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国泰然面对经济放缓“新常态”

中国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吗?能,但是其需要仔细调整宏观政策,进一步推进改革。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的立场是采取温和刺激的方式:财政赤字占GDP的2.7%,2014年为1.8%。这仍然是相当保守的。同时,中央政府正试图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工具的贷款,2014年的贷款总额已达GDP的4%。

风险在于,过多的紧缩,会使整个财政立场适得其反。这是中国版的“财政悬崖”——如果完全停止地方政府的贷款,那么财政冲击的负面影响会凸显出来。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务实地对待地方政府的投资贷款。

货币方面,中国在2015年将需要持续的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以及国内流动性操作,来抵消净资本外流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已经扭转,且近几个月一直显示每月500到6,000亿美元的净资本外流。中央银行设定的M2目标略低,为12%(去年为13%)。鉴于实际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仅为1%,因此12%的目标是切合实际的。

改革议程而言,笔者非常高兴地看到,一些措施正在推进,但是其他方面的进展缓慢,令人失望。进展最快的似乎是金融改革议程。最近,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同时增加商业银行的灵活性,为官方比率的1.3倍。今年将继续推进利率自由化,同时引入存款保险。相比之下,财政改革的速度较为缓慢。有必要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这样地方政府就有可靠的收入来源,但是这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

另一个积极的进展是,李克强总理宣布,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数量将会减少一半。这是十分重要的进展。与G20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极为限制现代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包括金融、电信、媒体和物流。在一项新的工作报告中,笔者分析为什么中国应该进一步开放服务行业。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这些服务部门,因为开放、富于生机的行业能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好处。

中国增长模式的重心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这会影响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将不再尽可能多地提供能源和矿产方面的需求,而是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需求,这将是个重要的刺激,特别是对亚洲其他经济体而言。例如,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净进口行业。去年,中国出国旅行人次达到1亿,今年,这一数字也必然会增长。

注:

本文为瞭望智库摘编自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报告“China’s NPC recognizes the ‘new normal’ of slower growth”。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泰然  泰然词条  常态  常态词条  放缓  放缓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智库

 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中央和地方的持续推动,从最初的探索思考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而后提出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到现在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