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珠三角公交電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的战略意义

岭南通”“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着力打通粤港澳三地在电子货币、交通往来、消费模式的区域界限,使人流、物流、资金流都能畅通无阻,让各地居民的生活更轻松、更便利。

据报导,由广东企业开发的公共交通电子货币包“岭南通”,已于2015年2月扩至广东最后的两个地级市:深圳、东莞。至此,“岭南通”全部覆盖广东21个地级市,连同香港的“岭南通.八达通”和澳门的“岭南通.澳门通”卡,“岭南通”平台基本实现粤港澳三地的公交電子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大大地增加了”大珠三角生活圈”的往来便利。

岭南通”至今已发卡超过4,120万张,每日有超过1,200万人次使用,其中跨区交易最高超过100万人次,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一卡“互联互通”系统。岭南通”电子货币包使用途径广泛,具有极好的便利性。

此外,“岭南通”不仅在广东、香港、澳门地区开通,还与新加坡通卡公司EZ-Link合作,发行“岭南通•EZ-link联名卡”,更扩展“互联互通”至亚洲其他地区。

一、“岭南通”如何实现“互联互通”?

由于粤港澳三个地区使用货币及汇率都不同,对于经常来往于各个城市的居民,需要预先准备好不同货币,结果造成出行及生活消费的不便。“岭南通”电子货币包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可应用于公交巴士、地铁,还应用到出租车、城际轨道交通、道路客运及轮渡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并延伸到便利店、超市、咪表及停车场等服务领域。

岭南通”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推广的广东省公交一卡通品牌,采用“岭南通•地方通”双品牌方式发行,如“岭南通•羊城通”、“岭南通•广佛通”等。“岭南通”是单芯片、非接触式卡,可安全兼容不同币种的储值电子货币包。随着“岭南通”卡全面覆盖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再加上与港、澳的“互联互通”,“岭南通”卡基本实现“大珠三角生活圈”的电子货币包“一卡通”。乘客只要手持“岭南通”卡,便可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乘坐当地的公交车,基本可实现刷卡缴费。

此外,汽车客运联网售票已建成省联网中心平台,以后,乘客无论在网上、手机上还是在客运站现场,都能买到广东省内179个客运站发售的客运班线车票,“互联互通”的实现,大大减少窗口排队购票和往返奔波的时间。

1. 岭南通.深圳通

深圳通公司和八达通公司于2012年推出“八达通•深圳通”联名卡。深港两地的市民,购买了“互通行”卡就可以一卡通行两地。近期,深圳通公司还正研究基于手机的“空中发卡”技术,来实现深港两地“互联互通”的目标。

深圳通公司表示,为实现全省公交卡“互联互通”,深圳通公司对公交车刷卡终端进行了试点技术改造,可以兼容“岭南通”。

不过,深圳不少公交公司的公交线路目前还未纳入此次试点范围,深圳地铁也尚未改造,因此深圳只有部分公交车辆可兼容岭南通。另外,普通的“岭南通”卡现时还无法在香港和澳门使用,内地乘客必须要换成香港的“岭南通•八达通”或澳门的“岭南通•澳门通卡”联名卡,才能分别在香港或澳门充值后使用。

2. 岭南通.八达

目前,在香港使用“八达通”的范围,遍布衣、食、住、行生活的各方面。据调查,香港有九成半, 年龄介乎16至65的市民,都有使用“八达通”搭乘交通、购物消费或外出用膳。使用“八达通” 消费,毋须携带辅币,轻松又方便。现时,“八达通”可用于香港的公共交通、零售业务、康乐设施、停车设施等30多种方式。

而在将来,港人只要持有“岭南通.八达通”,便可在广东21个市及港、澳免却货币转换和零钱找换的麻烦,实现“一卡在手,岭南通行”。 随着内地和香港的经济进一步融合,“八达通”将为经常往返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民众提供更多便利。目前,八达通”可在深圳超过50家的零售商铺使用,接受”八达通”付款的商户包括大家乐、大快活及深圳免税集团于深圳各口岸的分店等。

过去几年,“八达通”不断在内地拓展合作。2010年,“八达通”与中国银行携手合作,首次向内地客户推出”八达通”自动增值服务,令长城国际卡客户在香港可使用”八达通”购物、用膳及乘搭交通工具。

2011年8月,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四次会议后,宣布了一系列粤港合作计划,“八达通”与广东岭南通签订联名卡发行合作框架协议为其中一项计划。

2012年7月,“八达通”与广东岭南通携手推出首张二合一跨境“岭南通”和“八达通”,从而推动了中港两地的“互联互通”。

3. 岭南通.澳门通

伴随澳门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旅游会展业的带动,到访澳门的内地旅客按年递增。内地与澳门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

2011年12月,为方便两地居民跨境出行,澳门通与银联合作推出“岭南通.澳门通”卡。新卡具有澳门币和人民币两个户口,可直接向澳门通存入人民币,在内地使用。

岭南通.澳门通”卡是一张整合了澳门通卡功能和银联闪付功能(即非接触式刷卡)的小额支付金融IC卡,既可以在澳门、珠海乘公交车,还可在所有能受理银联闪付的商户刷卡消费,方便澳门市民到内地消费,省却找换、携带人民币零钱之繁琐。

二、“大珠三角生活圈”“互联互通”的战略意义

“大珠三角生活圈”是指包括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以及香港、澳门在内的区域,这里是华南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带动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珠三角生活圈”如能在居民出行便利化方面逐步实现“互联互通”,无疑将有利于促进实现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1. 方便区域内居民出行,促进区域经济融合

200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推进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逐步增强,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也被提上了国家层面的议事日程。“大珠三角生活圈”的“互联互通”可加速大珠三角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实现区域交通的一体化,通过公交電子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可达到缩短时空的效果,改变珠三角地区人们在居住、就职等方面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这将为商务、旅游、购物行业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劳动力的交流。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也是城市发展和商业往来的基础。由于区域环境的分割导致区域内企业只能在地方开展业务。当需要进行业务拓展时,特别是更多的跨区域联通与合作时,区域内企业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各区域间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将使企业在城市间更高效拓展业务,利于企业成长。

在普通民众层面,粤港澳三地居民往来日益密切,交通服务是否方便会极大地影响民众在城市间频繁来往的意愿。如果各个城市使用的交通卡各异,这势必会造成居民需要手持各种交通卡的现象,给常要跨城交往的民众带来很大不便,统一的交通卡则将逐渐减少类似的困扰。

从更技术的层面看,过往由于粤港澳三地公共交通政策的不一致,导致数据无法有效提取及运用。而 “一卡通”具有收集大量有效信息的功能,能够帮助各地政府建立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为粤港澳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运营调度等方面提供更准确且具体的决策参考。譬如,通过对公共交通刷卡时间、换乘地点、搭乘方式等数据的分析,研究公共交通出行客流的时间、空间、方式规律性,各地政府机构可对单个或群体出行的旅客进行有关出行类别的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为公交网络规划和运营调度提供决策支持。此外,数据也可用作对大规模客运流量的预测,藉此可加强各地政府机构对大规模人口流动的监测预警,从而提升对突发事件防范的能力。

2. 提供香港、澳门与大珠三角地区的交通信息衔接

香港与大珠三角的交通衔接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兩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表现在交通网络和跨境基建的衔接,软件方面主要包括交通规划、过境制度及口岸管理等信息平台衔接。只有硬件和软件兩个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实现区域内人口和商品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提高区域一体化的程度。“岭南通”的“互联互通”正在好在软件方面为粤港澳交通信息的衔接创造了条件。

首先,在“岭南通”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大珠三角地区可考虑建立统一的区域物流信息系统,提高在珠三角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重大交通枢纽及城际干线路网的智能感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如能实时发布各成员地区的相关物流信息,这对区域内物流资源的统一配置、交通需求和供给的协调,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此外,“岭南通”的“互联互通”还可协助建设智能交通网络。例如,在推动运输企业智慧化应用方面,可在大珠三角区普及“岭南通”智能卡 的使用,同时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的服务,并进一步建设“汽车感知联网”,为道路用户提供交通信息、出行路线规划等服务,并提升政府机构在公共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因此,粤港澳三地居民的紧密往来催生了对公共交通设施、生活消费等方面服务更便利、更快捷的要求。

近年来,香港、澳门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往来与文化合作日渐频繁,在粤港澳多地频繁往来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岭南通”“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着力打通粤港澳三地在电子货币、交通往来、消费模式的区域界限,使人流、物流、资金流都能畅通无阻,让各地居民的生活更轻松、更便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珠  大珠词条  三角  三角词条  互通  互通词条  支付  支付词条  意义  意义词条  
智库

 中国外部崛起不可逆转性

中国的“走出去”的确具有很大的风险。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和控制风险,而已经不是要不要“走出去”。说到底,所有大国的大国地位是斗争出来的,并非从天上掉下来。...(展开)

智库

 中国古代乡里控制体系的基本结构

乡里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控制乡村社会的基本制度。王朝国家通过乡里制度,控制、调整乡村民户的土地占有和使用,强化对乡村民户的人身与经济控制,强制性地征发赋役,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