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总要求,也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推动经济建设、制定经济政策、研究经济规划、评价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涵义主要是哪些?我们必须对此具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明确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经济体量成为世界第二已有8年。随着经济总量的日渐庞大,过去以追求发展速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发展也越来越难以为继。
经济要继续发展,就不能继续以高速增长、总量扩张为主要追求,要转向结构优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克服和解决速度型发展模式困难与问题的必然路径。
我们必须优化宏观经济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完善投资消费外贸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结构,提升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合理化企业结构与市场结构,形成不断优化、具有新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型经济结构,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旨涵义。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明确指向、符合经济规律、内涵具体化、人们可以感同身受的发展,是从不同角度提升发展质量的全面发展。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提供更多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不简单等同于产品高质量,但人们首先感受到的高质量发展是获得更多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已达58.8%,服务业占我国GDP比重达到60%。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境外购物与旅游,正是为了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或获得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更高性价比。只有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提高了的生产生活需求,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涵义。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效益更高的发展。高质量产生高效益,高效益反映高质量。因此,高质量发展是与高效益相伴相随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效益优先。过去我们的发展是产品低价格、加工制造低附加值,处在世界产业价值链的末端。我国为世界生产了大量的产品,获得的只是极其有限的加工费,经济效益非常有限,这样的发展何言高质量?高质量发展将带来更高的人均GDP、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更充分的产能利用率、更有效的资金使用效率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及更低的资源与能源消耗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资源环境更和谐的发展。在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以外延粗放型为主,走的是高资源损耗、高环境代价的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道路。世界银行曾测算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中三分之二是以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换取的。资源损耗与环境破坏已成我国人民难以承受之重,污染排放超出环境容量。人与资源环境日趋对立冲突,已到对经济发展产生破坏的程度,这样的发展自然是低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将使人与资源环境更加和谐,使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使绿水青山重新回到人们身边。
第四,高质量发展是更多依靠新动能的发展。在经济仍处转换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的旧动能不可缺少,但更好的发展来自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坚持发展“四新”,推进发展动能结构优化,勇立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头,更多依靠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五,高质量发展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高速增长在形成庞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城乡与区域的发展不平衡、产业与产品发展的不充分、服务与制度供给的不充分、资源与能源利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形成了许多发展的短板,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留下了发展的新空间。改革开放后培育了许多增长极,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却没有充分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实现更均衡的发展。因此,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
第六,高质量发展是更可持续的发展。过去发展的相对低水平和复杂的国内外新形势,形成了许多将使发展不可持续的潜在风险,比如金融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贸易战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风险等。必须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消除“黑天鹅”,驱赶“灰犀牛”,保证发展的不中断和可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七,高质量发展是更开放包容的发展。开放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前景,也决定着发展的质量。随着中国发展的不断前进,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作用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机会。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涵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一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高质量发展最终是看发展能否更好地造福于人民,使人民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发展的取向是让人民获得更好的衣食住行、更好的教育、更能发挥才能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充分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安全和谐的环境和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