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是在迈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的。三年来的建设,既吸收借鉴了经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经验,也践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做法。这些创新体现在重建理念上就是深化了发展重建、协同重建、系统重建的理念。
以往的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导向往往是多元的。既有以人为本的重视民生重建的因素,也有力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超前重建因素,甚至还有展现政绩的“面子工程”因素。此次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在总结以往重建经验的基础上,既强调基本民生,也注重为灾区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灾区可持续发展负责,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重建的理念。这种发展重建意味着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地将基础设施恢复建设到灾前水平,而是从灾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重建作为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契机,把“为了人的发展”作为重建的主旋律。
重建把民生作为重建的根本,把握保障并改善民生的基本立足点。在具体的重建工作导向上,合理安排重建时序,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加快恢复完善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把产业重建定位为民生工程,将其视为增强灾区“造血功能”、支撑灾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基础性综合性重建工程。在重建项目结构上,通过恢复类、重建类、发展提升类三类项目建设,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在重建项目空间布局上,产业园区的恢复和建设着力于引导产业关联、成链、集聚、集约发展。
着眼于灾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实行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实现灾区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态合一”,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在重建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旅游体验、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文化市场与消费等都融合在了一起。
为了在重建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凝聚资源、激发创新、形成合力,需要引入多方共治的现代灾害治理理念,把官方主导与民间参与有机结合。在重建主体上,芦山地震灾区重建实现了以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格局,践行了各用所长的协同重建理念。
国家统筹基本政策、规划,以及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党中央在政治上领导灾区重建的方向;国务院根据灾区实际,制定出台《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安排中央重建资金;国务院有关部门从行业指导的角度为灾区重建提供必要的专业资源指导、协助重建工作。
四川省各级政府作为重建的主体。四川省负责恢复重建的总体指挥,研究制定恢复重建的操作原则和具体政策;灾区市、县负责具体落实有关建设项目,根据地方情况对项目进行微调;省内无灾和轻灾地区向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
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有序参与重建。在灾区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方面,建立社区群众的自建委实行自我管理,实现互帮互助,落实住房重建;使群众参与到基层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中,加强自我管理,促进基层民主;使群众主动参与到产业重建和基础设施重建的工作中,完善自我服务,促进生产发展。在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方面,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即建立省市共建的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县乡服务中心、服务站,为社会力量落地提供政策指导、规划统筹、关系协调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工作联系会、项目对接会等使联动协同、供需对接落到实处。
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是一项全方位、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精心组织实施。芦山地震灾区重建的组织工作将党领导人民、党政统一指挥、重建规划引领、科学组织实施有机结合,践行了科学有效的系统重建理念。
思想引领。通过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以感恩、自强的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正视困难,化解矛盾,积极投入到重建家园的进程中。其中,引导人民群众开展自我教育、引领乡风文明对于顺利开展重建工作起到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构建强有力的一体化指挥领导体系。四川灾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领导指挥体系,为重建提供统一高效的组织保障。其中,省委省政府负总责,把重建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领导和指挥;灾区市县强化组织落实,建立整体联动、责任落实;实行全程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重建质量和廉洁重建。
以规划为龙头,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科学编制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在科学评估灾情、中央统筹的高起点上统筹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通过各层级、各方面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规划的协调性;严格执行规划,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以严密组织和机制创新有效突破瓶颈性难题。具体说,通过简政放权,把99%以上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下放到灾区市县,提高项目审批的时效性;创新资金使用机制等政策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重建的要素保障;目标分解倒逼、人财物力要素支撑,有力推动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