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长期居于全球首位,连续十多年持续增加。但自去年6月达到3.99万亿美元峰值后,三季度开始出现下滑。据统计,去年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首次减少4亿美元,四季度继续减少293亿美元至3.73万亿美元。今年4月小幅回调到3.75万亿美元之后,5月起又开始逐月减少。此后的几个月,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导致资本外流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内外需萎靡的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数据便一直呈现下降,出现8月外汇储备减少939亿美元创历史的降幅纪录,一度引起国内外外汇市场的震动。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从中国来说,如果整体上贸易不平衡,会给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带来极大的压力,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是我们很大的负担,因为它要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会影响通货膨胀。当储备积累到一定规模、经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之时,中国外储的下降便是一个新的趋势。而当下,这一趋势已然形成。
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 易宪容 随着最近全球经济增长减弱,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预期美国加息而带动美元上涨,从而使得不断国际资金开始流出新兴市场,也使得一些国家央行为了筹集现金来买入本币,不得不卖出美国国债。中国8月份的汇率改革之后,曾经引发全球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这不仅导致不少资金流出中国,也导致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抛售潮,因为国人和企业,投资者都在担心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为了遏制这种人民币抛售潮,扭转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中国央行不得不抛售美元,买入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央行大致投入1200亿至1300亿美元。而且在此期间,不仅中国央行抛售美国国债,其他一些国家央行也在抛售美国国债。从美国财政部可获得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7月份,俄罗斯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上今年也减少了328亿美元。台湾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上减少68亿美元。由于油价暴跌受到严重影响的挪威,近期也减持183亿美国国债。
中国过去的外汇储备扩张,乃是根植于中国特定的汇率机制与国际货币体系之中的。但在储备的实际管理与应用中,中国外储的功能和作用,早已超越了传统储备的功能,它在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利用外储为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帮助它们实施财务重组、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吸收损失和风险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汇储备越多越好,要一直扩张下去。
外汇储备的变动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既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也包括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同时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还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席宏观研究员 赵庆明 外汇储备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以及人民币贬值和美国加息预期等方面影响使得一些境外融资有所归还,从而造成了资金的部分流出。此外,外汇储备下降也受到其他境内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包括居民持汇意愿增加的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 丁志杰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累计下降963亿美元,这是国际收支实际交易所致,其余203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余额变化则与汇率、价格等估值因素有关。也就是说,由于外汇市场干预的900多亿美元占累计下降总数的比重不足1/3,很大一部分下降是资产缩水所致。而资产缩水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由于美元升值,导致非美元外汇储备资产折算成美元时变少;二是其中一些资产价格下降。这些由于资产缩水所造成的外汇储备下降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未来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对比8月份939亿美元的历史性降幅,虽然9月份外汇储备仍然下降,但降幅已经收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 外汇储备消耗的速度是与资本流出的速度相关的,此次外汇储备减速放缓,则是因为资本流出减速。8月外汇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央行采取了干预做法,外汇的使用增加,而随着市场稳定,干预随之减弱,所以外汇储备减速放缓。此外,美联储加息推迟,相应的国际资本流动有所差异,资本流出减少也是一大因素。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证券研究所所长 吕随启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动用外汇储备就是为了稳定汇率,同时,央行和外管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外汇管制,通过限制投资者换汇等政策抑制资本外流。9月这一系列的“消耗”减少也令外汇储备降幅收窄。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总监 李怀军 中国现阶段,外汇储备下降的趋势已然形成。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对他国储备货币的需求将会大幅下降,同时,全球资本配置格局也出现了新变化: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国际游资都将出现净流出状态,从而带动中国外汇储备净额持续下降。
中信银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 刘维明 9月幅度较8月明显收窄,由于央行加强了对非正常资本流动的监管与遏制,包括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的金融机构收取20%外汇风险准备金、加强对地下钱庄与虚假贸易的监管等措施。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席宏观研究员 赵庆明 8月份外汇储备的较大降幅主要是受到8月11日央行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的影响,使得很多人担心人民币贬值,从而加大了购汇量,居民持汇意愿强烈,企业也减少手中持有外汇收入的结汇量,但是到了9月份这些因素都有所缓解。从8月底9月初开始,人民币汇率重归稳定,恐慌性和投机性购汇需求减少,市场预期也得到稳定,因此9月降幅减小。
民生证券 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预期回落,外储下坡跑已经基本稳住。811汇改后,人民币贬值预期一度飙高,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动用外储直接干预外汇市场,8月即期外汇市场交易额飙升到10900亿美元,而上半年该平均值仅有6051亿美元。随后央行通过连夜发布特急文件提升远期业务准备金率20%、干预离岸市场等方式表达维稳决心,贬值预期快速回落,9月交易额萎缩到4649亿美元。目前无论从离在岸汇率差值还是从远期汇率隐含升水来看,人民币贬值预期已经基本稳住。
方正证券 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操作力度的下降也是9月外汇占款下降幅度收窄的一个原因。9月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0.3%,比起2.68%的8月人民币贬值幅度来说,波动率明显下降,稳定性明显提升。央行稳定汇率压力减少。
央行 外储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境内其他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外汇存款持续增加,其中8月份较7月份又增加了270亿美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也十分充裕。其他境内主体持有外汇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更加丰富,这是我国“藏汇于民”战略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谢亚轩 从需求侧看,在8月汇改并一次性贬值2%以后,人民币曾出现了恐慌性贬值预期。当前人民币出现了持续升值倾向,是对前期过度贬值的修正,机构和投资者对人民币需求增加,人民币吸引力显著改善。从国内来看,9月份仍属8月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后的磨合期,经济主体出于避险等需求购汇的意愿强,结汇意愿弱,导致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但央行对远期购汇收取保证金等逆周期宏观审慎措施也开始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恐慌性和投机性购汇需求,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 彭兴韵 外储下降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创造了空间,不仅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的灵活性,也为央行应对经济下行时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创造了条件。外储下降不可避免地使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但并不会导致宏观流动性紧缩,央行有多种手段维护宏观流动性的充裕性。外汇储备下降让央行在保持资产总量不变的同时,通过资产结构的调整以实现新的货币调控机制成为可能。尤其是,央行创新的种种再贷款工具,不仅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还直接管理市场的流动性、调节利率结构和利率水平。央行不断创新和使用再贷款、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储减少提高了央行货币政策自主性。随着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逐渐开放资本账户,为避免三元悖论的挑战,中国央行已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最新的举措便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让汇率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此情况下,中国外储减少可使央行不必过分在意汇率的短期波动,而为达到国内宏观调控目标相对独立地实施货币政策。由于存款准备金还有极大的下降空间,央行通过再贷款创新扩充了再贷款在货币调控中的功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使得央行有了足够的灵活性和操作工具应对外储下降造成的宏观流动性收缩效应。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总监 李怀军 过去,外汇储备扩张导致了中国国内宏观流动性扩张。虽然现在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净额下降,也将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但这提高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中国人民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应对外汇下降导致的宏观流动性收缩效应,因此,外储下降不会导致宏观流动性出现净收缩,市场利率不会因资本外流和储备下降而大幅上升。
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 彭兴韵 中国外储持续下降,当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基本趋势。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促使中国外储不断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是过去外储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从经常项目上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工厂”的地位决定了经常项目上长期顺差。这是国际产业分工方面的原因。尽管全球经济放缓,需求不振,但近年来中国贸易衰退型顺差持续上升。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战略的实施、一些过去集中于中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面临极大变数。所以说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持续巨额顺差的基础正在被削弱。近一年来,外汇储备下降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及其正常化创造了条件,国内经济下行又提出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两相结合,使中国在本轮经济下降周期中准备金率下调的幅度和频率,都超乎原先市场的预期。实际上,此轮稳增长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国内存款准备金经过六次下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下降至18%,中小金融机构则下降至14.5%。随着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未来十年(甚至更短些时间)内,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下降至5%甚或以下。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 作为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一定的外汇储备使用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在此背景下,即使不为了稳定汇率,外汇储备规模在未来也还会有正常流出。从外储使用角度来看,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启动类似“一带一路”战略,外储使用面将更加广泛,对外流动也会更多。从自身国际收支来看,目前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相对较低时,在进口时外汇使用不会增加,而未来价格上升时,外汇使用还会增加。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谢亚轩 虽然人民币贬值预期稳住,外汇储备降幅收窄,但并不意味着外储规模关闭下降通道。由于美联储议息会议推迟作出加息决定,美国货币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高,全球仍处于美元流动性收缩的过程中,未出现趋势的逆转,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新兴经济体或将继续出现资本外流的局面。未来数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可能出现小幅负增长,但规模可能进一步收窄。
四、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我国对他国储备货币的需求将会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全球资本配置格局出现了新变化,我国外汇储备净额将会持续下降。虽然现在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净额下降,将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但这提高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央行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应对外汇下降导致的宏观流动性收缩效应。
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比较多,既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也包括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同时,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还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此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也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未来数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可能出现小幅负增长,但规模可能进一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