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民币国际化仍长路漫漫?

这些问题不会在短期内找到答案。尽管美元的全球角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人民币不太可能挑战美元的地位,更不用说取代其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一些政治因素将继续阻碍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可兑换货币,包括中国缺乏霸权、非国家实体羸弱、规范破碎、缺乏安全联盟和香港危机等。

这些因素合起来可能会限制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尽管中国正处于上升期。然而,经济规模(或经济实力增长)似乎并不足以使人民币很快提高竞争力。中国需要应对以下政治挑战来实现其货币目标。

霸主地位

尽管拥有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但中国还没有能力独自制定新的全球标准和改革现有机制。中国在全球金融中也缺乏结构性权力,这种权力可以来自有相当深度和高度流动性的中国金融市场,这对于吸引全球金融业务十分关键。中国经济的相对规模和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可能使该地区的贸易伙伴使用人民币与其进行贸易。然而,在不久的将来,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将继续限制人民币在国际范围的使用。

非国家实体羸弱

我们注意到,支持金融自由化和开放的社会或私人商业团体对中国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精英与国家政党关系密切。政治背景强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倾向于抵制人民币的完全国际化和迅速的金融自由化,因为这样会破坏对政策和财政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对于中国投资驱动、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规范破碎

由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规范破碎加深了中国对华盛顿无所不知的怀疑,同时强化了中国对本国发展模式的认可。在这一模式下,中国把国内经济和社会目标置于开放的全球经济和货币国际化之前。

中国认为,国家经济需要积极的管理,以确保充分就业和适当增长。这需要中国决策者有充分的自主权,或与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时以高度谨慎和缓慢的方式实行金融自由化和开放。变化的规范结构更可能阻止或减缓中国向美国主导的自由货币秩序的单向同化过程。

缺乏安全联盟

缺乏正式的联盟似乎也限制了中国利用政治影响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围。战后早期的美元国际化得益于美国和西欧关键盟国的支持,而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却没有这样的支持。冷战时期给予美国盟友政治激励,使其通过美元离岸市场维护与美国的经济和金融联系。

香港危机

近期,悬而未决的香港危机可能损害香港作为评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账户自由化影响的试验场的关键角色。香港的特殊品质是人民币国际化成熟的前提。人民币国际化采取试行的方法,即首先在特定地区取得经验,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地区。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的试验场始于2004年: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人民币,允许外国金融机构使用离岸人民币。然而,旷日持久的抗议活动和政治僵局会损害香港的政治和经济稳定,威胁其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就金融市场发展而言,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远远落后于香港,无法轻易取代香港成为人民币高度国际化的重点实验场,但香港未来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不会创造有利的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更加雄心勃勃的政策试验。

中国面临巨大的政治障碍,这有可能决定人民币国际化长途漫漫。这些障碍并非不可逾越,但无疑需要大胆、艰难和富于远见的政策调整。

注:

本文为瞭望智库摘编自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报告“Five political challenges in China’s monetary ambition”,原文发表时间为2015年3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民币国际化仍长路漫漫?  长路  长路词条  国际化  国际化词条  漫漫  漫漫词条  人民币  人民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