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最终产品的价值为其生产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创造的增加值(雇员报酬、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之和。这些参与者来自该产品的最终完成国和海外。所谓“最终完成国”(country-industry-of-completion),是指产品在作为消费品或投资品卖掉之前,其最后生产阶段所在的国家。该产品的价值扣除最后生产阶段完成国创造的价值,余项就是“外国增加值”(Foreign Value Added,FVA)。FVA在产品价值中的占比,即FVA比例(FVAS)。计算该比例需基于全球投入产出表。欧盟的WIOD数据库提供了这样的表,时序为1995-2011年。
比如,一辆汽车在德国组装而成,其价值不仅包括德国汽车业贡献的增加值,还包括斯洛伐克制造零部件、澳大利亚采矿业开采铁矿等海外相关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其中,该汽车在德国之外创造的增加值,相对于德国——该汽车生产的最终完成国——而言,就是该汽车的FVA。
FVA可进一步分为区内的外国增加值(Regional FVA,RFVA)和区外的外国增加值(Global FVA,GFVA)1,以研究国际生产分散化主要是地区分散化还是区外分散化。所谓区内的外国增加值,是指特定产品在最终完成国所属贸易区内创造的外国增加值,相应地,区外增加值就是该产品国外增加值中扣除区内部分的余额。考虑到WIOD数据涵盖的国家情况,全球可分为如下三个贸易区:欧盟贸易区(欧盟27个成员国),北美自贸区(NAFTA,美、加、墨三国),东亚贸易区(中、日、韩、中国台湾)。
在上述德国汽车的全球价值链中,德国因为是汽车的最终完成国,属于欧盟贸易区,作为欧盟成员国的斯洛伐克所创增加值就属于RFVA,在欧盟贸易区外的澳大利亚所创增加值属于GFVA。
以14组制成品的全球价值链为样本,辨识出40个最终完成国,计算了这些价值链从1995年到2008年区内的外国增加值比例和区外的外国增加值比例(分别见于下图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价值链),得到如下结论。其一,这两个比例均上升,显示价值链的区内分散化和区外分散化势头都在加强。其二,区外的外国增加值比例上升速度超过区内的外国增加值比例,显示价值链的区外化势头强过区内化。
从更详细的国别角度来看,价值链区外化速度也超过区内化。如下图所示,1995年至2008年间,德、英、法、意四国区外的外国增加值比例(比例的升幅/基期比例)分别上涨96%、41%、86%、82%,中、美、日、墨分别上涨83%、63%、198%、71%。同区内的外国增加值比例增速相比,美国的区外外国增加值比例升速放缓,日本略超,其余国家则加快上升(增速介于40至100个百分点之间)。
价值链区域化和区外化比翼竞飞,助长了生产全球化的燎原之势。上图还显示,1995-2008年,上述八国国外增加值比例(RFNV+GFNV)无一例外地上升,其中德、英、法、意分别上涨66%、20%、43%和36%,中、美、日、墨分别上涨42%、64%、197%和8%。作为比较,各国国内增加值比例纷纷下降。
2008年以来的大衰退,是否延缓甚至中断价值链全球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区外的外国增加值比例(GFVA)从2004年开始“起飞”,直至2008年发生全球大衰退,2009年大幅下挫至2005年水平,随后再次大幅反弹,2011年重回巅峰。显然,大衰退只令价值链全球化势头暂时放缓,更没有中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以来,价值链区域化动力羸弱,致使区内的外国增加值比例(RFVA)持续低迷。
上述结果同此前许多研究存在明显差异,这是因为估计方法取得了新进展(参见本期《半月谈》文章“总值贸易新核算法”)。一般地,在区域内的价值链上,如果价值链下游生产环节的产品主要在下游环节的国家之间相互交易,那么上游环节其他国家所创造的增加值也会计入区内总值贸易中,造成官方统计数据重复计算。这些重复计算部分在传统方法中没有被辨识出来并被剔除,但新的“总值贸易新核算法”做到了这一点。
本文原题名为“Global Value Chains: ‘Factory World’is emerging”。本文作者Bart Los和MarcelTimmer为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Gaaitzen de Vries为该校助教。本文于2014年5月11日刊于VOX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