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所谓“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致贫因素在家庭内部或特定社区、群体、阶层范围内的代际之间延续,即后代承袭前代贫困境遇的一种社会现象。由于我国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制约其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脱贫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因而容易产生贫困代际传递。从某种意义上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还直接影响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大局。
首先,科教文化发展滞后是导致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学生辍学率较高,绝大多数贫困家庭只能勉强供孩子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孩子辍学后主要从事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农牧业,脱贫致富能力不足,通常陷入“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的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有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但由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相对落后,这些孩子既没有学历,又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很难摆脱贫困。一些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嫁娶陋习如买卖婚姻、高额身价许嫁、攀比摆设婚宴等现象依然存在。节节攀升的结婚费用,使一些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家庭内部代际之间共同承担因结婚所带来的高额成本,这势必导致因婚致贫、因婚返贫。
其次,民族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落后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剧了贫困代际传递。有调查显示,低收入和特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偏远的高山村寨,这些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状况尤为严重。众所周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例如,四川、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山多路险、耕地少、交通闭塞,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很难将特色农副产品销出。尽管我国目前大多数村寨已实现了道路“村村通”,有的还通了网络,但物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贫困家庭增收仍很困难。
再次,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发放一定金额的补助金,但由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救济面小,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方式造成许多贫困农户得不到有效救济和补助。即使得到救助,金额也很少,并不能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民族地区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虽广,但整体水平低,保障能力较弱。比如很多药物,特别是一些大病患者所需的药品不在报销目录之内,使得这些大病患者负担沉重。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在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仍有80%以上的农牧民表示看病难、看病贵。
此外,转型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变迁也增加了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率。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缺乏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空间狭小,创业机会较少。因此,新生代少数民族更倾向于通过外出务工提高收入。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没有打破,城市社会融入和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难以在流入地安家。一旦返乡之后,他们因失去了稳定的收入,则很有可能再次陷入贫困状态。同时,外出务工引发的留守子女教育缺失、辍学率高等问题,又反过来加剧了贫困代际传递。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民族地区经济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即便是特色产业,也主要建立在民族地区自然禀赋的基础上。而经济的新常态倒逼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短时期内,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减员、分流、待岗等,也会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
一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强民族地区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摆脱贫困避免贫困代代相传,归根结底要依靠发展。只有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才能走出一条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要将创新作为扶贫开发的驱动,优化民族地区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众自主脱贫的主动性和主导作用,鼓励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推进农民工家庭式迁移和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步剥离贫困的“遗传因子”。要将协调作为扶贫开发的手段,整合各方面力量,不断消弭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农村与城市、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将绿色作为扶贫开发的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短期的脱贫致富,推动建立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要将开放作为扶贫开发的载体,主动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引入先进经验和技术,在资金融通上实现新突破。要将共享作为扶贫开发的目标,把中央赋予民族地区的重大政策用足用好,使少数民族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二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补齐民族地区发展短板,从服务供给方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必须把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作为根本任务,引导教育投入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通过改善教师生活待遇以及给予荣誉奖励、职务晋升等措施吸引优秀师资向民族地区流动。要重点抓好中等职业教育和双语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孩子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缓解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明显作用。因此,要着力改善民族地区道路、饮水、网络、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既打通内外联系的“大通道”,又畅通与“大通道”联系的“静脉”“毛细血管”,通过物流扶贫、电商扶贫促进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销售,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还必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民族地区最低保障、五保户低保户大病救助、贫困学生奖助学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和报销金额,切实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三是以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为着力点,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扶贫对象需求方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事实上,不同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因此,有必要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根据少数民族群众不同的困难需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差异化帮扶,打赢贫困代际传递的“阻击战”。例如,针对因接受教育程度低使家庭贫穷状态加剧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科教文化投入,巩固文化扶贫效果;另一方面,要满足少数民族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将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职业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确保他们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本领,实现依靠技能脱贫。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员工分流安置问题,要坚持以“精”化“剩”,以改善家庭生计为抓手,深入挖掘特色农牧业、民族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优势,支持在生态保护、旅游度假、风情体验、加工制造、商贸流通等方面特色突出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以吸纳更多的新生代少数民族劳动力就业创业,激发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原动力。针对因闭塞造成的经济文化落后问题,要抓住“互联网+”为精准扶贫带来的契机,通过县、乡、村互联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文化鸿沟和服务鸿沟;要开展“农超对接”、订单采购农产品、共建生产基地、联办合作社、股份经营等各种形式,与贫困民族地区开展村企无缝对接,对症下药,拔掉“穷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综合运用民政救助、救灾、优抚、社会福利、慈善等方面的政策,还要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方式为特殊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形成阻断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强大合力。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族地区特殊类型贫困与反贫困研究”(项目编号13JZD02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