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日本经济“失去二十年”遭遇挫折的日圆国际化,近期有了重启的迹象。日本央行宣布,计划将其金融网络系统(BOJ NET)的交易时段延长到国际时段,便利国际金融机构,尤其是众多国际投行对日本资产进行交易。与此同时,还将采取措施推动日本金融市场现代化,特别是改革武士债券和日圆交易系统,借此加强日圆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
日本央行副总裁中曾宏对此表示,新的基础建设让日圆和日本国债实现随时交易,这是完成我们让日圆成为国际性货币目标的第一步。更有日本央行官员不讳言,这不但能让日圆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中同美元、欧元竞争,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民币真正国际化之前,让日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人民币在海外市场上的使用快速增长。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发布的最新数据,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1月的0.25%,上升至今年7月的1.57%,在国际支付的排名亦由20位上升至第7位。相比之下,日圆在国际支付的市占率一直裹足不前。2012年1月是2.48%,排名第4;今年6月为2.5%,排名仍然是第4。虽然仍高于人民币,但声势远不如从前。与此同时,在贸易融资货币的排名上,据SWIFT统计,人民币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地位仅次于美元,将日圆抛在了身后。作为东亚地缘政治的竞争对手,难怪日本会对人民币的表现如此紧张。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圆便开始了国际化进程。进入8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日圆国际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到90年代中后期,尤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经济泡沫的破裂,日圆国际化功亏一篑,未能取得理想成果,在国际支付的比重亦停滞不前。此次重启国际化,能否取得不一样的成绩?目前来看,恐怕未必。归根结底,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与一国的经济实力息息相关,日本经济虽然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出现了阶段性回升,但其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空心化的根本问题难以解决,经济增长也很难寻找到新的动力。此种情况下,日圆重启国际化又谈何容易呢?
但即使如此,对于隔邻的中国,却也不能小觑日圆重启国际化的决心。一方面,日圆在国际支付的市占率原本就高于人民币;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区域——东盟地区,传统上是日圆区,并且日本企业被东盟接纳的程度,要远高于中国企业。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帮衬下,日圆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依然是高于人民币的,随着日本企业重返东盟,这种影响力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强。
现在的问题是,在人民币的竞争压力下,日本当局认真严肃地推动日圆国际化前行。相比之下,人民币国际化却在国内改革方面遭遇到了阻力,在可兑换议题上表现得十分保守。不久前,中行“优汇通”业务被曝涉嫌洗黑钱便是一例。之后,央行借反洗钱形势通报会,强调强化支付机构和新兴业务的洗钱风险管理,敲打了在跨境人民币业务上做得十分激进的金融机构。同时,央行在2013年初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项目,此后鲜有看到进展。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国内在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相关议题上,动作十分迟缓。虽然我们并不看好日圆国际化的重启,但在两边政府不同的推进态度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站在国际宏观的角度看待人民币国际化,切不可掉以轻心。作为仍在快速发展的准国际货币,人民币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的改革与开放上。日圆重启并加紧国际化是一个信号,表明人民币的竞争压力在加大。国内市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应当加快推进,以免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