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美国也很少同时发动两场战争。中国的央行同时发动两场“战争”:汇改提速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其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可想而知。在此背景下,央行出台的一些措施比如干预市场等行为,放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角度考虑,似乎更易理解,干预市场是为了推动长期的市场化。
央行汇改需要支持
人民币单日大幅贬值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起点和标志,而不是存在问题与贬值长期趋势。
8月12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为6.3306,较前一日的中间价6.2298再贬逾1000基点,较前一日收盘价格6.3231还要略低一些。
8月11日,是中国汇改标志性的日子。这天早间,人民银行发表了一则简短的声明: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当日,8月11日早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下调幅度近2%,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1136点,为历史最大单日降幅。定价自由的离岸人民币CNH则最高下跌2.73%至6.3897。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对此的解释是:“这是由于此次完善报价所带来的一次性的调整,不应该被解读为人民币将出现趋势性贬值。”“这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变化,主要目的是解决过去一段时间中间价与市场汇率持续偏离的问题。”
对于央行的改革,北京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认为,把汇率的定价权交给了市场,由供求双方决定。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IMF)称,可能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一揽子货币(SDR)的评估时间延后。这个还真不能怪IMF,最主要的问题当然是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人民银行本次关于人民币与美元中间价的改革,也是汇改重要的下一步,正是朝着人民币早日实现可自由兑换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当日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大幅贬值,人民银行并未强势干预,也间接表明中国央行推动汇改的决心与自信。
打个比喻,中国央行对IMF说,让我加入你们的微信群让我参与你们抢红包发红包吧!IMF说,那你先把银行卡跟微信关联上吧。中国央行目前做的是首先到银行开一张银行卡,之后再关联到微信上去。离进群抢发红包的距离不远了,只存在技术性小问题。
不是爱心也不是偏心
近期,由央行发起的两件事颇受外界关注,一件事是央行拿出真金白银维稳股市;一件事是对第三方支付进行限制。前者受到广泛赞誉特别是股民好评,被称作是央妈才是真妈,最具爱心。后者是上月出台对第三方支付进行监管与限制,又被市场化改革人士批评为在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打架中“拉偏架”,明显倾向于亲儿子——银行。
实际上,这些猜测也好,喜欢或痛恨也罢,都是自作多情和感情泛滥。我要说的是,你们想多了。
央行真正的目的简单而单纯,为在今年内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进展而采取配套或不得已的措施而已。
央行行长周小川几年前曾明确地说过:股市不归我管。是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行长会去管股市,除非由此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比今年更激烈的出现过很多次,最大的波动也不是今年。那为什么今年央行会这么大动静直接和间接干预股市呢?
早在7月11日,本轮央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改革整整一个月前,我就详细论述过,现在我更坚定了当初的判断,央行出手维稳股市自然是为了推动汇改。在我这外行都能预测到股市暴动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汇改进程的情况下,央妈当然更清楚了,出手救市为了推动它要的改革,而不是其他。
央行上月中旬推出了一个征求意见稿要严格监管第三方支付,这下惹起很多争议,在很多市场化人士中,认为政府机构中最具改革精神和最愿推动市场化的央行怎么会出现如此偏袒银行的规则呢?
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央行的天然职责。中国股市很火,但是,关乎中国金融和经济安全的是间接融资——银行,央行铁了心要在银行中推行阻力更大、难度更大的改革——利率市场化,在经济下滑期间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时间窗口并不理想。
任何国家在推动利率市场化之初,存款利率都会飙升。但是,银行经营的特殊商品——货币再特殊也还是商品。让存贷款利率不至于飙升的方法就是货币供应充沛,央行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就是向银行注入流动性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至于很多人解读为救股市,怎么说呢,中国的上述货币政策决策周期相对较长,央行不一定能随时动,在股市暴跌的周末宣布,这个也许是央行唯一能自主决定的公布的时间窗口而已。
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有人说出于支付安全,有人说不利于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展。对于央行来说,仅仅降准也不一定能满足银行资金需求,把游离于银行体系外的资金赶回银行的“笼子”,让偏离于银行体系的资金回归银行,也是解决银行资金出现短缺的一个路子。
既能解决银行资金短缺,又能降低资金成本,完全符合央行顺利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