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稳定:香港繁荣安定的基石
我经常说,金融是经济体系的心脏,负责输送血液(金钱)去维持全身各器官(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正常运作。一旦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就会严重危害社会的商业、贸易和其他经济活动,导致经济衰退,百业颓败,在这情况下,根本没有条件去谈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现时全球金融环境仍处于一个极不正常的状态。美联储局推行的“世纪实验”,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进入一个关键时刻。如无意外,联储局应该会在今年第四季结束其资产购买计划,市场亦预期联储局会在明年中左右开始加息。但事实上美国经济增长力度以及加息的时间和幅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无论如何,美国的利率必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正常化”,亦即是美国利率最终会回升到比通胀率为高的水平。当美国利率正常化,全球的超低息环境亦会改变,而过去五年在量化宽松政策下,大量流入新兴经济体系的资金亦会回流,新兴市场很有可能会因利率上升而面对资产价格下调的压力和风险,香港亦不能独善其身。在2008年8月到目前流入港元的1000多亿美元资金(包括最近两个月流入的资金),在利率正常化后很有可能流走。届时香港可能会面对流动性收缩、利率上升和资产价格下跌压力的三重打击。
美国利率“正常化”对香港是件好事,因为香港的利率亦可“正常化”。但重要的是在正常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金融体系能够承受资金可能大进大出而带来的风险。金管局过去采取了六轮逆周期监管措施去收紧银行的物业按揭和其他措施去防范信贷增长过快和流动性风险,都是为了加强香港的金融体系应对美国利率正常化的冲击而作出的准备。
外汇基金:继续审慎稳妥管理
外汇基金是保障香港金融稳定的最后防线,金管局必定会一如既往,继续以专业态度审慎稳妥地去管理好外汇基金,在不影响资本保障和高流动性/套现能力的大前提下,尽量争取保持外汇基金的购买力。但我要提一提未来五年有两项影响外汇基金的投资回报的重要发展。
第一是美国的利率正常化,这表示美国的利率最终会回升至比通胀为高的水平。过去美国通胀是2%-3%的时候,美国的短息平均约为4%左右,而10年国债的息率平均约为6%左右。外汇基金的支持组合持有大量短期美元债务工具,收益将会明显提升,不会像现在近乎没有利息收益的情况。同时投资组合的债券组成部分的收益亦会相应提高。但在美元债息上升过程中,外汇基金的债券组合难免受到债券利息上升时价格下调(“mark to market”)的不利影响,这将会是在利息正常化的一次性过渡效应。另外,外汇基金的总体投资收入当然亦要看股票市场在美元利率正常化的表现,但这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甚多,很难作出预测。
第二项发展是外汇基金的多元化投资转趋成熟。在未来五年金管局应该可以做到恒常有约2100亿的资金投进私募股权和房地产项目,希望能为外汇基金取得较一般债券和股票市场收益为高的回报率。由于私募股权一般的投资期是5至8年便开始产生回报和派息/分红,所以金管局要不断物色合适的多元化项目,将回笼的资金再投资,才能达到2100亿的投资规模目标。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固提升
香港现时已是亚洲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在未来五年,只要香港人不自满、不妄自菲薄、同心协力,将很有机会再上一层楼,尤其是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更大优势和更强的竞争力。
银行业务:香港是中国与全球金融联系的中转站
香港的银行业在过去五年,迅速发展与内地的金融联系,特别是在贸易和与内地相关的贷款和融资。随着中国内地经济不断快速增长,香港和其他跨国企业持续扩充在内地的业务也带动大量融资需求。香港的银行顺理成章为这些客户群提供融资便利。在2013年年底,在香港银行体系的2.6万亿元与内地相关贷款中,有三成(8100亿元)是这类贷款。另外,国内的大型企业近几年积极在全球扩充业务和网点,并不时在海外作出并购投资活动,体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策略。这些内地大企业走出去是另一个带动香港融资需求,在2013年年底,有8700亿(占内地相关贷款的34%)是香港银行贷给内地企业在海外(包括香港)投资和使用的。值得一提的是,外资银行在香港分行一直积极利用香港这个平台为客户提供融资,比例占总贷款额的37%。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香港和海外的跨国企业仍会增加内地的投资和商贸活动,融资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同时内地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是必然趋势,对融资需求亦会持续增大。希望香港银行能够把握好这个大好商机,令香港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企业进军内地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境外大型银行融资中心。
在发展商机的同时,风险管理也同样重要。金管局其中一个主要职责是维持香港银行体系的稳健。因此,金管局要求银行能够在把握这些商机之余,必须审慎管理它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银行尤其要做好三方面的把关工作。第一,银行应该坚持一贯审慎的信贷批核标准;第二,银行要确保有足够的稳定资金来支持贷款增长,时刻准备一旦流动性紧张时带来的压力;第三,银行必须维持足够的资本金和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以确保银行能够抵御信贷环境变坏带来的影响。金管局亦会透过日常监管工作以确保银行能够继续符合这些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标准。
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优势持续增强
香港自2009年以来,在“一国两制”的优势和中央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不单是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给予以香港为基地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更支持海外的其他金融中心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自满、不松懈,香港发展的势头和优势未来五年不但不会减退,更可以加强。内地的跨境资金流动管制越放松,香港的机遇就越多。例如最近公布股市“沪港通”,就是内地资本账管制开放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令到全球的资金可以透过香港的平台投资上海交易所的股票,同时亦容许内地居民和机构,透过上海交易所买卖香港的股票。“沪港通”的落实,必然大大增加跨境资金流动,会对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和市场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提升至更高的新台阶。
资产、财富管理市场:打造“香港”品牌
在未来五年,金管局将会加大力度推广香港的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香港近年自取消遗产税后,资产管理市场取得良好发展。但与伦敦和纽约等大型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资产管理行业有很大部分(七成)是客户关系经理或负责销售的中介人相关活动。当然这反映出香港有大量的客户群,而中介人的数目快速增加是件好事,但香港稍微欠缺资产管理的上游增值活动,亦即是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研究分析、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和相关的法律和会计专业服务活动。这些都是资产管理流程中的一些高增值活动。香港要加把劲,推出适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以吸引更多资产管理的上游活动在香港进行,才能提升香港作为一个较全面的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至于财富管理,在香港当然不是什么新的发展。银行在过去二十年取得很好成绩。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理财服务已经变成香港银行除信贷以外的核心业务。过去五年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那就是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随着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和持续开放,取得很好的进展。不少海外的私人银行已进军香港,很多本地银行亦锐意扩展私人银行或高端客户的理财服务。
虽然香港的财富管理业务有极大潜质,但我们一定要自强不息,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把握商机和保持优势。我认为香港要在未来五年内,要尽力打造“香港”作为一个代表“质量”、“信誉”和“信心”的理财中心“品牌”(Brand)。要达到这个境界,香港要具备三个主要条件:
1、有财力雄厚和信誉良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
2、财富管理从业员有高度专业知识,对各类理财产品有充分认知和掌握;
3、银行和其理财从业员都能以客为本,并在产品设计和销售过程中严格遵守监管当局对操守的要求。
金管局在过去五年在打造香港成为理财中心“品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金管局在2010年成立银行操守部和法规部,加强银行业和理财从业员的行为和操守的监管。另外金管局又推动银行自我提升“以客为本”的企业文化,在2013年10月启动香港的22间零售银行签署“公平待客约章”。在去年9月,金管局与业界共同努力,成立了私人财富管理公会(公会),目的是提升香港私人财富管理从业员的专业水平和操守。公会刚在今年6月公布了一套全新的会员资格认可和培训课程,并订定会员操守守则。金管局推动公会成立的目标,就正正是为打造“香港品牌”工作的例子。在推动香港从业员专业水平方面,金管局会将推广范围逐步覆盖至财资市场、信贷市场、风险和合规管理,目的是为客户使用香港银行服务时提供“信心”和“信誉”保证。
财资管理中心:发挥香港潜力
金管局在过去两年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香港作为财资管理中心(Treasury Management Centre)。跨国企业在全球多处有营销网点,每天都有大量和大额收支项目,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很多时候会将这些现金管理、收支和内部转拨、融资、风险管理等活动集中于一个中心处理以便管理。香港在这方面具备很大优势,因为我们资金自由进出,市场完全开放,全世界的大银行都在香港有营业,而金融人才众多,法制完善等优点也会获得青睐。香港的优势其实对内地企业尤其具有吸引力。但是香港目前的税制,在利息扣减的环节上未必能吸引企业在香港进行某类财资管理活动(香港目前的税制对于通过银行贷款进行的企业财资活动并无不利影响,但有关集团内公司间贷款的扣税要求可能有优化的空间)。所以金管局目前正全力协助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检讨相关税务安排,吸引更多跨国和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财资管理中心。财资管理中心不但会推动香港发展区域总部经济,更会对银行业务带来极大的禆益,有助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
背靠祖国、面向全球是香港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轴
有论者认为香港过去几十年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是靠“借来的时间”(borrowed time),理由是因为内地长期实行资本账管制,资金不能自由进出,所以香港便自然成为内地与全球贸易和金融联系的桥梁,而当内地持续开放,内地便可以和全球各地直接建立联系,不再需要经过香港进行。
我并不认同以上的看法。大家要明白香港具有自身优势,背靠祖国,面向全球。自1979年国家推行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直在发挥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过去30多年以来,我们看到内地每一次加大开放,例如在1980年代开始容许外资进入内地,在1993年开始允许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4年开始进行国有银行改革和来港上市,在2009年容许人民币跨境使用和流通,都会令到香港得益,并在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巩固。所以我认为,内地继续开放,包括落实股市沪港通和在上海或其他地方成立自由贸易区,亦同样会为香港带来更多的机遇。
大家不应以负面的态度去看待内地的持续改革和开放,只要我们认清香港长久以来赖以成功的优势,做好本份,不妄自菲薄,更不要自毁长城,同时竭尽全力去配合开放政策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背靠祖国,面向全球的大环境下,香港必定可以为国家和自身的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