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稳步提升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新,“文化建设是灵魂”,已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速,成为产业优化调整中新的增长点、补给线乃至支柱产业的势头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
十年间,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加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文化来自历史、面向未来,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根基与灵魂支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四个自信”的论述强化了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十九大”报告在谈及文化自信时,也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之于国家发展,其作用不言而喻。随着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国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彰显。APEC会议、G20峰会、孔子学院等平台和品牌成为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2016年,全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885.2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8.6倍。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文化领域解读
自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中阐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至今,改革开放发展将近40年的成绩斐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硬骨头”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未来发展,人民的需求也已经从简单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变为更高层次的对“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变成新时代下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文化领域在这一新变化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注重文化建设“精气神”的高度统一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效果显著,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五位一体”的战略发展布局要求新时代下文化体制改革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文化体制机制仍需创新、文化体制改革仍需深挖。这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首先,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完善网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产经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好“放管服”之间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次,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通过“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
文化走出去水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目前我国文化出口水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仍不相符。同时,随着对外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瓶颈制约作用也日益凸显,受到“文化折扣”影响。文化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在国际视野上组织生产。产品不同于作品,必须从供给侧考虑受众需求,生产创作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例如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采用“柬埔寨元素、中国手法”打造《吴哥的微笑》,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回报。其次,坚持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差异,其文化需求同样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为目标受众国家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最后,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销售地的条件因素。将国际化因素贯穿于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当地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以及软硬件配套情况等,构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贸易渠道。
繁荣文化精品创作与生产
如今,人民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变为更高层次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精神文化则是重中之重。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简单的文化产品已不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只有不断繁荣文化生产,生产脍炙人口的文化精品才是解决新时代下我国文化领域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是衡量和检验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文化精品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同时,文化精品更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武器。首先,让文化创作根植于人民。“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因此,文化精品的创作也必须以人为核心,创造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其次,鼓励推陈出新,提升文化创新能力。通过鼓励文艺创新,进一步释放文化创造活力;最后,拓宽文艺繁荣思路。积极探索文艺创作的新途径,拓宽艺术繁荣的新思路,擦亮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艺品牌活动。
规划未来:文化产业必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历史交汇期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产业在未来必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必将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因此,未来文化发展仍需注意以下方面:
推动国家数字化技术与产业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表明创新是当前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今,数字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我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已达5939亿元。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我国七大战略之一。在数字经济不断更新迭代的推动下,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将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应加大文化科技创新投入。增加文化科技创新数据库和平台建设投入,加大对高校和其他文化研究机构的应用型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扶持文化创意研究机构的发展。其次,要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充分释放以高校和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实现创新价值、创新驱动发展。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宣传力度。加大文化立法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作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营造支持、鼓励、培育、服务、配套文化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良好环境。
“脱真贫、真脱贫”注重文化领域精准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至4.5%,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扶贫攻坚仍将是未来突破重点。然而,“脱真贫、真脱贫”的过程中,文化领域的精准扶贫应当先行。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由于经济贫困,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使得其文化程度、思想观念也落后于发达地区。解决文化贫乏应当深入贯彻“扶贫先扶智”的发展理念。首先,抓住问题补足短板。包括补文化民生短板、补优质文化短板、补文化基础设施短板、补文化人才短板等,一方面要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覆盖,尤其是对一些落后贫困地区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另一方面要围绕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积极创造新供给,不断提供高质量、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发展成果。其次,精准扶贫扩大有效供给。针对当前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的缺位供给、短缺供给、无效供给,持续提升有效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效率和效益,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尽管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不断加快,但是品质不高、文化创意含量不足、文化精品匮乏等问题仍然存在。首先,扩大有效供给。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关键是供给主体的结构问题。因此,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着力于有效供给,即增加有效供给,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创造并引导供给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增进文化民生的福祉、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活文化供给增长内生动力,推动新的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演绎、更迭、创新。其次,提升供给水平。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引导企业以质量和内容为基准,以更新和多元为目标,不断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我国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国家安全首次在党报告中出现,显示出了我国维护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与信心。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是一个国家内部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支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文化交易贸易日益加深,同时也加深了文化安全隐患,如西方加强意识形态渗透、文化全球化变成西方化等问题。因此,我国不仅应该注重文化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政策优惠,更应该注重国家文化安全的保护,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文化发展观,建立积极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安全不容忽视。互联网技术更新快、发展普及快、信息扩散快,新型网络传播手段不断涌现,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式异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则成为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此次“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净化网络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