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4日,在沙特空袭也门的爆炸声中以及不少国际媒体热评也门战局背后的“沙特vs伊朗代理人战争”等不利因素的夹击下,伊朗核问题框架性协议仍破茧而出。应当说,这一历史性协议的达成不仅是有关各方长期艰苦谈判的结果,是符合各方利益的多赢协议,它更是和平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胜利,是外交智慧和中美协作的结晶。
首先,从协议的核心内容看,不管随后美、伊各自对协议内容的解读重点如何不同,协议本身已经达到了兼顾美国和伊朗双边重大关切的初衷与目标,即:在保留伊朗继续进行核研发权利的同时,伊朗必须大幅度减少其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数量(从目前的1.9万台削减为6104台),把现有的低丰度浓缩铀库存从1万公斤削减至300公斤,改造阿克拉重水核反应堆,并且承诺15年内不新建任何铀浓缩设施和不新建重水核反应堆,所有核活动在今后25年内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格核查等;作为交换,美国和欧盟将终止所有针对伊朗核计划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其次,从协议达成产生的影响看,其产生的积极效果不仅有利于美国、伊朗和欧洲国家等利益攸关方,而且对中东局势的稳定也是重要利好因素。对美国而言,随着奥巴马政府的执政接近尾声,奥巴马本人及其团队亟需在下台前拿出一份出彩的外交成绩单并在美国外交史上留下一笔“奥巴马外交遗产”。和“加强与古巴的互动”相比,美国在伊核谈判问题上倾注的心血更大、投入更多、时间更长、产生的效果也自然会更轰动。因此,一直以来,奥巴马总统为推动伊核谈判,不惜与国会强硬派冲突,也不惜与反对伊核谈判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翻脸。协议的达成也因此得到奥巴马的极高评价,被赞称为“历史性的协议”;对伊朗而言,打破制裁,缓解近年来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经济困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命题,而是关系到鲁哈尼总统的民意支持率和伊朗政权稳定的根本问题。在保留核研发权利(这关系到伊朗的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问题)的同时力推协议达成是伊朗的既定目标。因此,协议的达成被伊朗总统鲁哈尼视为“伊朗与西方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将开辟伊朗对外关系的新篇章”;对地理上比美国更接近、能源需求上比美国更依赖伊朗和中东地区的欧洲国家而言,伊核协议的达成更是从安全、能源和反恐等各个角度都符合欧洲利益的大好事。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伊核协议的达成对当前日趋动荡并呈现危机多点爆发的中东局势绝对是一个利好和稳定因素,虽然难言对中东动荡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但至少可以“扬汤止沸”,有效降低中东动荡进一步升级甚至走向地区大战的风险。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协议或“顾虑”与美国关系的交恶,伊朗会减少卷入也门战事的“冲动”,并会在打击伊斯兰国和实现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方面加强与美国的配合。而美国也可以以核协议为“抓手”来牵制伊朗的外交冒进和地区野心。对此,奥巴马总统也难掩兴奋,把协议达成抬高到了更高的高度,认为可以成为引领整个中东地区走向稳定的一把钥匙(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4月3日刊文评论说:美国手中的上一把钥匙是“巴以和平进程”,但可惜这把钥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合格产品,如今已被悄悄地丢进了垃圾箱)。但愿这把新钥匙从打造的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不合格产品”,并且在未来实施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开启中东和平稳定之门。
另外,伊核协议的达成还是包括中方在内的各方外交智慧和中美协作的结晶。漫长的谈判(特别是最后8天的密集谈判)不仅是谈判各方利益权衡和谈判技巧的比拼,甚至是对各国谈判代表体能的一个测试。71岁的美国国务卿克里为协议的达成可谓殚精竭虑,据说在最后几天的记者新闻发布会上嗓子都快说哑了。中国在长达12年的漫长伊核谈判中,不仅作为伊朗核问题六国(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加德国)中的一员全程参与,而且参与度近年来不断加深,贡献率也不断增长。如2015年2月,中国外长王毅访问伊朗,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会谈,殷切希望谈判各方相向而行,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全力跑好伊核问题谈判这场马拉松最艰难的“最后一公里”,避免功亏一篑,前功尽弃。3月29日,当谈判进入到最后关键时刻时,王毅外长直接从中国海南博鳌论坛飞抵瑞士洛桑,加入了伊核谈判,为伊核协议的最后达成做出了贡献(事实上,以同步放宽制裁换取同步削减核能力的伊核谈判主线正是中方基于牵头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经验而率先倡议的)。不仅如此,为使未来3个月伊核问题的全面协议谈判能够顺利继续推进,王毅外长在洛桑还提出了包括坚持政治引领(因为伊核问题说到底仍是政治安全问题)、坚持相向而行、坚持分步对等、坚持一揽子解决(因目前遗留的几个焦点问题实际上相互关联,建议考虑一揽子解决方案)等四项主张,为伊核问题的最终谈判解决提出思路和贡献新智慧。
总之,艰难跋涉了十多年的伊核问题谈判已经出现了最终解决的曙光。虽然各方面的阻力犹存,但我们有理由感到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