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需要在以下五个关键方面聚力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然也就成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成为引领全国的示范区,必须坚持以发展制造业为本;

高质量发展催生品牌,而品牌创造又推动和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发挥相关功能平台的探索试验、支撑引领和带动示范作用;

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于近日出台,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对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一些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寄予了很高期望,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目的就是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等成为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新动力。这是国家赋予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一些重要地区的光荣使命,同时,中央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的目标是建立起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也应该担负起这样的重要使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距离高质量发展仍然有一定距离,怎样才能使这一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并推动其真正成为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我们亟须找到思路、路径、办法。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需要在以下五个关键方面聚力发展。

集聚创新资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然也就成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实施创新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而要实施创新,就必须大力集聚创新资源。粤港澳地区有一定的创新资源基础,但是由于制度、体制、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地区创新资源的协同度不高,所以要千方百计集聚和运用创新资源。为此,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要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最重要的是清理和废除一切限制创新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做法与规定,为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资金等在区域内的集聚、整合、运用创造条件。要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优化工作、生活、物流、国际交流交往等方面的软硬环境,为创新人才的进入提供最便利的政策手段。创新人才非常重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人才集聚度比较高,处于国内前列。要强化对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新意向孵化、新业态培育等的资金支持,推动各类创新力量积极投身创新活动。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强化信用、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融合、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股权等为重点,健全市场规则和法律体系,为创新人才开发、运用、交换、提升创新成果创造良好的市场和法制环境。

二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合作。通过建立利益纽带、协同机制等手段,一体开展体制创新、项目安排、功能平台建设等,高质量的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科技走廊建设,形成创新资源集聚和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基地。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为依托,推进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加强与内地创新资源的对接、融合、交流、提升,多方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水平。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设高层次的创新平台,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提升与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海内外共建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孵化基地。

三是打造创新资源载体。要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科技研究机构在大湾区落地扎根。还要结合实施相关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创新特质的示范区和试验区。这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条路径。

坚持制造为本

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集中体现在实体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核心,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因而是保障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可以这么说,只要搞实体经济,提高经济的质量就成为一种必然,经济质量也就差不到哪去,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个基础需要不断地夯实和提升。进一步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在于提高制造业的水平,而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又体现着经济体系的现代化程度,或者说所谓经济体系现代化程度的根本就在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程度。

不能简单地把降低第一产业和提高第三产业看作是经济结构优化的表现,更不能当作衡量现代经济体系程度的标志。第三产业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依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生的。而且,中国有14亿人口,我们需要把粮棉等重要农产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经济结构自然就高端了,产业高端与否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制造业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

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成为引领全国的示范区,必须坚持以发展制造业为本,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制造业现代化程度和整体发展质量。制造业的竞争力是真正的竞争力,制造业的发展是坚实而有力的发展。中央颁布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广东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还是需要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外合内接、改进提升。怎么提升?要稳固好现有的基础,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广州、深圳等城市为重点,充分发挥港澳的研发优势和珠三角各地区产业链条齐全、配套系统完备的优势,推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的加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要围绕重大装备、工业母机、高端芯片、精密机械等进行攻关突破,努力把核心的技术产品和关键的元器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汽车、石化、家用电器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精密制造和绿色制造,双管齐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制造业发展的支撑是企业,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人才输送、资金扶持等举措,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的大且强的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这些努力,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条路径。

实施品牌引领

高质量发展催生品牌,而品牌创造又推动和引领高质量发展。从世界经验看,品牌的多寡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强弱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并且经验也表明,品牌不仅能带来高效益高附加值,而且带来高增长高发展。

有关国际组织测算,一个行业世界级品牌的出现,可以带来行业本身及其关联产业的数倍乃至数十倍的高速增长。要大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通过品牌建设,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质量提升大力推进,倒逼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精细化操作。

在品牌建设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也有了一批区域级或世界级的品牌,但潜力还很大。我们应该顺势而为。已有的知名品牌主要在港澳,而不在内地,所以珠三角地区或整个广东地区要在培育名牌、实施品牌引领方面下更大功夫。要加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培育力度,通过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同时优化营销策略等多种手段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珠三角地区应主动加强与港澳的品牌合作,强强联手,通过企业制度创新、战略协作等手段整合同类产品,共同培育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产品品牌,推动它们从区域品牌发展成为世界名牌。应该制定相关行动计划,在一定期限内集中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大湾区名牌产品。这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三条路径。

打造示范平台

通过建立负载一定功能的战略平台,围绕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先行先试,是数十年来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摸索到的一个成功做法。这一点广东深有体会,也深受其益。在广东打造的前海示范区、横琴示范区、南沙新区等国家级功能平台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推进体制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高科技发展示范基地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且创造了标准和范式,不仅使广东得益,而且使全国受惠。例如前海合作区,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其任务不在于它能为国家提供多少GDP,而是能够通过开拓创新,给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模式、打造范式、体现水平、形成质量。2018年总书记视察前海时肯定了这一点,强调前海模式取得了成功。这是最重要的。不仅前海,差不多每一个国家设立的战略平台都不仅在体制建设方面成为高地,经济发展速度和新型城市形象也令外界瞩目。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发挥相关功能平台的探索试验、支撑引领和带动示范作用。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已有平台的作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等功能区本身就是涉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示范区,要发挥其探索权力优越、体制机制灵活、又具有粤港澳三地联合建设等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功能、完善方向,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进行探索实验。另一方面,还要选择综合条件比较好,有较强代表性和推广性的区域和领域,搭建新的平台,围绕攻克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着眼于推进新旧功能转换、实现制造业优化升级、促进科技、产业紧密融合,以及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等,来探索道路、积累经验。这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四条路径。

建立约束机制

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作为国家着力打造的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理所当然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约束体系的保障机制,而且相关体系要更完善、措施要更有力、标准也要更高。在这方面,应推动建设四个方面的约束体制:

一是要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尤其要健全标准体系和相关认证制度,严格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在这方面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应对标国内最好标准,或者比照最高水平而适当提高。

二是要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把是否推动本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步作为干部任用提升的基本标准。

三是要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制支撑,加大财政、金融、区域、土地等政策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地区和行为的倾斜力度,用国家政策钳制粗放型发展。

四是构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坑蒙欺诈、制假贩假,对侵权盗利、失信违约,对空转虚作、无为乱为等行为,要通过法律和规章进行有力的约束。

综上所述,希望上述五方面的做法能够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努力,粤港澳大湾区也一定能够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和动力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湾区  湾区词条  粤港  粤港词条  新动力  新动力词条  澳大  澳大词条  高质量  高质量词条  
智库

 小农理想贻害中国农村现代化

小农理想有这样几个特点:保有自家生活需要的土地,以家庭内部分工实现自给自足;邻里最低限度合作,满足低水平的公共服务需求,冀盼正派乡绅秉持正义,维护小共同体秩序;...(展开)