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生态文明呼唤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搭上互联网之“风”席卷全球,方兴未艾。共享经济的“闲置就是浪费”、“用而不占”等理念,兼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特性,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因而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是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这些方面也是共享经济可以发力之处。

共享经济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的标志是天蓝地绿水清;环保设施的集中建设和运营共享可以最小成本实现这一目标。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性”特征,是“市场失效”领域,因而需要政府干预;但也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企业化运作,提高治污设施运行效率。可以在一定的区域或工业园区建设工业污染集中治理设施,解决污染治理不经济的问题。随着治污设施大规模建设高潮结束,高效运营成为环保产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如不能提高运营效率,环保设施建得再多也难改环境质量不高的现实。美国环保局的研究表明,环保设施市场化运作成本比公营(政府或事业单位)低10%-20%。投资者的盈利应以政策作基础,包括土地价格、税收和其他政策优惠。由于治污设施的相对垄断性,在批准、核定排污收费价格时,既要保证投资者还本付息并有所盈利,又不能加重排污企业负担。监测、通讯、优化技术等的应用开启了智慧环保时代,将对环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利用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思路,创新制度安排、创新污染治理技术,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非常必要且十分紧迫。

循环发展,以提高资源效率为核心;共享经济成为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之一,如再制造为产品循环利用创造了条件。再制造是把用旧了的汽车发动机、机电产品等重新制造,以达到原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通过产品再制造,可以使共享拥有坚实基础,使共享经济更具可持续性。

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以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制造产业发展,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通过对复印机、汽车发动机等的再制造,可以使产品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一般地,原材料在产品价值构成中仅占15%左右,由设计和铸、锻、削、刨工艺及表面技术固化在产品中的附加值却高达85%;再制造正是利用了产品的这些附加值。共享经济可以降低消费者的占有欲,如认识到汽车只是代步工具,从而收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效。

低碳发展,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从我国煤多油少气不足国情出发的低碳发展战略抉择。我国自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以来,2009年到2015年累计生产了新能源汽车49.7万辆。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4.05万辆,占全球50多万辆产量的60%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井喷,骗补、安全等问题也暴露无遗;鉴于此,不仅要制定更加科学、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创新动力电池使用模式也十分紧迫。可借鉴建国后城镇居民换用煤气罐的共享模式。即在现有加油站、充电桩集中场所设动力电池的“更换门店”,利用国家和城市建好的充电桩,由专门人员在固定地方给动力电池充电,电动汽车驾驶员在“门店”换电池,以充满后的电池电量扣除电池余量付费。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已建充电桩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减少驾驶员的充电等候时间,因而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营造共享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共享经济的发展,迎来的不仅有掌声和喝彩,也不乏质疑和反对;不只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康庄大道,还需要重建理念之基,跨越信任之坎,搭建技术之梁,培育文化之本,以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以保障。

创新共享理念。在互联网或物联网时代,闲置资源有偿共享的低廉成本可以让消费者向“产消一体”的角色转变,认同共享即共赢理念,从而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付诸实施。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市场交易成本降低而企业成本不变,“劳动者—企业—消费者”的传统商业模式将逐渐被“劳动者—共享平台—消费者”的共享模式所取代,从而减少产品总需求,减少产品生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显然,“共享”必须以物质财富为基础。没有财富就无法“共享”;只“享有”而不“参与”和“尽力”,发展成果会被耗竭,“共享”也难以持久。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简称“云大物移”)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双创”、“众包、众创、众筹、众扶”创造了条件,共享经济领域的应用如雨后春笋,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脱钩”,从而使经济增长的“重量”更轻、环境质量更好、产品中的毒物含量更少、生活环境更宜居。同时,对用网络平台公用技术开发的影视产品,收费及分成问题需要探索,因为产品中分享了别人的专利和知识产权。

诚信至关重要。对曾体验过共享经济的用户来说,即使没有遇到过安全问题,也会遭遇“服务品质”问题。共享平台的最大特点是提供服务方为单一个体,是某个“人”且不受雇于某家公司,通过平台找到“客户”,再返还一定的佣金给共享平台。从博弈角度来看,一次性博弈难以淘汰信用缺失的玩家,只有无限重复博弈才能显露每个参与者的信用度,进而激励整体信用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平台的支付手段、评价体系日趋成熟,共享双方能迅速建立起了解、信任和合约关系。大数据也有助于完善信用记录,增强市场的信用约束。我国银行系统已有了很好的信用记录,可以逐步供相关机构共享。“提高诚信、有利自己”的共享经济正向激励特点,将通过个体之间重建、新建信用关系,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信用意识,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平滑因信用缺失造成的经济摩擦。换言之,创建服务业共享平台“品牌”,十分重要;而诚信或信用是最大的品牌。

信息安全尤应重视。信息安全,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信息安全综合监控平台,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是共享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总体上看,我国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缺位,适应大数据发展的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资产保护等体系还没有建立;因而应该着力将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继续深化在网络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方面的安全防护;企业应该加强产业合作,形成合力,带动安全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强大数据下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和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政府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逐步开放手中掌控的价值巨大的资源和数据,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应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保障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信息的保护,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环境有价需要落地。我国城镇居民出于爱护身体的需要而购买口罩、空气净化器等日用品,揭示了稀缺的清洁空气是有价的道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扩大生态产品的供应,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当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开发绿色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推进资源开发、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乃至最终处置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绿色化。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并通过中央和地方、地区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对受益明确的地方,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动地区间的生态补偿;开展不同行业、河流上下游、流域之间的生态补偿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加以推广。只有让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和个人不吃亏、有收益,我国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也才能得到改善。

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是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能感受的环境质量改善。让大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不仅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共享经济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早日到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生态文明呼唤共享经济  呼唤  呼唤词条  生态  生态词条  文明  文明词条  共享  共享词条  经济  经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