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前不久媒体曝光的一些地方的高中名校学生参加自主招生时提交的科研论文涉嫌造假、滥竽充数的问题,《中国青年报》9月3日刊发的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文章《以科研论文选拔中学生的招生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称“陆文”)指出,“中学生的论文几乎不能说明什么实质性问题,大学入学选拔实在没有理由与之挂钩”,“把中学生科创论文作为选拔手段会惩罚老实人,摧毁诚信教育”。她认为,在高考与自主招生的框架下,“学科竞赛(才)是公平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手段”。
简单地说,陆文赞成少数高水平大学进行自主招生,但自主招生在高考成绩之外,应主要关注高中生的学科竞赛获奖。陆文甚至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从小不容易冒出来,适合他们的求学路径被堵塞,与竞赛教育和竞赛选拔被压制的局面有很大关系。”按照陆文的说法,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在统一高考基础上,强化竞赛教育和竞赛选拔。
这并非什么新的观念,而是我国在推行少数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之前的做法:在统一高考之外,我国有学科竞赛保送生制度,以及学科竞赛加分制度(从中考到高考),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还有专门针对奥数竞赛的培优班。可是,这培养出创新人才了吗?
实践证明,奥赛保送、奥赛加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催生了功利化的加分教育。为获得升学竞争优势,很多家长都送孩子进奥数培训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对少数有特长的学生来说则可通过获奖获得升学加分)。这既影响有特长的学生发展学科兴趣(因为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又导致普通学生学业压力增加。舆论对我国社会一度存在的疯狂的竞赛热强烈质疑,可陆文却说我国的竞赛教育和竞赛选拔还不够。
我国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其实是按总分录取模式。不论是之前的高考加分,还是现在的高校自主招生,都是嫁接在按总分录取模式之上:高考加分是由政府部门认定加分项目,在原始分上加分,然后按总分结合考生志愿进行排序录取;自主招生是由高校对学生进行筛选、测试,给学生自主招生资格,而所谓的自主招生资格(自主招生在2015年之前安排在高考之前,2015年调整到高考之后),只是给获得资格的学生一定的降分录取优惠,并非建立起真正的多元评价体系,由此导致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的变异,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我国高考改革不突破总分录取模式,落实学校自主招生,并按自主招生改革要求,推进学校办学改革,将无法走出改革困境。部分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提出论文要求,出现中学学校、学生、家长功利对待论文,以及论文造假问题,根源出在目前的自主招生并没有触及打破总分录取模式、建立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机制的实质。
一、被功利化对待的科研论文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初高中阶段,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学生不过5%到10%,在国外,奥数存在历史有几十年,没有出现我国的“全民奥数”的问题,但在我国却出现“全民奥数”的问题,这是因为奥数在我国被以功利的态度对待了。
目前,针对自主招生高校提出的论文要求,我国部分高中学校一样出现了功利对待论文的问题,不管实际上有无科研兴趣与撰写论文的实力,学生自己和家长都想走通过论文获得降分优惠的捷径。这其实是和功利对待奥数等竞赛一脉相承,不知为何陆文将此区别对待。
从功利对待论文的现象出发,陆文提出了高中生不适合做科研的观念。文章指出:“我国中学教育的师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本身还需要长期的努力提升。试问:当前有多少中学教师能够独立写出符合学术规范且有一定创新价值的论文?有多少中学教师会定期阅读学术论文,跟进学术界的知识更新?有多少中学教师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并且确实掌握对学术规范性的判断力?有多少中学具有指导学生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条件?”
上述议论属于无的放矢。从自主招生角度看,我国目前进行自主招生的是区区90所高校,面向5%的高考考生,最终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每年只有不到3万(2017年最终入选人数为26704人,2018年增长了5.83%,为28262人;其中部分学生同时获得两校或三校自主招生资格)。以高考人数975万(2018年数据)计算,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仅占所有考生数的千分之三。这还包括以学科竞赛获奖、科创竞赛获奖而获得自主招生降分录取待遇的学生。纯因发表论文而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实际上可能不到总考生的万分之一。
就按千分之三来分析,自主招生提出论文要求,关注的就是极少数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并不要求所有高中学生都写论文。以绝大多数高中生都不能写论文,来质疑极少数高校的自主招生论文要求,是一种匪夷所思的逻辑。为什么不以绝大多数高中生都不可能获得学科竞赛奖励来质疑竞赛获奖要求呢?
由于自主招生的论文要求只涉及极少数学生,所以,基于绝大多数高中学生不能撰写论文,来反对这一要求,理由当然不成立。进而,以所有学生都要写论文,来质疑目前的高中办学条件、师资并不支持这一要求,也站不住脚。陆文质疑:“有多少中学教师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然而根据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数据计算,全国高中在任教师中,九成是本科毕业,5.75%是研究生毕业。
事实上,这一比例在各省差别很大。在排名前三的北京、上海、天津,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都超过10%,其中北京高达19.2%。但在排名靠后的云南、青海、贵州和新疆这几个西部省份,这一比例只有2%左右。最高和最低省份相差9倍。尽管如此,不论是在不发达地区的高中学校,还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地的高中学校,因近年来高学历教师数进一步增加,毫无疑问,以这样的师资,完全可以指导千分之三的学生参与科研。
自主招生本来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是以单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所以,更应该关注的是个性化要求为何会被功利对待——比如,有奥数要求就出现“全民奥数”,有论文要求就出现“全民论文”——的变异问题。
二、论文要求产生的诚信问题到底是什么
陆文得到网民点赞较多的是有关自主招生论文要求导致论文造假的问题。很多舆论根本就不赞成自主招生,对分数评价之外的其他任何新增评价项目都反对。
陆文指出:“事实证明,在中学里学习优秀的学生,哪怕从未接触过科研活动,到了大学才从零开始涉足科研,也根本不成问题。相反,在中学学得不扎实的学生,没有经过严格考试,知识不成系统,还有许多漏洞,可能在一知半解的所谓科创中习得了花拳绣腿、投机取巧等坏习惯,这才是大学教育担心的问题……。”并称:“在我国,大学入学选拔是极为关键的一次人才选拔与分层,上好大学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旦其中有空子可钻,有捷径可走,它的恶劣程度将急剧扩大。笔者认为,中学生科创论文作为选拔手段不仅无效,而且会对教育工作和世道人心造成严重伤害。”
这里的论述存在根本的逻辑问题。陆文强调科研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主要说的应该是学术训练,担心中学生接受的学术训练走偏了,一张白纸反而在大学里可以被名师更好地引导。可问题是,在中学一直进行应试训练,不重视分数之外的兴趣培养、发展,学生上大学之后如何对科研有兴趣?中学学生、家长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待论文,不是大学急功近利问题向中学的蔓延吗?我国大学有多少名师给学生良好的学术训练了?
在今年复旦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创始院长葛兆光教授在为毕业生们的送别致辞中三次说到“请大家原谅”,因为他有一些话,要在毕业生离校前坦诚地告诉他们。第一次“请大家原谅”是:“我要说,所有的大学,而不是某一所大学,都越来越像培训学校了,四年的大学课程变成了照本宣科,校园越来越像职业培训所。”
调查统计,我国论文代写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00亿元,这背后的问题是学术评价的唯论文论,即只看论文发表(有没有、有多少),不看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这种评价方式被继续使用到中学生论文上,当然会出问题。
事实上,对中学生参与科研、撰写论文,不应该强调其发表,而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体验,以及由此展现的学术潜能。不改革学术评价体系,不要说我国不可能给高中生良好的学术习惯培养,就连博士生也无法进行良好的学术训练,看看有多少学术不端事件发生在硕士生、博士生乃至于在岗教师那里就可以了。
三、高考改革的出路何在
针对我国高考加分、自主招生改革中出现的造假问题,社会舆论存在反对进行自主招生改革的情绪,希望回到过去,实行简单的分数评价,以及最多加上“公平可见”的竞赛成绩(事实上,大部分竞赛也是通过考试方式)。
然而,舆论忽视了单纯基于分数进行评价、录取的运行机制和逻辑:这其实进一步强化了行政力量对高考整个过程的主导,加剧了教招考一体化。即中学教学围绕升学考试进行,大学招生完全按教育考试部门的投档进行。按照这一考生评价录取模式,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是升学教育,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都让位给考试分数。我国从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设计了新的3+3科目组合,出发点是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考试选择权和学校选择权,以此倒逼中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培养。然而,高校还是按3+3科目总分进行录取(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均只是嫁接在总分录取基础之上)。结果导致学校、学生、家长功利对待选科、选考,这和功利对待竞赛、论文同理。这些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录取制度未改革。
高考改革的出路在于教招考分离,最终实现中学自主教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社会评价。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自主招生改革,并非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因为根本没有突破教招考一体化。
自主招生的本质特征,不是大学自主招生,而是学生自由申请,学生和学校多次双向选择。简单来说,学生可参加统一考试,然后每所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者可自主申请若干所大学。大学独立进行评价、录取,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后自行选择。这样的招生方式,以统一考试保障基本的公平(比如复旦在上海招生,上海高考总分是660分,在学生高考成绩公布后,复旦可以自主根据考生的考试情况,提出申请成绩要求,比如590分可申请,达到这一成绩的要求的学生可自主申请),以大学独立评价录取真正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是把所有学生在一省范围内排序按志愿投档录取),以双向选择增加学生对大学和专业的满意度,并促进大学重视办学质量与声誉,以吸引学生选择(不像现在,由于只能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大学竞争压力很小,学生选择大学也只看大学的名号而不看具体专业的质量与特色)。
要实现这一招生录取改革,不能强化行政权力,而应进一步放权。改革的关键在于高校能否用好自主权,这需要高校进行办学制度改革。
具体而言有两方面。一是必须对招生体系进行改革,做到招生专业化。我国高校习惯了集中录取的高效率,几天之内就搞定招生录取,觉得这样简单、易行,成本低,但与之对应,必然是评价指标简单化、单一化,包括高校对招生质量的评价,也特别简单,就看当年的录取分数高低(排名)。但其实,人才评价本来就是(也应该是)复杂的个性化评价,尤其是对拔尖人才的评价,因此需要高校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对招生事务进行管理,包括制订本校的招生标准,组建专业招生人员进行招生评价。
一些省份推进新高考改革时,出现了弃考物理现象,这和整体录取制度还是按总分录取密切相关,同时不少高校的表现也是不合格的。在对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时,为扩大生源,提高投档、录取分数,不少高校的专业选课要求是科目不限,或三门科目选一门、两门科目选一门,提出必考一门物理的理工科专业很少,包括复旦大学也是如此,大部分理工科专业提出物理、化学选考一门。对此,教育部于今年4月发布高校专业选科要求指引,要求高校在提出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时,理工科专业要尽量提出必考一门物理,有的专业要提出必考两门要求,甚至必考三门要求。
如果高校重视招生,就应由教授委员会论证具体学院、专业需要考生选考哪些科目,而非随意决策。对应于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要求,专业的招生委员会应对每一指标按要求进行评价。拿论文来说,就需要在初审时评价论文的质量,在面试阶段,对提交论文的学生组织面试答辩,了解其参加科研的过程与科研体会,以此判断其是否真正参加了科研活动,具有学术创新潜能。这时发现造假者,应依法依规予以严惩。
二是进行培养改革。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当前存在学习学到高中毕业就结束的现象,很多在高中十分努力的学生,到大学后失去奋斗了目标,十分迷茫。这是由我国的大学招生、培养制度导致的。总体而言,我国的大学存在重招生(分数),轻培养的问题,几乎所有大学的本科教育,都采取宽出培养方式,淘汰率很低,大学存在大量送学分的水课。由于当下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普遍水分大,教育部已经发文,对高校加强本科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学要重视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也必须落实学校自主权,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实现教育家办学。平心而论,我国大学办学也存在功利办学的问题,只是和基础教育追求的功利目标不同,大学功利办学追求的是数量化的论文、课题、经费,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整体推进教育去功利化,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