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创熟”工作的调研与启示
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社会关系逐渐碎片化和冷漠化,这导致作为城市社会基础单元的城市社区,面临着文化传统失守、道德观念失衡、价值追求失范的文化缺失困境。为此,党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大力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新时期的中华文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简称为“桂城街道”)在创建“熟人社区”(简称为“创熟”)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现代都市文化融合,建构起一种“创熟”文化,夯实了现代社区的认同基础。“创熟”文化以家庭文化为基础,以邻里文化为核心,以社区公共文化为目标,唤醒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积淀现代公共文化底蕴,培育社区认同感,打破了现代社区居民的参与难题和文化共同性缺失困境。
“创熟”文化是基于现代都市自由、平等的文化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中的互助、自律等“营养”汲取进来,从而形成一种传统邻里守望情怀与现代契约精神相融合的新型社区文化。对此,桂城街道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将家庭文化、邻里文化融入到现代公共文化中,重塑社区认同感。
家庭是社区的最小单元。桂城街道以家庭文化为切入点,在创建“熟人社区”的过程中,唤醒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婆媳和睦”的家庭伦理情感,以此来和谐小家庭,凝聚大社区。一方面,立足家庭活动,唤醒居民的孝悌情怀,传递社区幸福感。怡海社区每年举办“长者生日会”,组织社区55岁以上的长者家庭同唱生日歌,桂园社区举办“感恩母亲节”游戏活动。灯湖社区通过“水果拼盘”亲子活动,为各家庭营造 “我的小家、社区大家”的共同记忆。桂园社区的一位阿姨讲到:“以前婆媳很疏远,现在在这种大氛围的影响下,媳妇对我的态度好多了……”另一方面,立足纠纷调解,唤醒夫妻和睦情怀。对于社区而言,家庭的纠纷常常是影响社区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桂城街道在创建“熟人社区”的过程中,以社区参与提升居民个人价值的实现,化解家庭纠纷。大德社区组建“宜解”家庭纠纷调解队,主动介入家庭纠纷调解、促进家庭和谐。家庭调解员得到社区居委会的赞许:“他们不仅是解决家庭矛盾的高手,也传递了社区和谐的正能量。”可见,桂城街道在“创熟”过程中,利用传统家庭伦理情怀,重塑了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而家庭幸福感的增加也激发了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认同。
传统文化基因的传递是桂城街道创建“熟人社区”的重要抓手。桂城街道通过挖掘和阐发传统邻里关系的时代价值,构建“共生不陌生、互助不互扰”的新型邻里关系。一是以邻里楼栋文化重塑社区互助。桂城街道深入挖掘“熟人社区”中互助、关爱的元素,从楼栋出发,重塑社区关爱情怀。桂南社区怡翠玫瑰园26座的楼长周姨经常自发的组织一些热心的义工去探望社区残障人士及独居老人或生病住院的老人。在“登革热”高发期,桂南社区的楼长挨家挨户去宣传和派发灭蚊药,在周边社区频频出现“登革热”病例的情况下,桂南社区实现“零”发案。二是以邻里书香文化构建社区规范。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规则意识,桂城街道从传统文化中激发居民的文化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的道德自律。江滨社区以系列社区论坛为平台,组织“社区道德讲堂”、“江滨文明读书会”的活动,以歌曲传唱、出游采风、文学创作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居民的道德责任,构建现代社区文化。读书会会长谭端圳感慨:“原来隔离开的四方邻居,因为同样爱好聚在一起成为朋友,大家共同学习,提升道德,成为和谐邻里。”三是以传统本土文化促进邻里融合。桂城街道挖掘传统本土文化,激发居民对社区共同体的归属。大圩社区通过发挥老城区庙宇文化、岭南建筑文化等本土文化特色,带动社区外来居民与本地居民的融合,促进邻里认同。外来居民说:“没想到我们生活的社区拥有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大家同为社区一分子,感到很自豪!”
桂城街道在创建“熟人社区”的过程中,在重塑家庭文化、邻里文化的基础上,引导社区居民培育以自治、契约精神为核心的现代社区公共文化,培育社区精神认同。一是提升自管自治精神。桂城街道在创建“熟人社区”的过程中,通过自治自管培育居民的主体精神。灯湖社区桂华丽景小区常年无物业管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桂城街道在“创熟”过程中,引导其组建自治小组,制定自治章程,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二是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精神是现代社区公共文化的核心价值,为此,桂城街道在“创熟”过程中大力培育社区志愿者,通过打造志愿服务平台,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创建志愿服务基金等措施,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以增强居民对现代社区的认同。三是践行协商合作精神。协商合作是现代社区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7月,怡翠玫瑰社区就通过建立“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决”民主协商制度,解决了楼栋开窗改建问题。育才服务站针对“旧小区树木修剪费是否应该支付?应该由谁支付”的议题,开展了“社区建设齐参与”社区论坛,通过通过社区论坛居民们的各抒己见,达到共识,充分践行了协商共治精神。
桂城街道依托文化的组织和融合功能,在“创熟”活动中激发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参与意识,在参与中构建与邻为善、与邻为亲、与邻为乐的新型邻里关系,提升社区居民互助友爱、协商共进的社区共同体精神,彰显社区认同成效。
(一)提升了居民参与意识
社区认同以居民互动参与为基础。桂城街道通过发挥文化的牵引作用,鼓励社区居民打开家门,走下楼梯,参与社区活动。一是提高了参与积极性。灯湖社区组织的“声动灯湖、非同凡响”好声音歌唱大赛,从6岁的儿童到60岁的老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桂园社区水运大院 “自治小组”成立十周年工作总结会,小区90%以上的居民积极献策建言。桂南社区开展物业续聘的投票活动,选票回收率达到90%以上。二是激发了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各社区在参与“熟人社区”创作小品大赛时,从组建队伍/编辑剧本,到排练和比赛的组织等环节,都由社区居民自发完成。社区工作人员说:大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不仅他们交到了朋友,也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更加热爱和关注。
(二)构建了和谐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不仅代表着临近的居住空间,也体现了社区居民心理和精神上的贴近。然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优越的居住环境,但同时也导致了传统邻里关系的断裂,使得现代社区居民之间“咳嗽之声相闻、楼上楼下陌路”。基于此,桂城街道打造 “创熟”文化,重唤社区居民的邻里情怀。如2014年桂城街道举办以“关爱桂城•邻里情深”为主题的邻里节系列活动,开展了79项邻里关爱活动。通过打造“创熟”文化,一是邻里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以前楼上楼下有矛盾,大家不是吵架就是投诉到居委会。现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大家亲如一家人,一些小矛盾大家自己都解决了。”桂南社区谭书记在社区工作多年,对此深有感触。邻里文化不仅重塑相互关爱的新型邻里关系,也搭建了邻里矛盾的化解桥梁。二是邻里困难获得及时帮扶。如2013年大德社区林女士患了重疾,还一直操心儿子的中考,社区“创熟”骨干好姨在了解此事后,与社区沟通,通过调动各方力量,不仅为林女士筹集了7000多元善款,还为林女士的儿子链接了义教资源。在得到街坊帮扶以后,林女士激动地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我真的相信了!” 故创建“熟人社区”,能有效地瓦解了城市居民邻里交往的“钢筋水泥”壁垒,搭起了邻里关爱桥梁。
(三)培育了现代社区公共精神
社区公共精神是社区凝聚力、向心力和认同感的体现。桂城街道以“创熟”文化,极大提升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一是提高了居民的公共意识。桂南社区在成立自治小组前,陌生邻居之间由于公共意识观念薄弱,常因为楼道清洁和公共楼顶的使用问题发生矛盾纠纷。2013年成立自治小组后,通过自治小组的劝导和宣传,社区居民不仅自觉维护小区环境,而且激发了勇于承担小区建设的责任意识。二是推广了志愿服务精神。桂城熟人社区创建的认同成效,催生了一大批志愿者服务队伍。几乎每个社区都活跃着数个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用自身的点滴行动,传播志愿服务的文化精神。2013年10月,桂城街道翠颐社区志愿服务建设被纳入全国五大志愿服务示范试点之一。2014年桂城街道评选并表彰了12支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三是培育了协商自治精神。桂城桂南社区桂华教师小区于2008年成立自治小组后,聘请物业、保洁人员、收取物业费、改建垃圾房、增设文体设施等事项,均由自治小组成员和居民代表进行集体开会协商讨论决定。多年来,小区没有发生一例物业管理纠纷。如今,桂城已经在28个无物业小区成立了自治小组,自治小组的工作成效深入人心,居民已经形成了“小区事、商量着治”的意识。
三、“创熟”文化构建的价值和启示
桂城街道的创建“熟人社区”,通过“创熟”文化的培育,打破了以往只重视硬件设施投入,忽视文化软实力的社区建设误区,完成了从共同居住为纽带的形式社区向公共精神维系的实质社区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如下价值和启示。
(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是构建“创熟”文化的前提
桂城街道的“创熟”文化之所以具有活力和凝聚力,其重要原因就是立足本地实际,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从楼栋出发,因地制宜。比如桂园社区以退休的老教师居多,为了满足老教师的实际需求,桂园社区着重打造各种老年人课堂,让老教师在社区课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比如江滨社区退休的老干部居多,文化氛围深厚,江滨社区则着重打造“书香文化”活动。可以说,桂城的“创熟”文化建立起一套文化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以居民需求为核心,围绕社区特色,形成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文化圈。
(二)居民参与是培育“创熟”文化的关键
相比较传统社区文化的内生性,“创熟”文化具有外在建构性的特点,居民参与是文化建构的前提条件。桂城街道的“创熟”工程,之所以从家庭文化、从邻里文化做起,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容易激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这就表明,居民只有在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参与到社区空间的自治管理中,“创熟”文化才能形成。所以在构建现代社区的过程中,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居民参与为前提条件。
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世代传承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是培育“创熟”文化精神的重要支撑。桂城街道在创建“熟人社区”的过程中,既挖掘和阐发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也培育了现代公共文化的精神内涵。桂城在“创熟”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的融合,使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优秀基因与现代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以及价值理念相适应,既构建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又培育其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城市社区已成为我国城市的基本社会单元。但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和社会阶层分化,现在的城市社区只是一种居住单元,失去了社区应有的共同体内涵。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发挥文化的导向和整合功能,在不同的社区居民和群体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相应的社区生活秩序。桂城街道“熟人社区”的创建,通过文化引领,凝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社区秩序、实现社区有效治理,即实现从居住单元到共同体含义的社区的重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