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下旬奥巴马高调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被认为旨在重申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的延续性、严肃性和可行性,把美国东亚政策打造为奥巴马政府的外交胜果,以挽回外界对其再平衡战略已成“鸡肋”的印象。
尽管奥巴马夫人米歇尔此前一个月刚访问北京、西安和成都,奥巴马本人亦将在11月访问北京,出席在怀柔雁栖湖举办的APEC峰会,但由于中日、中菲关系在近两年里因岛屿纷争严重恶化,加上4月上旬美防长哈格尔在日本的发言惹火中国,奥巴马此次对日本和菲律宾这两个盟友的访问无疑会进一步刺激中国舆论。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有鉴于两年前中日关系在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坠入冰窟的教训,各方都在看奥巴马此次东亚行“怎么说、怎么做”。
美国媒体渲染遏华阴影
奥巴马任内第六次东亚行,所访问的4个国家,或多或少都与中国存在海上领土纠纷。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说,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在等着看,如果他们与中国爆发冲突,奥巴马会怎么办?
一股脑儿将这四国相提并论,认为美国在其中必有统一的议程安排,从而渲染某种似真还幻的遏华阴影,这不是个别媒体的潜意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
奥巴马这次选择访问日韩,缘于安倍晋三首相和朴槿惠总统已于去年2月和5月先后访美,奥巴马需要回访。奥巴马上次访日,还是在2010年横滨APEC峰会期间,已经过去近4年了。奥巴马上次访韩,是在两年前出席首尔核峰会,加上2009年连访日新中韩四国,以及次年出席首尔G20峰会,奥巴马已经三临韩国,本不想这么快又来,奈何担心若是只访问日本会疏离韩国,才改变主意。
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奥巴马意在弥补去年的“失约”。去年10月,奥巴马原计划出席印尼、文莱分别承办的APEC峰会和东亚峰会,并顺访马、菲两国,可因本国政府关门危机难以分身而作罢。奥巴马在3年前出席巴厘岛东亚峰会时访问过印尼,文莱又是蕞尔小国,因此这次只“补访”了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前5次东亚行,每次都安排了多边议程,甚至在2010、2011年都是两场峰会连轴转,而这次却只有一系列双边议程。双边议程通常目的性和主动性强,因时间充裕便于安排国事访问,但由于所涉具体国家的议题广泛,不像多边议程那样主题鲜明、统一,很难生拉硬扯到“对付中国”上来。更何况,韩国、马来西亚并不存在明显的反华情绪,而美国在维系日、菲传统盟友关系时,也是“既给保障,又防纵容”,称其领衔“反华大合唱”尚为时过早。
从奥巴马行程看,他对这四国也没有明显的厚此薄彼。作为追随美国60多年的盟友,日本早前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启动对美导弹零部件出口,得到美方嘉许;靖国神社春祭期间安倍献祭品、议员集体参拜,美方也未严责;日方还敦促美方写下对钓鱼岛的协防义务,却未在奥巴马最在意的TPP问题上让步。而奥巴马在韩国,除了就第四次朝核试验的迹象谴责了朝鲜的核计划之外,还公开臧否安倍政府就慰安妇问题的表态,对韩日和解问题也不那么强求,还向韩方归还了朝鲜战争时美军走私出境的文物。在马来西亚,“反美总理”马哈蒂尔下台已11年,奥巴马出席马方国宴、访问清真寺、会见青年领袖,为美马关系“冷和平”画上句号,但马方不愿受签署TPP期限约束,也不满美方的人权说教。菲律宾倒是积极,在奥巴马抵达前就敲定美菲10年期的强化防务合作协议,只是1990年代初美菲关系滑坡的阴影仍在,美军今后只能在菲方具体邀请下“化整为零”地使用或兴建一些菲军事设施,而不像当年那样“拥有”在菲大型军事基地。
美国在东亚并非一呼百应,中国也不是毫无积淀。习近平2009年底访日时,曾得到鸠山首相和明仁天皇高规格接待;去年10月访马来西亚时,马总理纳吉布设家宴款待,至今中方仍反对借马航事件挑拨中马关系;近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习近平向朴槿惠致慰问电,称将提供救援设备,韩方则感谢中方反对朝再核试。即便是麻烦不断的中菲关系,也是有起有落:菲方4月23日就4年前马尼拉人质事件道歉后,香港方面即撤销对菲制裁,让紧绷的地区局势为之一缓,也显示美国后劲不足的“再平衡”攻势,无法全面颠覆中国睦邻外交的成果。
奥巴马东亚行多重任务
奥巴马2009年初上任后,顺应国内外呼声,试图纠正“小布什主义”及随之而来的过度干预,以在全世界面前塑造一个更为克制的美国形象。不过,在当年11月不甚愉快的对华国事访问后,奥巴马转身大肆宣扬“重返亚太”战略。
作为其构件,2011年11月,奥巴马在夏威夷APEC峰会上推出原由亚太4个小国构想的TTP贸易协议,在巴厘岛东亚峰会上强调南海航行自由,还在访澳期间签署美澳永久驻军协议,计划5年内在澳北部驻军2500人。翌年6月,时任美防长帕内塔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称2020年将有60%美战舰部署亚太。当年11月奥巴马再次赢得大选,随后访问泰国、缅甸和柬埔寨,并出席金边东亚峰会。奥巴马破天荒访缅甸,并连续两年现身东亚峰会,尽显强势外交姿态。
美国在经济、军事和外交层面同时推进“重返亚太”战略,对相关东亚国家是明显的刺激。中国2011年即警告“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南海争端,并迅速将对东盟贷款额度从100亿美元上调到250亿美元,还设立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以示羁縻。2012年4月,中国利用菲律宾执法船盲动实际控制黄岩岛;7月,东盟部长级会议因南海问题45年来首次未达成共同声明;9月,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引发轩然大波。美国逐渐意识到,高调的重返亚太战略可能使东亚局势失控,故在希拉里卸任国务卿后,有意降低了“重返亚太”的调门,更多提“亚太再平衡”,且将其内涵扩展到经济、文化等领域。
不过,即便是趋于中性、灵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面临来自美国国内外的重重干扰。在国际上,毫无进展的巴以和谈、难以回避的叙利亚问题、前景尚不明朗的伊核问题、左右为难的阿富汗撤军问题、如今突发的乌克兰危机,都极大地牵扯了美国的注意力和资源配置,让华府疲于奔命。2013年,美国务卿克里往中东跑了10趟,东亚之行却只有5次,媒体为此打出《2013:美国重返中东》的标题!近日,美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表示,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事件的发生,说明美国出现了“筋疲力尽、漠不关心的信号”。华盛顿一些专家认为,美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可能将不得不回望欧洲,花心思巩固欧洲的安全防务。
在美国国内,白宫面临在未来10年削减赤字近1.4万亿美元的压力。去年10月,国会预算僵局导致美政府“停摆”16天,奥巴马放弃参加两个重要的亚洲峰会,结果让中国充任了主角。2015财年美国总国防开支为6230亿美元,比2014财年申请额减少5.89%。五角大楼负责采购的助理国防部长卡特丽娜·麦克法兰直言,由于国防经费缩减,五角大楼的亚太再平衡计划无法按期实现。她说:“现在转向策略正被再审视,因为坦率地说,它实现不了。”
应该看到,日本、菲律宾等国对奥巴马政府的亚太“转向”兴奋不已,但一连串的新老状况也让这些东亚盟友们满腹狐疑。甚至有专家认为,美国重返亚洲的计划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对奥巴马来说,今年美国医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尚且面临诸多反对,要在削减赤字、枪支改革、移民改革等方面推动影响深远的立法,委实艰难,想在11月中期选举前有所建树,或许得求助于国会较少过问的外交。于是,奥巴马通过这次特殊的东亚行来捍卫自己的外交遗产。
中美频频角力亚太
4月25日,姗姗来迟的《美日联合声明》间接确认美日未能完成TPP谈判。声明满足了日本的主要关切,称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针对中国去年11月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声明称“对加剧紧张的行动,日美共同表示强烈关切”,但也重申愿与北京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声明表示“欢迎并支持”。3天后在马尼拉,奥巴马表示支持菲律宾就岛屿争端寻求国际仲裁。
检视美对东亚争端的原则立场,其实未发生根本改变,只不过通过联合声明等将之进一步定格。美防长哈格尔稍早前访日时,说了更多针对中国的硬话,譬如“你不能到全世界重新划分国界,以武力、胁迫、恐吓手法侵犯别国领土完整以及主权,无论是太平洋小岛,还是欧洲大国”。奥巴马抵日前,接受日媒书面专访时称,钓鱼岛是由日本管理,因此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当然,奥巴马在东京也暗示,第五条不意味着美非得出兵才算协防。实际上,美国的“再平衡”意在预防、威慑、阻遏与后发制人,客观上才有挑动日、菲抗华或鼓励冲突之嫌。
在美方威慑优先策略下,中美近期也发生了一些暗中角力。3月29日在南海,菲律宾运送换防士兵的若干渔船与我海警船对峙约两小时,后在美军“掩护”下突破拦截,成功补给“坐滩”仁爱礁的菲登陆舰。当时,美太平洋舰队的一艘战舰在仁爱礁海域游弋,一艘从菲律宾苏比克湾秘密潜艇基地派出的美国侦察潜艇也赶到事发海域附近,而一架有美海军标志的飞机恰好掠过仁爱礁上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菲方有关行径无非是想炒热南海问题,为其非法侵占仁爱礁的企图服务,菲方此举改变不了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事实,动摇不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意志和决心。
事后,美防长自夸:“我们在亚太部署兵力33万、舰艇180艘、飞机2000多架……有人说我们正从全球撤退,这让我感到好笑和困惑。”随后,哈格尔在夏威夷主持了首届美国-东盟防务论坛,与东盟十国防长讨论了“确保海上航行自由”议题。美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甚至在国会听证会上宣称,克里米亚模式可能成为中国在南海获取领土的先例。
更具戏剧性的是,在奥巴马访日前夕的4月21日,青岛“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欢迎式上,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与日本海上幕僚长河野克俊站着交谈了约15分钟。第二天,这届有中日美等21国海军高层出席的年会通过了修订版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然而,会后中日对其中旨在防止“擦枪走火”的条款解释各异。整个4月,日本在离台湾岛最近的与那国岛预备部署对海雷达,中国海警编队则一度开进钓鱼岛领海,中美军界也因钓鱼岛触发了几场口水仗。
目前看,美国有心却无力平衡中国在东亚的崛起,中美间这种花拳绣腿的角力将构成亚太国际关系中的持续张力。而长时段内,中国的睦邻外交恐无法避免周边国家以小博大的挑战,更难克服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权力博弈的结构性矛盾。若仅仅靠贸易、援助敦亲睦邻,中国尚不足以真正地感召周边国家,当世界老大—美国登高一呼,东亚国家很容易“西瓜偎大边”,陆续依偎到美国怀抱中!这恐怕是奥巴马东亚行投下的真正阴影,也是中共“中央国安委”力图化解的困境。
如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借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将中国外交总体布局中“周边是首要”提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并要求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不久前,李克强在博鳌论坛上也呼吁“打造亚洲利益、命运与责任共同体”,称中国“重情义,不会亏待朋友”。这表明中国最高层有意在5到10年内继续奉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争取得道多助。
然而,2011年奥巴马就声称,“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大国”,在亚太的存在和使命是美“首要之务”和“重中之重”。由于美国已深深嵌入东亚的利益和权力格局中,中国外交视野中的“大国是关键”与“周边是首要”发生了交融。中美关系的大局,直接影响着东亚诸事态的起伏。虽说中美间贸易额2013年已突破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和欧盟间商品和服务贸易额的一半,中美两国已互为欧盟之后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及全球挑战上是合作伙伴,但对于中美的利益共同体能否超越“一山不容二虎”这种大国博弈的结构性矛盾,对于中美在非传统安全上的合作能否压倒传统安全上的竞争,谁也不敢打包票。
有鉴于历史上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难免爆发大战的教训,中国提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思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一年多来,已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圣彼得堡和海牙三会奥巴马,不久前他又对访华的哈格尔表示,中美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期间,中国允许哈格尔造访辽宁号航母,中美防长同意年内举行两国国防部亚太安全对话,李克强总理则在博鳌表示对TPP持开放态度—中国为了走出“修昔底德陷阱”而展示的诚意值得赞扬,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能成为中国单方面的妥协,或美国暂时的缓兵之计!
幸而,美总统对此也有善意回应。奥巴马在马尼拉时称,美国无意反制或遏制中国,美菲新防务协议让美国能与东盟国家等合作应对新威胁,“希望将来也能与中国一起合作”。之前奥巴马还反复强调,在亚洲领土争端中美国不会选边站,也没有要求其盟友在美中之间做选择。美联社指,奥巴马为了对付俄在乌克兰的挑衅和朝鲜的核威胁,对华“既想对抗又想讨好”。《纽约时报》披露,奥巴马从韩国飞马来西亚时,空军一号按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要求提交了飞行计划。
诚然,所谓“重返亚太”、“再平衡”之说,短期看恐怕是美国“示强”之举,从哈格尔到奥巴马相继访问东亚,其表面姿态仍多于实际行动。但一些邻国对中国的挑衅却在事实上加剧,这绝非出于偶然。笔者曾提出,大国的尊严往往意味着自身的安全。在美国还没真动手的时候,中国就面临如此的挑衅,若美国实现了战略完全转移之后,这些国家岂不要对中国耍枪弄炮了?应承认,大国之仁也应有底线,中国底线在哪里?中国不搞势力范围,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美国卷入中国周边的纠纷?中国国防部部长常万全说,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妥协、不会让、不会交易,更不允许受到一丝一毫的侵犯”,面对种种挑衅,中国如何应对、怎样反击,又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这恐怕不仅是中国在防务策略方面的现实,也是中国外交在顶层设计时需要以“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的全局观去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