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以从总量、结构和地区等宏观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投资、产业政策等角度来分析,其研究结果可能千差万别,正如“盲人摸象”一样。从我国实际出发,经济发展可以落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个方面:工业发展创造了供应,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均是由工业发展来满足的;而城镇化创造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引导了企业的产品生产。即,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绿色生产的关键环节
研究发展的角度千差万别。从资源循环角度看,发展的过程就是矿产资源从地下开采出来生产产品、产品废弃堆积在地表,或被循环利用的过程;从二氧化碳循环角度看,自然界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呼吸并转化为叶绿素、古代的植物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变成煤或油气等化石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又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因此,如果将经济看成一个系统,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的输入端,环境是经济系统的输出端,这就构成了经济系统的相对封闭体系。事实上,太阳能的输入是恒定的,因而经济系统也是开放体系。
绿色生产就是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海洋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加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力度,减轻单位经济中的物质强度。加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的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以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途径包括: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如采矿中综合开发共生矿、伴生矿,最大限度地把废物转为可利用的资源;利用煤矸石发电和生产建材产品,利用煤层气发电,既增加能源供应,可以减少瓦斯爆炸对矿工的威胁,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重视产品的循环,尽可能使产品经久耐用;重视服务的循环,从关注交换价值向关注使用价值转变,提高服务业比重,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
绿色生产就是要从源头控制生态破坏和废物排放。通过生态设计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物排放;清洁生产是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重要途径。两者既密切相关,也各有侧重;目的均是系统考虑原材料的选用,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环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力求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小化、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推动污染物“近零”排放,实现生产集约化、清洁化和智能化;推进企业绿色发展、绿色标准、绿色管理、绿色生产,引领制造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生产就是要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空气清新、碧水蓝天是城乡居民的新诉求。应推动生态建设与保护由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地理条件向生态保护产业化、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实施生态建设和修复、污染治理重大工程,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和修复,解决雾霾多发问题。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和保护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加快水利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健全灾害预警和防治系统,提高风险应急能力,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居于世界前列,一些西方国家对进口产品提出“碳足迹”要求,“碳关税”等成为维护本国利益的绿色壁垒。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放眼全球、立足当地,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向世界展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工业化是每一个国家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绿色化是社会主产绿色化的关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任务,这是我国不得不经历的发展阶段;也是我国迈向“能源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影响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必然选择。
生产绿色化的重点是工业绿色化;或者说,工业绿色化对我国尤为重要。工业绿色化包括“传统工业绿色化”和“发展绿色产业”两个方面。工业绿色化是过程,也是结果。工业绿色化可以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管理、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动脑筋、下力气,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降低产品的资源重量和污染物排放强度。
工业绿色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节能、减耗、减排等方面的工作,使生产同样的产品消耗的能源、原材料、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尽可能降下来,或生产同样的产品消耗的资源尽可能少;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发展绿色产业,既可能覆盖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能仅覆盖节能环保产业,本质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仅顺应国际潮流,也能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优化产业布局可以收到节能减排之效。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空间,驱动力是靠近原料(如资源型城市分布在矿产资源富集区)、靠近市场或靠近企业(即企业“扎堆”),以降低运输成本或进行配套生产。建国后我国不少城市建了钢铁厂,本意是就近市场(即钢材用于城市建设),还能把水渣、钢渣等废物用作水泥原料,钢厂余热用于居民洗浴等。由于技术水平和制度安排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构想并没有成为现实,还成了城市污染源。企业集群可以是自发的,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和“前店后厂”就是如此;也可能是规划的。我国一些地方的工业园区,圈了地、建了厂房,就是没有生产线。这些存量需要盘活。
优化工业结构可以收到最大的节能减排效果。改革开放后的轻工业快速发展,我国实现了“以能源增长一倍支撑GDP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十分有限,与“土木工程”阶段不无关系。因此,要按“关小建大、等量置换、减量置换”原则,把新增产能布局与淘汰落后产能紧密结合起来,抑制产能过剩盲目扩张。大力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制造业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利用;提高制造业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加大新能源技术工艺装备研发力度,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绿色制造是工业绿色化的重要举措。赢得工业绿色发展主动权,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国务院批准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应统筹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循序渐进加以推进;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把构建高效、绿色、循环、低碳制造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并带动智慧城市、智能物流、智能电网等的建设。应推进传统制造的绿色改造,用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制造流程。要赢得工业绿色发展的主动权,最根本的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
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而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已在十八大文件中明确提出;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则是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必须做出的选择。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变得越来越稀缺,价值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使生态环境保护者得到相应的收益,应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需要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相对发达的地方而言,周边城乡居民在吃穿无忧、有剩余时间和资金时,愿意花钱到“绿水青山”的地方去旅游、去养生,从而构成有利的“就是金山银山”的外部因素。实现“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转化,外因还需要通过内因的变化而起作用;需要创新思路和发展模式,吸引周边的群众来养生、来消费。
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将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需要创新思路,需要摒弃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如果不能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资源支撑不了,环境难以容纳,经济发展难以持续,社会难以和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应先行先试,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以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那些“生态环境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在自然资源和生态容量内发展经济。例如,可以发展富民的旅游产业,形成新的业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并使游人自觉形成“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的良好习惯。利用林区负氧离子多、一些地区有好水多等资源特点,积极发展养生、养老等大健康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有机农业和生态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使民生得到不断改善。
新型城镇化为绿色生产创造广阔空间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有着密集的人口,现代化的企业,风格各异的建筑,繁华的商业和金融服务区,繁忙的交通运输,密如蛛网的“生命线”工程……为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为输送人流物流能量流,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枢纽大多在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汽车拥有量较多;城市也是互联网注册用户最多之地。
城镇化是人的聚集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消费品的升级过程。城市是生产和消费集中地,进城当市民,过上美好生活、享受城市文明成果,是中国农民的历史夙愿。进城的人多了,满足市民吃饭需求要大量的农田长庄稼;满足社会需求要供电、供水;满足环境需求要处理处置废物;满足吃饭需求的农田、生活需求的水、电,废物处理需求的环保,构成了城市“生态足迹”。居民的吃饭穿衣、家政需求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简言之,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市化以空间布局为载体,自然资源为支撑、以化石燃料为动力,在改善居民福祉的同时,也导致了五色效应(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灰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及郊区白色的秃斑效应)。迫切要推动城乡建设由规划变得快、功能分区乱、形象工程多、使用寿命短向规划适度超前、功能分区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物经久耐用转变,建设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按照生态功能区优化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绿色城市化的目标是可持续。西方的城堡是文明的词根,世外桃源的文学追求东西方均有。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出现城镇化绿色发展设想。1898年,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建设构想。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城市规划大纲,将生态思想引入城镇化。20世纪80年代,绿色发展成为城镇化的主流理念。1981年,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提出了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1994年联合国第一次城市可持续发展会议在伊斯坦布尔召开,可持续城市成为发展目标和方向。
绿色城市化,不仅要大街清洁、满眼绿色,而且城市生活要井然有序又不失活力,有适度的人口、繁荣的经济;随着城镇化由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高,资源强度不断下降,碳生产率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天蓝地绿水清;既满足当前发展需求,也为未来发展留有足够资源和空间;今天的发展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还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功能分区。我国国土辽阔,哪些地方建城,哪些地方发展农业,哪些地方应该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已有原则安排。我国的一些城市建在了山脚下,时刻受“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我国的一些地方“挖山不止”,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增加水土流失。城市功能分区十分重要,合理规划和建设工作、生活、服务等功能区,减少“睡城”和“潮汐式”交通拥堵,十分迫切。我国在城市规模及城市化道路上,从小城镇大战略、到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到发展城市带城市群,认识逐步深化,方向逐步清晰。中国古人“逐水草而居”;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仍在造福于成都平原,这些思想值得借鉴。
发展绿色建筑。在这些年城乡建设中,反映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消失了,千城一面,徽派建筑、福建民居,危楼跨水、高阁依云等建筑风格不见了,鸽子笼式的建筑或“水泥”森林耸立,不仅丢掉了厚墙矮屋的节能本质,也割断了文化联系,邻里不再相识。应修订建筑物使用寿命标准,减少“大拆大建”行为,限制不节能的“形象工程”。如果城乡建筑不能按照节能标准进行,使用中必然将浪费大量能源,改造也要大量资金。选用保温材料,选用节能型取暖制冷系统,倡导适宜装饰;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尽可能降低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200万以上人口的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为干线、公共汽车为衔接、自行车和人行道相配套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实行交通运输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减少运输工具的空驶率;鼓励公众绿色低碳出行,减少不必要出行。
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加快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公路、沼气、电网和危房改造。取消户口篱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公共财政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农村,形成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
智能化为绿色生产添翼
科技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时代,大量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开启生态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当前世界的技术进步和产业革命,美国学者里夫金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称之为工业4.0,我国称之为互联网+。新一轮产业变革是建立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新范式,而科技进步为新产业革命提供了可能。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为标志。里夫金教授认为,每一次工业革命均有新的能源种类出现;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技术+新能源为特征,分布式能源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形式。届时,数亿人将在家庭、办公室和工厂生产绿色能源,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共享,就像现在我们在网络上发布和分享信息一样。
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五大支柱:①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这是因为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用20%就可以满足人类的用能需要;大量的地热能、潮汐能等也可开发利用。②微型发电厂。包括住宅、办公楼等每一幢建筑物,都可以建成或改造成微型发电站,成千上万的家庭可以自己发电,富裕电量上网;每个电力用户既是能源生产者也是消费者。③蓄能技术和装备研发与运用。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要求储能技术的突破;未来的蓄能技术将以氢蓄能为主,尽管仍在研发中。④能源共享网络。用互联网将每一个大洲的电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成千上万的建筑物分散地生产电力,多余电力卖给电网,实现能源共享。⑤物流。随着插电式及燃料电池等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无碳排放的运输将成为可能,既可以在智能电网上买卖电力,也可以提高仓储和运输效率。
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研究,制定战略规划,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路线图和发展重点。可以选择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建设形成有利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二是重视五大支柱发展的协调,避免脱节。如欧盟国家的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发展较快,但储能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又如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但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跟不上。三是推广应用3D打印技术。3D打印是“增量制造”,能明显提高物料利用效率,是一场新的数字化制造革命;原来是“减式制造”,要对产品粗胚或原材料进行剪裁、加工和拼接,进而生产出成品。四是重视信息化与绿色化的有机衔接。通过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建设,将原料-产品-用户在互联网平台上联系起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场变革的顺利推进。
促进“互联网+”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信息化的节能减排效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强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以人为本,创新思路,建设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转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明显降低城镇居民通勤成本,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与效率,使人居环境更美好。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依靠和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把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与加强自主研发紧密结合起来,把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与布局未来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把原始创新与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与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供知识基础、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发挥科技作用,一是可以系统和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认识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的趋势,认识社会复杂系统的演化和调控规律,以便及时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二是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三是可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及其创新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另一方面,20世纪以来工业化对自然资源高强度、掠夺性开发和使用,造成了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无疑,我们无论如何强调科技进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都不过分,但也不应迷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复杂的经济社会过程等同于一个简单的技术治理过程,忽视文化影响和作用。如果不能摈弃科技万能论,就不可能超越物质主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文明的方向。
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巨系统的管理提供了突破口。它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人类生态学原理探讨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经济、自然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特色的优越管理体制基础上,推进生态系统管理将更加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各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