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需要新的造林方式

中国现在亟须寻找到新的方式来恢复退化的林地。相比40年前,如今中国的树木已经大为增加,数百万公顷的林地得到恢复,但这种千篇一律的恢复方式带来的收效正在逐渐递减。在中国很多地方,单一树种造林都失败了。因此,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具有景观级别的森林恢复方式,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

在北京北面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密云水库开展的一项工程就是对上述替代还林方式可行性的一个检验。该项目旨在根据当地的景观,把不同的树种引回到流域周边不同用途的土地上栽种,以培育出具有自我维持功能的森林和园地。

中国在森林恢复行动方面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并引人注目的。仅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政府采用六个不同的造林计划在森林保护和恢复上的投入已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约700亿美元),并新培育林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如今,按照土地面积来算,中国六成以上的森林都是新培育的。世界上能够有这样成就的国家寥寥无几,而能够同时保持快速经济增长的就更少了。

但是,这一成果多是重量不重质。中国的森林恢复大多都是通过单一树种造林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缺乏完整功能的生态系统所需的多样性。尽管一些造林工作经证明取得了成功,例如在脆弱的黄土高原上开展的还林工作已经明显遏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但很多造林工作的成效并非如此。

比如,中国北方用来抵御沙漠化的防护林带已经开始大批死亡。尽管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学术争论,但许多人已经认识到,我们单一树种的造林方式在适应性方面无法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无法像真正的天然林那样提供我们所需的诸多服务,如净化的空气和水。中国单一造林的成效或许很快就会得到一次彻底的检验,专家们正在热切期待环保部《2000-2010年生态系统评估》最终报告的出台。

人们青睐单一树种造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进展较快、种植较易、评估较简等。但中国对生态系统要求的日益提高,意味着造林方式必须能够培育出持久、高质量的林地景观。

我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一直在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林地、关乎北京2100万人口清洁饮用水的水源地——密云的丘陵地带探索摆脱单一造林的方式。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长期困扰北京的痼疾,北京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某些中东国家还要低,常年降水量只有纽约的一半,而后者的城市规模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过去几年中,北京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已经低到现有水井都无法触及的地步。据马军(音)说,早在1998年,北京89万口水井中就有三分之二不能使用了。

为了帮助北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北京林学会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森林趋势”合作,对密云地区进行了全流域分析,查看这里整个景观(而非单一种植区块)中,在何处开展多样化混合栽种能够增加水源涵养和潜在的径流量,以增加北京的供水。

为遴选优先恢复地点,我们在大量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因素(如目前的土地利用及其保护水源的潜力)的基础上,对136个流域进行评估,最终选择了两个地点开始大规模恢复工作:一处位于距北京东北一小时车程的密云县,另一处位于河北省的丰宁县。

迄今,我们已经与上述两个地区的当地领导及利益相关方召开了研讨会。我们的分析也已经纳入了两地的土地利用分区和经济规划。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及当地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目前正在为未来三到五年这些次流域的森林恢复制订行动计划。我们将在计划中确定种植的树种、种植地、种植时机,以及如何培训土地所有者种植、养护和监测树木等问题。

我们在密云地区的目标是发挥健康生态系统的天然活跃性,根据土地的不同用途引种不同的树种,包括耕地、林场和保护林区以及牧场、河流和湿地。我们将重点放在“功能型森林”上,提供多样化的树种满足不同土地利用者的需求。耕地上种植的树木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售水果带来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分离和过滤的作用,从而防止化肥流入附近水道。而种在山脊上的树木则要选择那些能够牢牢锁住土壤的树种。此外,或许还能通过偶尔出售木材带来一定收入。总之,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多样化的人为干涉,让恢复后的林地景观的自然收益最大化。

这样一种景观森林恢复方式将始终如一地帮助中国实现其造林目标,即到2020年增加森林覆盖面积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活林木树干部分总材积)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其它环境和发展挑战的一项举措,这需要时间,但绝对值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国需要新的造林方式  造林  造林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需要  需要词条  方式  方式词条  
智库

 改革3.0的新要求与新环境

改革3.0的新要求改革3.0的着眼点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其直接目标则是构建体现“新发展理念”内在要求的机制体制和利益导向。“创新、协调、绿...(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