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措并举推进绿色城镇化
1.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也应避免“生态足迹”过大
城镇化是人的聚集过程。人多了城市就有了活力,但也会增加“生态足迹”,增加环境保护压力。进城当市民,过上美好生活、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是中国农民的历史夙愿。一个城市经济要发展、要繁荣,就要一定数量的人口。进城人多了,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数量就大,消费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相关行业就会发展起来。以人为本,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压力也大。满足市民吃饭需要有大量的农田长粮食;让居民过上好的生活要供水、供电、供气;居民生活垃圾要处理处置;满足家政要发展服务业,这些构成了城市的“生态足迹”。我国每年增加生活垃圾520万吨左右、生活污水11.5亿吨、多消耗8000万吨标煤。布局不合理将增加城市“生态足迹”。如西北干旱地区的居民过上与东南沿海地区同样的生活,要增加水、能源的消费。因此,城市布局应以“生态足迹”最小化为原则。人要天天吃饭、天天排泄,城市环境保护因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缓解人地矛盾,走紧凑型城镇化道路
没有土地的城市化谈不上城市建设,但须节约土地,保障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由国际经验看,城市规模扩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摊大饼”,以伦敦的城市扩张最为典型;另一个是超前规划,后发国家的城市建设大抵如此。这两种模式我国均存在。“摊大饼式”的城市化导致我国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一些城市的“圈地”花样不断翻新,以“经营城市”为名的土地经营,以“招商引资”为名建设了连片厂房和园区……我国每年因城市化减少的土地数十万公顷,一些沿海地区基本见不到粮田,被水泥或沥青所覆盖。
因此,从人地矛盾紧张的现状出发,应将节地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城乡建设由规划变得快、功能分区乱、形象工程多、建筑物使用寿命短向规划适度超前、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物经久耐用转变,形成与国土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形成符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等要求,又各具特色的城镇规模、产业特色和建筑风格,留下乡愁。守住“耕地红线”,保证粮食安全,并“留与子孙耕”。
3.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
没有产业发展城市将会衰亡,但产业升级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吻合,不能盲目追求创新型经济。建国后,我国曾有生产型城市还是消费型城市的讨论,现今已没有人怀疑生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因产业不景气出现房价几乎分文不值的情形;我国的一些资源型城市也因为产业接续问题,导致“矿竭城衰”的结局。
发挥比较优势,选择特色产业并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须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管理、技术创新,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下力气,以企业为主体,以智能化、绿色化、市场化为方向,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循序渐进推进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施创新驱动、进口替代和品牌战略,推动智慧城市、智能物流等的建设,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任务。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却由需求拉动。企业的生产先要满足市场需要,而市场需求由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所决定。例如,一个进城农民工想买好车子、想买大房子,但没有钱,向银行贷款又没有抵押,还不能露宿街头,在这些条件约束下只能“量入为出”买些生活必需品;有了钱就想买质量好的产品 (由此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对环境质量也有了新的诉求,进而要求政府提高环境标准,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等,最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迈上低碳、绿色、智慧、生态、宜居之路。
发挥“互联网+”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旧城改造中,创新思路,以人为本,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导向。发挥“互联网+”的节能减排效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使人居环境更美好。
4.绿色循环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根本举措
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等是城市选址和规划建设的基础,我国古人就将“依山傍水”作为城市选址的依据。矿产资源从地下开采出来,生产居民生活必需品,但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循环利用,加强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管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大幅降低单位经济中的资源消耗强度,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吃干榨净、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改变传统的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资源-产品-废弃”的线性增长模式,按“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过程耦合”和“资源共享”等关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从关注交换价值转向关注使用价值,形成“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的集约型增长模式。
低碳发展,是当今的国际潮流,要求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不断降低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增长率已居世界前列。一些西方国家对进口产品提出 “碳足迹”要求,“碳关税”成为维护本国利益的绿色壁垒。应放眼全球、立足城市实际,推进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工作,开展城市运营的低碳管理,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向世界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5.形成绿色城镇化的长效机制
用明天的视野规划和建设城市工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纵深推进,规划调整、功能优化、运营管理、维护改造等仍将是重要任务,应将资源环境容量作为约束条件,可持续性作为目标。一些国外城市规划,200年前出台仍起着建设蓝图的作用;我国一些城市规划是“领导一动规划重弄”、“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超前太多和预测不足并存,表面工程、形象工程建设多、造成的浪费大,下水道、环保设施等建设严重滞后。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以交通为纽带建设形成城市带、城市群。
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应优化现有城市功能分区、交通等的运行,加大地下综合廊道建设力度,减少“拉链马路”现象;建设雨污分流、雨水利用系统,建成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在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不能大拆大建,而应尽可能多地保留胡同和特色民居,留下逛街、购物、娱乐、锻炼等居民生活必需空间;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循序渐进地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鼓励公众绿色低碳出行,在不降低居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居民的福利水平。
建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的治理结构,实现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应当创造一个人人守法、自觉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而不能寄希望于“猫捉老鼠”式的监管。宜居的城市环境,需要居民的觉醒和行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如捡起“菜篮子”、循环使用包装物等,还应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如垃圾分类、爱护公共卫生、植树造林等。在迈向“两个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目标,早日迈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