低于私立高校。没听说学生们都齐刷刷地奔着牛津、剑桥、哈佛或耶鲁去。大学也重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和社交活动,意在着力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以及交往、合作、竞争能力,而五花八门的课程、实习实践、调查研究、情景教学等,除了实现学业目标之外,重要一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

高考已经结束多日,老生即将毕业,新生即将入学。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们是带着兴趣来大学的吗?是身怀专长就业的吗?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抓紧改变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刘振天:兴趣是成才的导师  成才  成才词条  导师  导师词条  兴趣  兴趣词条  
智库

 将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极大提升,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新形势下,如何使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彼此协调、经济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相辅...(展开)

智库

 让网络更多释放“正能量”

互联网是影响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成为时代的鲜明特色。在这一趋势之下,让网络更多释放“正能量”,无疑是一道需要求解的社会管理课题。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