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访问澳大利亚并与总理谭保签署了推进防务合作的《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ACSA)。日澳领导人会谈还确认将进一步深化特别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同意就有关“中国大陆推进军事据点化的南海问题”进一步加强合作。会谈还确认将力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早日生效。
日澳抱团取暖何解?
许多人相信,正是由于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可能减缓“重返亚太”战略的步伐并且要求其亚太盟国更独立地承担国防任务,日本和澳洲才产生了抱团取暖的需要,尤其是借此来遏制中国。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最近一轮日澳关系的亲近,早在两年前的2014年就明显表现出来。当年安培访问了澳大利亚并与时任澳洲总理艾伯特开展了非常高调的交流。那次访问更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当时日本首相已经有十二年没有访问澳大利亚了。
就开拓多元化经贸合作目标而言,日澳两国亲近合作具有合理性。一方面,安培上台后一直尝试刺激日本经济增长,扩大对外投资与贸易是必需的手段。另一方面,日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外资来源国,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已经引发了澳大利亚对外贸易预期的紧张情绪。两国不谋求扩大经贸合作才是怪事一件。我们不能因为中日交恶,就把日本政府所有的外交活动都理解为一门心思拉帮结派跟中国做对。
但是,日本与澳大利亚关系推进过程中的许多表态是在抵制中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一轮日澳合作主要是为了联手排斥中国,那只会加剧地区局势的失衡。
日澳的历史“过节”
我一直认为,从安全角度上讲澳大利亚没有必要特别强调日澳合作的意义。而针对此次访问,还可以追加一点,即日澳同盟也未必有感情基础。众所周知,2014年安培访问澳大利亚时,艾伯特政府表现出的亲日姿态几乎可以用“肉麻”来形容。在安倍访问首日,艾伯特总理把“国际一等公民”、“和平伙伴”、“最好的朋友”等称谓接二连三送给安培晋三,而安倍也配合着艾伯特大谈日澳友谊。但是,艾伯特无视历史的亲日表述很快引起国内外舆论的一致惊诧和愤怒,比如他说“在二战期间,即使我们不认同日本的作为,澳大利亚人对日本人战争中的技能与使命必达的荣誉感相当钦佩”。
事实上,日本是唯一直接进犯过澳大利亚领土的侵略国。太平洋战争中澳大利亚士兵尤其是俘虏被日军虐杀亦是人神共愤。抗日是澳大利亚加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因为共同被纳入美国编织的亚太安全同盟体系而消除对抗,但是许多历史记忆不可能轻易抹去。比如大概到2012年左右,堪培拉战争纪念馆还用投影仪在太平洋战争展厅入口地板上投影着一面日本国旗,所有访客都可以踩着旗进馆,这种孩子气的小伎俩引发了日本两位议员的强烈抗议。最终国旗投影被撤掉,但是不可否认,小小国旗反映出澳大利亚心理历史阴影的面积。如今并不存在逼迫澳大利亚卷入亚太地区冲突的直接威胁,要澳大利亚和曾经的侵略者全面构建针对第三方的双边军事合作,不仅不理性,更缺乏社会舆论基础。
一切向经济利益看齐
继艾伯特上任的谭保总理是商人出身,但显然有更丰厚的历史认识论 他虽然并未对中国采取政治上更亲近的姿态,但是很快遏止了过分媚日的势头。澳大利亚政府终止向日本批量采购潜水艇,而是转向法国以解决国防需要。这是澳大利亚独立外交姿态的体现,没有任何一方面可以指摘,包括美国和日本。现在的澳大利亚并不拒斥和日本的合作,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部分反华政客的期待值。在美国亚太战略实际性调整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不可能有全面倒向日本的需求和可能。
考虑到地区经济合作问题,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最大程度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最有利于地区安全,排斥主要经济体的合作框架则可能适得其反。就历史而言,日本曾经是澳大利亚参与排他性区域贸易联盟的牺牲品,最后结果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当时西方列强尤其是欧洲大殖民帝国都试图通过构建区域贸易壁垒解决危机。天然资源短缺、内部市场狭小但发展需求又急迫的日本只能通过加剧对外侵略来缓解内部危机。结果,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侵略进一步引发了西方经济体对日本的排斥。当时澳大利亚基本仍从属于英国市场,但也是日本铁矿石最主要的供应国之一,但1938年它以内需不足为理由禁止向日本出口矿石。随后美国追加的禁运让绝望的日本孤注一掷发动战争。
有鉴于此,战后美国重组的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最大的特点并不在于压抑排斥战败国,而是吸纳其进入开放的自由贸易网络,包括1960年澳大利亚恢复对日本矿石出口,这极大促进了地区稳定与共荣。如今的TPP,如果成为部分大国刻意排斥中国的工具,等于是自绝于亚太地区一个最大且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这不仅可能逼迫中国采取排他性的反制手段,更可能威胁到地区的全面合作。如果美国不加入TPP,日本主导或者日澳主导的TPP更不可能真正促进成员国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进步日澳谋求区域经济体多边合作,必需要提供一个包纳中国的框架,否则一定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所以日澳亲近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两国合作真如部分政客和媒体所鼓吹的那样需要以中国为对立面,那么必然给两国都带来毫无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