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共和国总统米洛什泽曼在十月下旬访问中国时,表示希望在他有生之年(现年70岁)能够实现针对中国居民的任何签证要求都“全面取消”。泽曼还邀请习近平参观布拉格,并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尊重,说中国现在是一个“现代和繁荣的土地”。这种不寻常的措辞显示了对待中国的态度转变,至少在捷克共和是这样的。但中国在欧盟真的有新朋友吗?
小国并不是无足轻重的
单从数据来看,中国与欧洲中心地带的经济关系至多以一个中等适度的速度继续发展。中国投资者在中部欧洲国家进行并购交易的人数自2008年以来几乎没有超过个位数。另一方面,公布的估计数字显示,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的投资者,近年来接管了数百家在欧洲大国的企业。
但想想泽曼最近访问的成果:获得专利的光催化涂料将在中国试点,签署备忘录中也记录了洁净水工程。(根据早期的测试中,光催化涂料在氮氧化物治理中比较有效)捷克每日日报报道,除了另外两个项目外,这个环保工程合同在未来五年可能价值4亿欧元。
捷克代表表示将在成都新设一个领事馆。捷克啤酒厂与天津某餐饮公司签订了特许协议。一个捷克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与四年前,现在为中国150个城市的家庭提供信贷服务)宣布扩张其分公司。中国银行计划不久就在捷克共和国设立分公司,并有捷克方面的消息透露明年将有一条上海与布拉格的直接线路。
中国和中东欧合作受到政府执政党的限制
在许多方面,最近的事态发展令人惊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Rudolf Furst,同时也是布拉格的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汉学家和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所有16个中欧和东欧国家中,捷克共和国制造了“与北京的政治关系最大的转弯”。
Furst表示,“自由保守政党的失败为2013年中期亲中政策共识开辟了道路,这一政策现在由总理领导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和总统米洛什·泽曼领导的新社会民主政府所执行。”但是弗斯特警告说,“捷克中国的政治关系,随着目前执政联盟的性质不断变化”(注:该地区的“自由”政党传统上是亲市场亲西方的,但传统的标签往往不是有益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说,捷克的举动会鼓励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与中国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但只有在与中国的合作不耗费太大的国内政治成本的情况下,这一充满希望的情况才会发生。从报道泽曼访问北京的捷克媒体来看,这些成本可能是相当大的。
中东欧对中国依然抱有偏见
捷克媒体普遍批评Furst所描述的“新政府的务实作风”。对Furst来说,捷克国内的一些媒体报道是“激进的”。
Furst的描述是准确的:例如,一些捷克媒体对泽曼认为捷克人可以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学到经验这点感到震惊。
在美国,承认中国经济增长令人印象深刻并不是什么异端观点,但许多欧洲人,尤其是那些25年前住在一党制国家的欧洲人,仍对任何赞美中国的观点持有怀疑态度。一些记者无奈地表示,代表和平异议并反对共产主义的哈维尔,不再是捷克共和国的“标志”。一位评论家写道,泽曼“说话像胡萨克”(捷克斯洛伐克的上一任共产主义总统)。
捷克外交部前副部长伊日·施奈德仍批评公职人员应从事经济外交这一观点,尽管他承认,外交人员可搭建本地公司和外国公司,大学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联系。在欧洲中部许多媒体可能会继续对推动与中国的合作持怀疑态度。这意味着,那些对与中国发展密切关系的反对者仍有一个发声的平台。
中国在欧盟的参与程度依然有限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偏好的指标来衡量中国参与欧洲的程度。诚然,现在在26个欧盟国家有100多所孔子学院,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从今年夏天起,在未来六年内,欧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将提高25%(此数据是在捷克态度转变明确之前估计的)。然而,单单这些例子并不能保证未来相互的密切关系。
正如许多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包括本报告中的几个PIIE专家),中国外交往往侧重于确保可以获取国外自然资源。所以观察中国将与危机后的欧洲发展什么样的关系将是非常有趣的。
捷克的例子表明,考虑到欧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外交政策,分析时应更关注欧盟各成员国的行动。中国对那些不是特别受关注的成员国家的行动,更表明了其不断变化的外交政策。
注:
1、原文选自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China Economy Watch,原文发表时间是2014年11月12日。
2、译者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助理孙夏萌。
3、《思想库报告》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SIFL)出品的一份公益性电子刊物,以国际智库之思想,关照中国改革之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