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多年的犹豫不决之后,巴基斯坦军方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机构展开了清剿恐怖分子基地和结束该地区无法无天状况的全面军事行动。军队的首要目的是要清除利用该地区发动穆斯林国家各式圣战的外国武装份子。但由此触发的又一次难民危机可能导致恐怖威胁蔓延到巴基斯坦的其余国土,其中包括最大的城市和商业中心卡拉奇。
各色恐怖组织以部落机构庇护所为据点、与国内其他机构合谋组织恐怖活动。他们已经向阿富汗、中国、印度和伊朗等巴基斯坦四大邻国发动了恐怖袭击。该地区的外国武装分子中,隶属于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的乌兹别克武装份子近来造成的威胁最大,该组织宣称对6月8-9日袭击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的恐怖行为负责,此次袭击造成30人死亡,其中包括全部10名武装分子。
在北瓦济里斯坦行动的执行过程中,巴基斯坦新任陆军参谋长谢里夫将军明确表示他的军队不会在所谓“好”“坏”塔利班之间进行区分。前者包括以曾领导反对苏联的阿富汗伊斯兰抵抗运动的贾拉勒丁·哈卡尼命名的哈卡尼运动——他们的训练和装备由巴基斯坦主要安全机构三军情报局(ISI)负责提供。
在美国入侵阿富汗之后的2001年,哈卡尼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机构建立了庇护所。三军情报局容忍了这种行为,寄希望于普什图团体在2014年底美国作战部队撤离后作为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代理发挥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哈卡尼并未兑现交易条款,并默许客居北瓦济里斯坦的乌兹别克武装袭击卡拉奇机场。
控制或管理上述冲突的难度很大。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两侧的主要群体普什图人在两国同时发起艰苦卓绝的斗争,以争取在他们看来他们合法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地处南部数百英里的卡拉奇也无法摆脱北瓦济里斯坦行动的后果。
军队计划借助空中打击将武装份子主力赶出巢穴后再派入地面部队,他们通知居民在袭击前离开目标区域。约350,000人已经逃离,由此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或许可以和2009年军队打破塔利班对斯瓦特山谷控制时的情况相媲美。
如此多的人流离失所很可能对巴基斯坦产生深远的影响。袭击发生仅五天后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全世界被迫流离失所者约为5120万人,比上年增长600万人,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峰。
巴基斯坦接纳的难民数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国内记录在册的约150万人,还有350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
同此前的情况一样,从北瓦济里斯坦涌出的流离失所的难民留在临近地区当局为其设立的难民营的可能性很小。许多人会前往以卡拉奇为首的巴基斯坦大城市。卡拉奇近2000万人口中已经包含了约600万普什图人,超过了喀布尔和白沙瓦普什图人的总和。
事实上,卡拉奇有时也被称为“瞬间出现的城市”,自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人口因数次移民潮增长五十倍之多。首波约200万人在800万穆斯林从印度逃往巴基斯坦时抵达卡拉奇。第二波包括普什图建筑工人,他们洒下汗水将这座城市建成了新的商业之都。第三波以阿富汗反抗苏联占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为主。第四波则始于21世纪初美国入侵阿富汗后,此次入侵也催生了边境两侧的普什图抵抗运动,并反过来推动了部落地区的伊斯兰极端主义。
因此当前来自北瓦济里斯坦的难民可以被归为难民潮的第四波。即便军队成功地消灭了武装分子,一些承受战争创伤的流离失所的国内难民仍将涌入卡拉奇谋生。如果市政当局未能建立各民族一体的政治机构,赋予少数民族团体公平的话语权,他们就绝不会心甘情愿放下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军方北瓦济里斯坦行动的长期后果很可能导致更多暴力,进而造成更大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