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中,我国积累了落后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过多、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经济风险。有些经济风险只有释放才能化解,若一味防控只会累积风险,以至形成系统性风险。但有风险不可怕,只要我们正视风险,及时科学应对,就完全可以化解风险。
在所有经济风险中,落后产能过剩尤为引人注目。近年来,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造船等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工业产品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4个月负增长,2015年前10个月下降5.1%,价格指数低迷表明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情况比较严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落后产能过剩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阻力:许多企业在找不到新出路的情况下往往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地硬撑着发展;银行怕暴露不良资产,只好继续向“僵尸企业”输血;一些地方政府怕影响社会稳定,不愿淘汰落后产能;许多国企的员工怕失业,希望企业落后产能继续运转。
确实,淘汰落后产能会产生如下风险:首先,淘汰落后产能,如果没有其他接续产业跟上,会导致短期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淘汰落后产能与形成新产能应是同步的,但在目前情况下,淘汰落后产能与形成新产能可能不同步,由此导致产业和产品可能出现断档。再次,地方财政收入出现下降。特别是对那些落后产能集中又缺乏现代接续产业的地区来说,淘汰落后产能,将大幅减少财政收入。还有,金融信贷风险增加,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部分企业会破产,部分生产线会被淘汰,由此引发企业资金链的风险,进而增加银行信贷风险。最后,淘汰落后产能,会淘汰部分企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下岗人员增加。
针对以上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风险,有两种处置思路:一种是严防死守,以宽松政策不断输血,不打破刚性兑付,不退出和重组“僵尸企业”;另一种是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破刚性兑付,退出和重组“僵尸企业”,同时做好社会政策托底工作,将风险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前一种方式短期好看,但长期系统性风险很大,后一种方式短期有阵痛,但长期可避免系统性风险。“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提出“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这说明已明确要尝试后一种处置思路。
如何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淘汰落后产能中的风险?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类处理,要把握好淘汰的节奏。二是加快培育接续产业。关键是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附加值较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三是深化“银政企”协作。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银政企”合作机制,三方定期进行沟通与协调。四是加大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制定财税、金融和土地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五是保障企业职工的权益。为下岗职工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妥善安置好下岗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