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基层社区治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主要包括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四个方面,内涵极为丰富。深圳在社区治理先试先行中创造了一些新鲜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深圳的社区治理体制经历了三种探索实践。第一种是传统的以居委会作为社区主体组织的“议行合一”体制。第二种是在居委会内部增加新内容,试行“议行分设”体制。第三种就是“居站分设”体制。这种新型的社区治理体制,在深圳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体制创新:强化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根据《2014年全市社会建设工作要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落点仍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深圳市社工委出台专门指导意见,在继续探索创新“1+3”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实践中,强调要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和强化党在社区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深圳全市642个社区里,这个“车头”就是社区综合党委。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威信直接影响党组织形象和工作成效。为此,深圳根据工作需要,从市、区(新区)机关、街道、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社区综合党组织“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全面指导监督社区各项工作,能接触到问题矛盾的最核心,这对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沟通、提升社会末梢管理和服务有重要意义。

资源整合:探索党组织统筹各方资源、促进社会整合的有效途径。在探索党组织统筹各方资源、促进社会整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社区网络化管理、大联动大联勤防控体系的过程中,比较特殊的是深圳龙岗区“大综管”新格局,它以区、街道、社区大综管中心为平台,以推进数字化城管为支撑,以建立网格化责任机制为基础,通过整合“条块”管理力量,构建综合治理、综合管理、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这一新格局在保留一定的条块管理部门管理力量的基础上,把各种机动的管理力量和管理资源充分整合,形成了“指挥是一个系统,防范是一张网络,打击是一个拳头,执法是一个政体,服务是一个平台,管理是一个机制,应急是一支力量”的“七个一”工作新格局,实现了资源最优化组合和最大化利用,推动了城市和社会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与精细化。龙岗区“大综管”新格局为农村城市化后所形成的“村改制”社区治理如何突破困局提供了借鉴。

诉求表达:构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感情纽带和鱼水关系。社区综合党委是社区内各项工作和事业的领导核心。综合党委负责上情下达,也负责下情上达;负责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深圳在社区治理体制探索实践中,以社区综合党委为核心,在社区建立起“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模式,发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比如积极开展凝聚力工程、三防三个服务机制、一线工作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等。同时,让群众充分反映诉求、构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感情纽带、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还有一个重要“法宝”,那就是50年前提出、至今仍历久弥新被深圳经常提及沿用的“枫桥经验”。这个“老经验”对于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依然很管用,它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预防化解矛盾”,这对当下社会综合治理仍有借鉴意义。在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有一个被大家亲切称为“深圳枫桥经验”的“说事评理”化解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家喻户晓,这对于城市的管理、社区的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引领自治:转变党在基层社会的工作方式。改革要按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居委会回归自治功能,社区工作站承担便民服务,股份合作公司向现代企业转型的思路,理顺社区服务管理主体关系,探索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融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社区股份公司、社区服务中心、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楼委会和社会组织等于一体的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开放性的社区治理体系,与社区人口结构相契合,构建条块结合的区域化治理新模式,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因此,深圳各方对于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已基本形成共识,多年来一直将改革重点放在转变党在基层社会的工作方式上,创新社区居委会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作用的有效机制,有序吸纳非户籍常住居民参与居委会选举和社区自治,包括实行了“一站多居”、完善居委会选举制度、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站、设置民意表达工作室、发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工队伍等社区民主实践的探索,这些举措进一步筑牢了社区的自治基础。深圳的“盐田模式”和“南山模式”都是从不同的路径创造社区居民自治的典范。

激发活力:推动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发挥作用。如何依靠改革创新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解决矛盾纠纷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圳宝安区借“物管进社区”的政策,逐步形成了“花园街区”管理新模式,影响重大。创造性实行物业管理进社区和设置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对于社区治理的结构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社区怎么建,应该由大家说了算。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共治,社区综合党委、工作站、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社区内的社会组织,一个都不能少。同时,为推动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发挥作用,深圳十分注重培育和推动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积极创新机制,放开思路,降低门槛,加强服务,注重监管。确立了“人人有组织”的目标,以涵盖社工服务、家政服务、康复医疗、居家养老、托幼中心、劳动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为培育发展的重点。目前,以深圳罗湖区为例,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网络体系。深圳按照民间组织民间化的思路,在社区社会组织登记方面进行的重大改革创新,推动了民间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为社区多元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看,深圳的社区治理内容众多,社区治理的主体也逐渐增多,结构的多元和过程的互动是目前深圳社区治理的重要特色。在多元化的治理结构中,政府如何改善自己“元治理”的方式、保持政治权威的同时又与社会主体融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作用,是新时代的新课题。“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化”是今后城市和社区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的边界趋于淡化,社区的文化、技术和价值走向多元,这是知识社会的规律,去行政化和强化居民自治是社区治理改革的大方向和突破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基层社区治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基层  基层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体制  体制词条  探索  探索词条  实践  实践词条  
智库

 民间慈善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近年来,随着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申请登记门槛降低,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势头明显,并开始涉足更多的社会领域。教育、医疗卫生、妇女儿童权利保护、老年人服务、消除贫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