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苏24战机在靠近叙利亚的土耳其领空被导弹击落,土方指责俄战机侵入俄领空并无视反复警告。俄罗斯总统普京抨击土耳其“背后捅刀子”,指责其与“伊斯兰国”武装相勾结,并警告说两国关系将受到强烈冲击。这一突发事件引起各方紧张,料想正谋求缓和与美欧关系的俄罗斯也许暂且隐忍避免扩大。但是,这个意外反映了中东反恐之难,更折射出俄罗斯与其西方合作反恐不会一帆风顺。
20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2249号决议,对近半年来在突尼斯、土耳其、埃及、黎巴嫩和法国发生的恐怖袭击进行谴责,指出“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等使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威胁。决议授权有能力的联合国成员对盘踞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上述组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予以打击,敦促各国阻止相关人员前往叙伊参加恐怖组织,防止和打击资助恐怖活动,并将公布新的制裁名单。安理会最新“尚方宝剑”的出炉,无疑将极大地便利针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打击,但是,取得有效结果则完全依赖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大国间的相互信任、密切协调和统一行动。
近期,国际恐怖主义已呈现新特点:其一,“伊斯兰国”困兽犹斗,连续跳到外线反击和报复其战场对手,制造黎巴嫩南部连环爆炸、埃及西奈半岛俄罗斯民航飞机坠毁以及巴黎多点袭击。其二,“伊斯兰国”显示不容小觑的专业人员全球征召能力和快速行动力。最新情报称,该组织已命令其成员在英国蛰伏待命,随时就地攻击。其三,中国和挪威两名人质被该“伊斯兰国”撕票表明其无区别杀戮的野蛮与残忍本质,正严重威胁着各国公民的自由旅行。其四,“伊斯兰国”借助网络和图片,炫耀其炸毁飞机的自制炸弹,以“众包”方式怂恿、暗示其追随者采取类似行动,加大了各国防恐和反恐的难度。
另一方面,两大恐怖组织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在加剧,不甘心被“伊斯兰国”反超并边缘化的“基地”组织,继年初在巴黎制造《查理周刊》血案后,一直伺机出手,并于本月20日制造了马里首都丽笙酒店袭击事件,导致27人遇难。为了吸引追随者,分化竞争者队伍,“基地”组织不仅谴责“伊斯兰国”武装残暴,而且打出“不伤害穆斯林”的旗号,并在多次暴恐袭击中根据对手是否信仰伊斯兰教决定其生死,形成某种迷惑性。两股邪恶势力的明暗争夺,将使反恐形势更加复杂。
安理会2249号决议草案由法国起草,吸纳了俄罗斯的主张,得到15个安理会理事国一致赞成,充分表达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意志,为打击、削弱“伊斯兰国”武装和“基地”组织提供了难得机遇。俄罗斯自9月出兵叙利亚后就反复呼吁组建国际反恐联盟;法国也在巴黎恐袭事件后积极回应国际反恐联盟倡议,并推动美国主导的62国既有联盟发挥真正有效的作用。与酝酿反恐联盟并行的乐观迹象是,俄美已就叙利亚政治解决进程求同存异,基本达成一致,并计划在“支持叙利亚小组”架构下向前推进,争取明年元旦促成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实现停火,组建过渡联合政府,起草新宪法,并在此后180天举行大选。这一新迹象将有助于各方集中火力对付恐怖势力,加速其衰落的进程。
然而,仅有联合国授权,无法改变现有反恐形势,因为对俄罗斯和美欧而言,反恐并非当务之急,双方最关心的是谁未来掌控叙利亚,因此也必然以反恐之名行争夺叙利亚之实。伊拉克的情况也大致相似,三分天下的什叶派、逊尼派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优先考虑的不是共同对付恐怖主义,而是自己的宗派利益如何最大化,事实上,也正是三派的巨大裂隙才给“伊斯兰国”武装在伊拉克迅速做大做强提供了空间。
因此,针对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反恐战争,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和统一机构。假如美欧和俄罗斯协调各自的小伙伴们,统一划分战区和分配作战任务,既可以做到有效衔接不留死角,也可以避免双方战机和武器构成误伤,特别是叙伊两国空域地域都相当有限。美欧俄军方对中东地区情况十分熟悉,从技术上说没有任何悬念,难的是彼此缺乏战略信任,唯恐在驱逐“伊斯兰国”武装后被对方夺取两国控制权。至今,尚未看到任何类似动议,而这是反恐能否明显奏效的关键机制之一。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一事就表明,各自为战将存在巨大风险。
其次,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一年多来,“伊斯兰国”武装控制的地域面积并没有明显减少,这证明其实力尚未严重受损,甚至用于防守和机动作战的力量大致完好,足见其不缺乏兵源。据悉,叙利亚境内还有上千万难民,如果他们生计无着,极有可能成为“伊斯兰国”的潜在招募对象。随着土耳其与“伊斯兰国”反目,借道进入该组织控制区的外籍人也许在减少,但是,也不能简单乐观,同样需要统一的监控机制。安理会决议不点名的要求,最终还要靠有形和可核查的制度安排来发挥作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尽管此前安理会已通过相关决议,敦促联合国成员切断与“伊斯兰国”武装的金融联系,阻断其外来经费。但是,占有叙伊两国各40%土地面积的“伊斯兰国”武装似乎一直不差钱,去年底,该组织报出的年度财政预算竟然高达20亿美元。据悉,该武装的财政收入来源大致包括:走私石油、文物、人体器官和毒品;洗劫占领区银行存款,向异教徒征收人头税,对管辖区穆斯林收取管理税费,绑架人质进行勒索,以及入户抢劫。收取各种税费毕竟额度有限,高附加值的走私才足以支撑“伊斯兰国”武装的日常开销,因此,周边国家能否封锁边境,阻断该组织的生财之道也至为关键。
当然,联合空袭、断绝兵源、阻塞财路都不是彻底和快速打垮“伊斯兰国”武装的优先途径,最终胜利取决于有无一定规模的地面攻势。尽管叙伊战场的“伊斯兰国”武装不具备通讯、防空和远程打击等优势,但他们具有化兵为民、混兵于民的便利,更有聚散两易、攻退自如的机动优势,使多国部队的远、高、慢打击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反恐联盟利用情报、制空和精准打击优势,组成联合地面部队,对战场进行切割和包围,形成一个个局部立体兵力和火力优势,则能瘫痪“伊斯兰国”武装任意驰骋的能力,并借助近距离的目标识别和引导,收到高效战果,同时避免殃及平民或减少伤亡。一旦压缩“伊斯兰国”武装的地盘,攻克其盘踞的城镇,击溃其成建制的兵力,必将取得反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为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重建与康复奠定和平基础和氛围,也为其他阿拉伯国家实现转型带来正能量。届时,无论是“伊斯兰国”还是“基地”组织,都将日趋衰败,失去恣意妄为的空间。
所有这些希望与构想,都有赖于国际社会特别是美欧与俄罗斯等大国的决心和意志,它们曾经在抗击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结盟,如今,更有理由把各自的小算盘放在一边,重新携手打击共同敌人——恐怖主义武装,也承担起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大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