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重任,“十三五”将开始一个最具转型色彩的五年。要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注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领域,找准矛盾和问题,选对路径和方法,在目标、机制、动力、政策和生态转型走出最具特色的转型跨越之路。
目标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
“十三五”时期,最具转型色彩的就是目标转型,即通过努力,中国将接近世界银行设置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标准,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人均GDP为6700美元左右,仍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进入世行此前设置的高收入国家行列,需要人均GDP在120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在未来7年时间左右,人均GDP能否翻一番是关键。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包括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的目标,还有很多薄弱环节。顺利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在目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加剧的条件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挑战就是创新驱动和结构升级,翻不过这座大山,就会造成中国在“中等收入陷阱”前的长期徘徊。
从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实际看,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必然会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份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表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但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十三五”期间,必须采取措施应对人口红利逐步弱化、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等挑战,跨越传统比较优势的丧失的“传统优势陷阱”;必须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和发展创新型市场经济,跨越“制度体制陷阱”;必须依靠人力资本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跨越“技术创新陷阱”;必须缩小社会差距,跨越“社会危机陷阱”;必须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跨越“国际收支失衡陷阱”;必须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发挥财税金融工具的作用,跨越“生态环境危机陷阱”。
机制转型:建立区域协调新机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最早我国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促成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开发;后来分别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的区域规划。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差距已在呈现缩小的趋势,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进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区域的协调发展不能仅靠区域规划和政策来推动,更多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就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内,更好地通过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完成这样的转变,要通过政府区域规划和政策的作用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机制。目前,这样一种协调发展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十三五”的任务就是要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型升级,就不会有全国的转型升级。未来东部地区应当主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比如人才优势,避开土地、能源等资源劣势,从现在起,要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更注重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实施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通过东西双向开放,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同时,让各大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强大发展的新动力。
动力转型:应对人口红利消褪,集聚中高速增长新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人口红利。目前人口红利已经迎来刘易斯拐点,红利正在消失,老龄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2012年中国劳动力人口下降345万,下降幅度0.6个百分点,并且每年都在减少两三百万人。为此,我国人口政策已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单独二孩”政策已经落地,就是人口政策的一个巨大调整。“十三五”时期,不仅是生育政策的问题,还包括老龄人口的问题,都要有系统的应对之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动力机制。
对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不必过分恐慌,但也不能视而不见。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可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要通过提高劳动供给、资本供给和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等改革措施,有效延长人口红利。一方面,农民工的市民化,可以大幅度提高非农产业的劳动参与率,增加劳动供给,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激励,可以提高劳动资源重新配置的效率。
转变宏观调控思路,放弃短期刺激政策思路,着眼惠民生长期政策,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鲜明的特点。从1998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并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坚持,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战略转型。多年以来,扩大内需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内需结构分析,消费需求占的比例还明显偏低。因此,在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问题上,要更多关注供给创造消费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些改革的理念,恰恰是有利于通过供给创造消费,通过供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消费。例如,信息领域是一个最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的领域,因为信息技术的突破,使得更多的信息消费产生。当这种供给效率提高之后,服务效率越来越高,产品价格越来越低的时候,扩大消费就会迎刃而解。
萨伊的供给经济学理论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中央政府提出,要在需求方面施策,在供给方面发力。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政策组合,坚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以提高供给侧效率为重点,着力构建新的内在稳定增长机制。从需求方面看,首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其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从供给层面看,应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新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要挖掘城镇化这个最大潜力,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推进更高水平的扩内需战略。
生态转型:加大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显示,绝大部分领域都非常顺利,有些领域已提前完成了规划提出的要求,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领域的若干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度最不理想。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更多关注生活的质量。作为“十三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不能弱化,更不能“放水”。
“十三五”期间,执政理念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必须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充分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强化空间管控、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管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过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通过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结构节能,严格执行能评制度,加快淘汰能效偏低的落后产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和更新完善差别化财税政策,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推行“能耗领跑者”制度,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能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粗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