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对于国际组织的态度有所变化,但是,中国的朋友圈未必是在扩大之中,甚至有可能是在缩小。这种情况下,一旦出来“问题”,被欺负了,有了委屈,需要世界上的朋友们站出来帮忙说话时,就会显得很被动。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很多原因,有条块分割、自我重点化、自我战略化的问题,也有人才和训练的严重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升,但在大型国际组织中的国际职员代表比例不足,尤其是担任高级职位的人数比例偏低。据统计,在联合国系统雇员中,中国籍雇员目前仅占1.12%,列第11位,居然排在菲律宾、印度、俄罗斯等国之后;而中国给联合国缴纳的会费占比为7.921%,是世界上实际缴纳会费第三多的国家。
中国高校现行的学科专业分类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组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有待高校积极探索和改革创新。
围绕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近年来,一些高校尝试整合全校资源,打通院系壁垒,加快构建外语和专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在本科阶段独立成班培养的“国际组织人才基地”实验班,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宽厚的国际商务、法律、管理及法语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0年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努力是明显的,但总体来看,中国在国际组织的人才供应和有效组织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现实中,国际组织通常是按照地域和国别分配原则来匹配人才,与很多“看报纸的人”所想象的不同,中国虽然交钱不少,也是一个世界级大国,但目前中国在联合国内属于代表性严重不足的国家。过去,当联合国内职位出现空缺时,中国推荐的人选常因履历中没有任何与国际组织相关的实践经历,遗憾落选。中国的学生喜欢读书,喜欢考试,但对于世界事务的视野非常有限,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也是凤毛麟角。而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实务层面,面向各种世界问题,需要学生有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才能为今后进入国际组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这样一比较,仅仅是善于考试的中国学生,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此外,中国对于国际组织的态度也成问题,要用时才想到有国际组织的存在,平时则因为各种原因,能远之则远之,没有广交朋友。结果就是“朋友圈”没有扩大,“敌对圈”倒是大为扩张,积极性远不如过去历史上搞“统一战线”的时候,各种努力也远非昔日可比。
未来的世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越国家。他们的立场相对中立,表现也越来越专业,他们的观点能够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各国媒体接受,声音出得去、叫得响,也管用。而且国际组织的种类也极为繁多,知名度很高的自然是联合国(见文首照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电信联盟等。除了联合国组织之外,世界上还有更多的NGO组织、大型国际会议活动组织、国际化的论坛组织等等,这些都属于国际组织范畴,均需要中国的参与和支持。
在这些方面,瑞士经验是值得重视的。
瑞士与联合国一些急需人手、门槛相对较低的部门建立联系,如联合国特殊行动部门。自2005年开始,特殊行动部门成为瑞士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工作的第一个去处和最主要渠道,由此大幅提高了国际志愿者中瑞士公民的数量。有中国学者就建议:“我国政府也可以选择国际组织中的合适部门,与其建立长期对口联系,大批量输送优秀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进行工作实习,为这些志愿者以后到国际组织应聘正式职位而争取到宝贵的实践经历。”
中国在国际组织领域,其实什么都不缺。不缺重视,不缺钱,不缺人才,更不缺需要,唯一缺的就是协调一致的能力和行动,因此主要问题是在机制方面,而机制的改革又与政策认识和政策态度密切相关。
最终分析结论:中国不能总是等到被国际上强大势力挤兑得“哇哇叫”的时候,才想到“朋友圈”那些事,必须提早准备,早日启动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赢得世界上更多真正的支持,让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