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各地频频发生异常气象,诸如局部暴雨和洪水、超强台风、白天最高气温达到35度以上的“酷暑天”增多等等。可以认为,在全球范围不断发展的“气候变暖”是原因之一。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现象,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1997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强调要努力削减温室效应气体。但阻止气候变暖对策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以十年乃至百年计的时间单位才能显现成效,对于我们而言,可以认为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至少“不是能在短期内控制住的”(外源性已知条件)。
那么,从“长远角度”看,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笔者下面将运用经济增长论的观点,探讨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与宏观经济的长远关系
在分析自然灾害与宏观经济长远关系时,首先必须思考应该将什么作为“宏观经济”的指标。“宏观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社会的动向,作为分析对象,涉及到诸如GDP、物价水平、利率、失业率、财政赤字等多个指标。本文不准备考察上述所有宏观经济指标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而将仅选取“人均GDP”这一项指标加以论述。(※1)
图1以时间为横轴,人均GDP为纵轴,针对发生自然灾害时人均GDP会受到怎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这一问题展示了4种可能性。此图显示,因技术进步而按照一定的幅度不断增长的人均GDP虽然会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和混乱而暂时下降,但之后又会按照以前那样的一定幅度(情况①~③)或更高的幅度(情况④)继续发展。表1在顾及到图1展示的幅度即是“人均GDP增长率”这一基础上展示了自然灾害对人均GDP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情况①可以列举出2010年发生的海地地震。那场地震夺去了超过30万人的生命,摧毁了首都太子港等地的大量建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尽管已过去3年时间,但眼下依然面临瘟疫问题、住宅问题、治安混乱、抢劫等诸多问题,经济和社会都处在发展停滞状态。
另一方面,情况③和④分别可以列举出日本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与阪神淡路大地震,以及1755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的里斯本地震等。这些灾害的发生成为一种契机,使得当地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存在方式、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从而得以稳步实现了复兴。综合来看,因自然灾害而遭受了损失的国家之中,有的国家稳步实现了重建、复兴,而有的国家却停滞不前。
通过灾害发生后的“增长计算法”加以分析
如上所述,可以认为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外源性的已知条件。在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这种状况下,灾害发生后的经济形势按照情况③或④来发展显然是比较理想的。因此,以下笔者将运用分析经济增长要素的“增长计算法(growth accounting)”来分析要在怎样的条件下才会按照情况③或④的方向发展。
假设人均GDP可由以下生产函数求得。
yt=Atktαhtβ (1)
这里的yt是t期的人均GDP,kt是t期的人均物质资本,ht是t期的人均人力资本,At是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是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的、对生产有贡献的要素。(※2)
根据(1)的等式,可以推导出
yt的增长率=At的增长率+α×kt的增长率+β×ht的增长率 (2)
这样一个增长计算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假设自然灾害会对“At的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kt的增长率:人均物质资本增长率”“ht的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产生影响,那么就会对人均GDP增长率产生影响。(※3)以下将特别针对这些要素中的“At:全要素生产率”加以分析。
如前所述,全要素生产率是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的、对生产有贡献的因素,一般可认为包括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活动环境等。换言之,它反映了使用相同的机械(物质资本)和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人力资本)开展生产活动时的“生产力差异”。虽然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内涵非常宽泛,但笔者下面将仅着眼于近年来在经济学上作为生产率主要因素受到关注的“生产设备技术革新”与“对他人信任度”这两点集中展开论述。(※4)
灾害后“生产设备技术革新”的变化
关于自然灾害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点,首先可以考虑这样的情况:如果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的物质资本和基础设施设备等遭受破坏,尤其是遭受破坏的是一些老旧设备,在恢复过程中,一般都会引入具有当代新技术的全新物质资本和基础设施设备。这种情况便是众所周知的“自然灾害的创造性破坏”(Skidmore and Toya (2002)、Cuaresma, Hlouskova and Obersteiner(2008))。物质资本不是在“量”而是在“质”方面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人均GDP增加,便可能形成图1的情况③或④。
让我们用简单的博弈论方法来考察一下这个问题。表2展示了一个自然灾害促进引入新设备的“新设备引进游戏”。假设有一家由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年人构成的企业,现在两人都使用旧设备开展生产活动,分别可以获得“2的收益”。
而假设采用新设备开展生产,如果两人同时使用新设备,当其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时分别可获得“6的收益”。但如果只有1人使用新设备,而且其性能只得到了部分程度的发挥,那么将变成“3的收益”。另外,为了使用新设备,必须学习使用方法,两人分别需要“2的费用”。
表2展示了上述收益的统计数据。方括号内的数据表示[年轻人的收益,老年人的收益]。此时,如果两人都使用新设备,合计收益将达到最大,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年轻人:新设备,老年人:新设备]及[年轻人:旧设备,老年人:旧设备]都是纳什均衡状态,如果将对方的行动作为前提条件,就相当于没有了促使彼此改变行动的诱因。
因此,如果现在两人都在使用旧设备开展生产活动,那么即使知道使用新设备会提高生产能力,他们也仍会使用维持现状的设备开展生产活动。
上述例子表明,如果自然灾害导致现有设备遭到破坏,虽然短期内其破坏将引发经济社会的混乱和停滞,但长远来看,由于创造了引进新设备、更有效率开展生产活动的可能性,反而会促使经济发展。
作为“对他人信任度”的指标,本文将考虑ISD:Indi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制作的“Interpersonal Safety and Trust”。ISD收集整理了全球193个国家1990年至2010年的各种社会数据,于2014年制作了6个范畴的指标。(※5)“Interpersonal Safety and Trust”是一个衡量“某个人可在多大程度上信任首次接触之人”的指标。众所周知,这个数值越大,人与人之间就越容易建立信任,整个社会的治安就越稳定,经济活动就会越活跃。
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之所以是一种会影响人们对他人信任度的因素,首先可以列出一条理由就是:对于个人而言,要应对自然灾害,这是大大超过个人能力的事件,必须通过与周边及地区居民共同开展减灾、防灾和救援活动,相互合作、协调,因此“对他人信任度”将会提高。
第二,即是对于并未直接受灾的个人来说,通过开展援助受灾地区的志愿者活动和捐款活动也可以培养关爱他人的爱心,“对他人信任度”也会提高。大家都知道,如果是信任度低的经济,会导致经济交易成本上升,甚至经济发展停滞,因此,这一结果告诉我们:以自然灾害为契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加强,会促使经济进一步发展,将有可能会出现图1的情况③或④。
图2采用104个国家的数据,以1970年至2000年的单位国土面积的强风数量为横轴,以2000年至2010年的“对他人信任度的平均值”为纵轴制作而成(Toya and Skidmore (2012))。这个图表明两者的关系在统计学意义上呈现出正向趋势,在过去遭遇过越多强风的国家,国民对他人信任度就越高。
重要的是构建不屈服于灾害的经济和社会
本文针对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会对长远的宏观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特别着眼于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的发生与“生产设备技术革新”及“对他人信任度”的关系集中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在长远意义上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将来预想中的异常气象增多也将提供更多提升人们彼此信任度的“机会”。可以认为,面对今后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重要的是要立足于上述分析,构建起不会屈服于灾害的经济和社会。
参考文献:
外谷英树 (2014)《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长远影响》、泽田康幸编《巨大灾害、风险与经济》,第3章,第79-102页,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
Cuaresma C., Hlouskova, J., and M.Obersteiner. (2008) “Natural Disasters as Creative Destruction?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Inquiry, 46 (2), 214−226.
ISD.“Indi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URL: http://www.IndSocDev.org/
Skidmore, M. and H. Toya. (2002)“Do Natural Disasters Promote Long-run Growth?”Economic Inquiry, 40, 664–687.
Toya, H., and M. Skidmore.(2012) “Do Natural Disasters Enhance Societal Trust?” CESifo Working Paper Series 3905, CESifo Group Munich.
注:
(※1)^ “人均GDP”显示了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被广泛认为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原因在于它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关系紧密。
(※2)^ α与β均为正值,一般的生产函数设定α+β<1。
(※3)^ Skidmore and Toya(2002)是采用1960年至1990年期间90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展示了自然灾害中,通过现有技术水平较有可能进行预测的气候性灾害(强风、洪水)的频率与人均GDP增长率处于正向关系,指出了这是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及“人均人力资本增长率”的效果而形成的。
(※4)^ 除了“技术革新”与“对他人信任度”以外,还有“政府质量”受到人们关注。针对自然灾害和异常气象提高政府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可参阅外谷(2014)。
(※5)^ Civic Activism、Clubs and Associations、Intergroup Cohesion、Interpersonal Safety and Trust、Gender Equality、Inclusion of Minorities这六个范畴(http://www.indsocdev.org)。
作者介绍:
外谷英树,名古屋市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教授。生于1969年。一桥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结业。主要发表论文有《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长远影响》(泽田康幸编《巨大灾害、风险与经济》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2014年)、《防灾政策的灾害损失减轻效果:基于各都道府县数据的面板数据分析》(《关于引入经济学观点的灾害政策体系理想形态的研究报告书》内阁府社会经济综合研究所,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