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人口角度看西部就近城镇化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2011年武陵山片区的人均GDP只有14731元,相当于全国的42%、北京的18%,比全国最贫困的贵州省还少10%。国家近年开始重视武陵山的扶贫,2011年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深入湘西调研,李克强总理三次来武陵山考察。

物质资本的报酬是递减的,人力资本的报酬是递增的,这是经济学规律。

过去的扶贫是“送粮、送衣”,可是劳动力在流失。国家公布的武陵山片区2010年总人口为3645万,但是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常住人口只有3082万人,漂泊在外的563万户籍人口相当于常住人口中20~49岁人口的40%。

人口的流失也意味着实力的流失。1980年到2012年美国各州人口占全国比例的变化与经济占全国比例的变化直线正相关。比如路易斯安那州人口比例从 1.86%下降到1.47%,经济比例也从2.36%下降到1.48%;北卡州人口比例从2.60%增加到3.11%,经济比例也从2.17%提高到2.93%。

年轻劳动力是“造血的骨髓”。一面是低效的“输血”,一面是“造血”能力下降,必然陷入“越扶越贫”的怪圈。因此,武陵山的扶贫要立足于人口:布局人口、留住人口、生产人口

就近城镇化的优点

国际人口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影响很大。近代西方国家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崛起,加上海运的相对廉价,给中国东南沿海带来了发展机遇,使得中国经济中心一再东移,昔日的小渔村崛起为大都市上海、深圳。

而现在世界人口格局又在发生新的巨变。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低生育率,2014年中位年龄为41岁(日本为46岁),劳动力负增长,经济开始衰退,给中国东部沿海提供的机会将减少。另一方面南亚(包括印度)、东盟、西亚2014年中位年龄只有26岁~28岁,年轻而丰沛的劳动力正在驱动经济增长,给中国西部带来发展机遇。

根据目前数据,中国西部的人口结构也比东部要年轻。比如2010年0~14岁儿童占总人口比例,全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分别为16.6%、11.8%、14.9%、15.4%、18.3%;而武陵山片区、贵州、云南则分别为20.8%、25.2%、20.7%,后备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城市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如果能够遏止人口外流,将迸发出巨大的经济能量。事实上,近年中西部经济增长率已经高于东部了。

李克强总理提出引导“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我认为是非常有远见的。

第一,这符合城市发展规律。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相当于美国1920年的水平。美国人口最开始也是往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集中,后面通过改善西部交通、出台税收政策,引导人口西迁。纽约市、芝加哥市、费城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从1920年的5.30%、2.55%、1.72%下降到2012年的2.66%、0.86%、0.49%;而区位类似武陵山和云贵地区的科罗拉多、犹他、亚利桑那等西部山区州,人口比例却从0.89%、0.42%、0.32%增加到1.65%、0.91%、2.09%,1920年人口才2.9万的凤凰城现在崛起为美国第六大城市。

第二,有利于应对中西部老年化危机。有人说,人口往东部流动更符合市场规律。但是东部的发展不仅仅是靠“市场”,当初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全国的年轻人和资源才流往东部,导致了现在的繁荣。现在东部发展起来了,可以靠“市场”继续吸引年轻人了,但是西部的老人能靠“市场”养老吗?争夺劳动力是东部城市人的“生活”和西部老人的“生存”之间的博弈。

古代夭折率高,活下来的孩子也少,因此孔子倡导“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独生子女政策三十多年了,面临史无前例的老年化危机,“就近城镇化”有利于缓解老年化问题。由于城市离老家近,语言、风俗一致,熟人也多,一些老人愿意进城;即便老人仍然留在老家,儿女也可以“常回家看看”。

第三,有利于新市民的心理安全。现在中国的城市化是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就近城镇化”可以让人了却思乡之情。

第四,适应国际人口和经济变局。1980年代中国发展东南沿海是适应了当时的世界人口和经济形势,现在引导“中西部就近城镇化”也是适应新的世界人口和经济形势。现在是城市化加速阶段,如果任凭年轻人东流,等到城市化完成后再来开发西部,将是无“人”为力。

第五,有利于中国人口和宏观经济发展。日本1996年以来的生育率波动在1.3左右,其中东京只有1.05左右,岛根县、冲绳县在1.6、1.8左右。也就是说,东京等大城市生产“物质”,但不生产“人口”,如果没有中小城市生产的“人口”,那么日本经济会更糟。

中国目前连县城都是以每平方公里超过1万人进行规划的,北京和天津的老城区是2.4万人,上海虹口区、黄浦区以及广州越秀区约3.5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北京、上海一孩生育率(不受政策影响)只有0.588、0.569了,低于东京的0.61,意味着即便停止计划生育,总和生育率也难以提升到1.0。

中国未来的人口政策必将是鼓励生育,但是北上广等城市的民不聊“生”的格局是很难改造的(东京改造了几十年都没有成功)。中国要想提升生育率,必须降低城市人口密度,引导人口往郊区分流,在中西部建设城市,吸纳人口

建设中心城市

就近城镇化并不意味着原地城镇化、人口乡村化。人口规模优势和密度优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心城市的建设对于西部地区很关键,只有建设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中小城市的城市圈,才能从经济学角度留住人口

但是云贵高原地区属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水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较差。昆明地区人均水资源甚至不及沙漠国家,人口规模难以扩大,难以充分消化区位优势带来的经济潜能;贵阳位于贵州省喀斯特地貌中心带,也不容易蓄水,城市规模难以扩大,长期以来,贵阳作为弱势省会,一直不具备带动全省发展的实力。滇中引水工程和黔中经济区的建成将增加昆明、贵阳的辐射能力,但是水资源的缺乏使得产业布局仍受限制。

武陵山片区贫穷的重要原因是远离中心城市,这片17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并无一座中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是2020年城镇化率达60%,今后将超过70%,那么武陵山城镇人口应超过2200万、2500万。但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制定的吉首、张家界、黔江、恩施、铜仁、怀化这6个中心城市2020年人口目标分别只有35万、38万、50万、50万、50万、90万人,根本满足不了城市化需求,年轻人将继续外流。

“赶尸”是湘西神秘的民俗,吊脚楼是湘西的特色建筑,其实也道出了武陵山贫穷的两大原因:

1、交通闭塞:山区道路建设成本高,如果有人客死他乡,只能请法师“赶”回来。目前单位面积的铁路和公路里程都远低于东部地区。

2、土地短缺:连合适的屋基地都找不到,只好修吊脚楼,更是缺乏建设大城市的空间,只能选择山间盆地建设中小城市。

武陵山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由于水资源和山间盆地的大小这两大硬约束,恩施、黔江、张家界、吉首都只能建成几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铜仁也只能建成1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无力引领武陵山的发展。

目前,武陵山地区只有怀化具有建成龙头城市的条件。怀化位于长沙到贵阳、重庆到广州、西安到海南、襄阳到南宁的中点,中科院叶大年院士早在1995年就从世界城市分布“环形空洞理论”断言怀化将崛起为五省周边中心城市。湘黔、焦柳、渝怀使怀化火车站成为全国九大铁路编组站之一,而沪昆客运专线和怀邵衡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强化怀化的交通优势。

古代数十万人口就已经是一座特大城市了,对水资源要求不高,制约人口规模的主要是粮食。武陵山耕地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但现代农业技术的提高和运输业的发展,粮食已不是制约城市人口的因素了;但水的输运、转移代价昂贵,水资源缺口很难以进口的方式加以平衡,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硬约束。城市化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加大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决定今后城市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决定经济规模。

怀化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四面环水,沅江水量超过黄河,上游的三板溪水库的供水能力超过给北京供水的密云水库和给长沙供水的东江水库。怀化的水资源远胜很多省会城市。

怀化的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市、芷江县、辰溪县、麻阳县是武陵山最大的盆地,可容纳上千万城市人口,如果一体化,并有政策扶持,人口和经济规模将很快超过贵阳。怀化也是武陵山片区的人口中心,辐射面广。

甘肃等西北地区的贫困是因为“缺水”,云贵地区是既“缺水”又“缺路”,而武陵山总体只“缺路”不“缺水”。修路容易,引水难。武陵山扶贫的效果应该会比西北和云贵地区更好。

怀化的洪江凭借沅江水运优势,曾长期是大西南的经济中心。思南、武冈分别得乌江、资水航运之便,素有“黔东首都”、“小南京”之称。酉水、沅江边的里耶、浦市、王村、茶峒这“湘西四大名镇”,也曾是商贾云集。后来,由于水运衰退,逐渐沦落为贫困地区。如果改善铁路、公路交通,可以凭借水资源优势建成中小城市。

武陵山资源禀赋好,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交通的制约,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大量旅游资源(如洪江古商城、莨山、梵净山、黔阳古城、雪峰山抗日战场、乌江画廊等)都还“藏在深山人未识”。建议国家交通投资向武陵山倾斜,规划西安-恩施-龙山-吉首-怀化-桂林-海南高铁、重庆-德江-铜仁-怀化-武冈-广州高铁、郑州-宜昌-张家界-怀化-南宁高铁、贵阳-德江-黔江-郑州高铁、武汉-沅陵-怀化铁路、重庆-怀化-广州高速公路。

打通武陵山的交通瓶颈也有利于云贵地区的发展,更有利于改善中国东部地区与东盟和印度的交通,既可利用印度和东盟崛起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又能应对来自西部的国防压力。

从全国来说,今后粮食根本不是问题。武陵山有限的土地应该用来满足城市需求,而不能以“保护耕地”为由限制城市发展。武陵山城建很大比例是利用矮山、荒坡,开发成本高。而作为贫困地区,购买力低,房价不能太高。并且东部城市高人口密度已经导致超低生育率了,应该给武陵山提供宽松的土地政策。另外,武陵山也应打破行政壁垒。片区71个县市中,有19个不到30万人,有39个不到40万人,有些县城只能容纳几万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应该与城建条件好的市、县合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人口角度看西部就近城镇化  城镇化  城镇化词条  就近  就近词条  角度  角度词条  人口  人口词条  西部  西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