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网络治理要从“微”处下功夫

“微平台”力量不微

在媒体中,“老三样”是报纸、广播、电视,这“老三样”易于前台控制,无所谓也无须后台控制,有编辑们充当把关人,可以把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搞定”。20多年前,互联网进入了中国,产生了新的可交流的平台,各种社区、论坛纷纷呈现,舆论掌控变得越来越困难。当然,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更加民主的时代,网民们提建议、发感慨,已经不需要通过寄信、打报告那么麻烦,同时,真正的自媒体、草根记者也纷纷出现。这预示着网络的管理者在后台要使用各种手段才能够保证网络秩序的规范性。

智能手机出现后,更是把前述四大媒体的内容与形式融为一体,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机动性与便捷性,微博、微信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形成了所谓的“第五媒体”。智能手机上使用微博、微信,增加了海量的参与者以及形成浩瀚的数据,舆论的掌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在文字、声音、照片、录像、观点等支撑下,“微平台”在不需要多大成本的前提下不知不觉形成了。

从报纸到微博、微信,读者从前台走向了后台,从新闻信息的单纯接受者变成创造者、传播者,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手不离手机,手机似乎成了生活的中心,阅读、传播与创造新闻成为社会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从“微平台”的参与者角度来说,提供和转发真实、可信、有价值的信息,就变得十分重要。结合长期使用微博、微信的经验,我总结出“看”、“转”、“评”、“写”四种方式来对待“微平台”上的各种信息

“看”:针对一般性的新闻,或者觉得不太真实的信息,只看不转。特别是不真实的新闻,似是而非,如果你转发了,无疑就成了一个假新闻的传播者。

“转”:针对信息真实、信息源可靠的内容,值得广而告之,可以在微博、朋友圈之中转发,传播正能量。

“评”:对于传播正能量的内容,不仅要自我欣赏,更要告诉网友们好在哪里,并结合自己的思考作出精确的点评。

“写”: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应该积极主动去传播中国故事,讲好身边的人和事,以及所见所闻,这就需要带有原创性的写作。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表达个人思想。

“微平台”是网络治理的大抓手

每天出版的报纸、书刊,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再加上网络媒体和网民通过“微平台”随时随地传播创造的资讯,构成了真正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在我看来,“微平台”有三大功效,将这些功效区分清楚才能够分类观察,随时找到信息管理的漏洞,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首先,“微平台”是信息交流平台。人类的历史就是信息交流的历史。早期没有文字,人们通过符号、刻画、结绳等方式传递信息。后来有了甲骨文、金文、木刻文字等,信息得以保留与传播。印刷厂、图书馆的诞生为保存人类的知识起到巨大的作用。

“微平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媒体上的内容,一类是原创的内容,后者可能对读者更有吸引力。当然,对后者的监控,应该是信息安全工作的重点。社会上有一种职业叫“鉴黄师”,我认为也应该有一种专门鉴别信息真伪的工作。

其次,“微平台”是官民互动的平台。微博诞生五年多来,很多政府部门已经把它作为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中央纪委已经把微博、微信作为举报官员腐败的通道,而且实现了多平台的联动。能够如此对待“微平台”,是一种开明的表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各种付费、采购、交易等,都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发生。此外,通过拍、发官员违纪行为的照片到微博、微信,还能起到反腐败和预防腐败的作用,因此“微平台”也是一种监督平台

最后,“微平台”是正能量传递平台。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切实经历谈一谈。我自2006年开始写博客以来,就形成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不知不觉中,自己也成为一个“媒体人”,后来又陆续开通了微博、微信。我的自媒体主要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经济形势分析、改革创新典型、创业经验、反映民生问题、国学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对粉丝和网友们有正面意义的,传递的是正能量。

当前,人们的网络生活绕不开“微”这个话题,移动互联网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工作、社交方式,“低头族”越来越多,花在微博、微信以及各种客户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治理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不仅要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而且要靠技术手段来遏制谣言和不良信息传播,更要靠每一位网络传播参与者的自律和他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网络治理要从“微”处下功夫  下功夫  下功夫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网络  网络词条  
智库

 对症下药应对疫情冲击下半场

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短期冲击需重点关注潜在风险经济运行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冲击,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是一种罕见的冲击类型,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展开)

智库

 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