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智库,乔治莫里斯中心(GeorgeMorriscentre)规模不算大,不足10个人,研究人员也就六七个;位置也没有优势,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贵湖大学里。但是,在农业领域和农民当中,中心的名气和影响都是相当大的。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加拿大农业方面的智库,对农业政策制定一直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然而,在介绍过程当中,中心的负责人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该中心将于明年关闭,而关门的直接原因是:差钱!
莫里斯创建于1990年,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农业智库。创建人乔治·莫里斯曾是一个养牛的农民,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参加过很多农业公益活动,也贡献了自己的金钱和财富。因为他相信加国农业可以成为全球领先的农业,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为此成立了该中心。
该中心基于政策分析,开展政策对话,参与和影响加国的农业政策制定,逐渐成为有影响的农业方面的智库。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专项的课题研究经费,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资助;同时,也向会员收取少量的会费。
从研究业务来看,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农业、畜牧食品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二是进行农产品的市场分析、预测,三是围绕农业和农民的培训。
按照加拿大的法律规定,农业发展职责由联邦和省政府共同承担,“宪法”第91条规定了联邦政府的责任,第92条规定了省政府的责任。
由于是两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有些政策需要双方协商才能达成,在一些问题上就会出现矛盾,有时也会很激烈,闹到法院上去的事过去也是常有的。因此,农业政策制定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另一方面,加国地域广阔,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生产和市场情况都有较大区别。政府在农业投入和预算方面还要协调好东西的关系,做到东西平衡,不能让东西部的农民有不平等的认识。
加拿大每五年制定一次农业规划,联邦和省政府能拿出多少钱来,如何分配,重点放在哪里等问题,也都是关注的重点。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农业智库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莫里斯中心既要跟政府打交道,了解政府对制定农业政策的想法,也要和农民打交道,因为农民才是农业的真正的主人。而在加国,农民就是农场主,农业就是农场主的。所以,莫里斯中心将重点更多地偏向农场主,倾听他们对政策制定的意见。
莫里斯中心认为,农业政策制定比较复杂,既要考虑内部影响,比如,较大规模的牲畜疾病等;也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波动和国际贸易影响等;还要考虑受政府预算的制约。而农场主也不是一个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在政策诉求方面,他们往往结成利益联盟,或私下协商,或公开表达。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还要避免一种倾向,就是谁声音大,谁要钱就多,谁得的好处就多。政策不仅要考虑平衡,还要考虑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不仅要考虑对后续加工的影响,还要考虑和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
莫里斯中心还认为,加国农业政策制定主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公开性不够,他们主张应像美国那样经常举行政策听证,公开辩论;二是公众参与度不够。莫里斯中心在为解决这两大缺陷方面也试图做出努力。
没有一个智库不希望影响政策,但这一过程往往不顺利,有的建议也可能会引发很大的争议。2012年,他们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的生产已经使农场主用于饲养牲畜的各物价攀升,建议政府减少或取消对乙醇生产厂家的支持。但这一建议受到生产燃料集团的激烈反驳。尽管如此,该建议还是产生了影响,此后政府用粮食做燃料的投入就减少了很多。
中心最近还做了一项研究,是关于加国家禽业的,提出了“供应控制”的建议。他们承认,农产品生产群体对他们的研究很有兴趣,但他们不一定会马上采纳这些建议。此外,他们还在研究和争取把农业加工纳入到农业政策体系中来。
这样一个对加国农业发展有影响的智库,怎么会是因为缺钱而关门呢?回答是肯定的。尽管他们从政府反馈的信息得知,政府十分看重他们的存在,但似乎也无能为力。针对我们提出的政府支持的疑问,他们解释道,即使政府支持,也只能给很少的钱,如果给多了,就会造成这方面的研究的不平衡,而加拿大是一个讲究平衡的国家。何况,加国已经有了一个农业政策研究所,资金主要来自联邦政府。但是,据他们所知,政府支持的钱也不够用,研究所也要去筹资。
相关阅读:
对智库独立性要有正确理解——加拿大智库考察记(一)
国际视野体现在参与全球治理——加拿大智库考察记(二)
重研究质量而非政治观点——加拿大智库考察记(三)
大学智库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加拿大智库考察记(四)
政府智库更着眼于中长期研究——加拿大智库考察记(五)
为商业公司代言发声——加拿大智库考察记(七)
把研究报告拍成电影纪录片——加拿大智库考察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